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燕雄 《矿床地质》2009,28(4):513-514
裴荣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内外著名的矿床学家和矿产勘查学家,曾任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主席,现为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和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图项目首席科学家.在裴荣富院士从事地质工作65周年之际,矿产资源研究所组织编撰学术专辑以示祝贺.作为裴荣富院士的学生,笔者代表众弟子撰写此文,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相似文献   

2.
Commission on Tectonics of Ore Deposits(CTOD)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n Genesis of Ore Deposits(IAGOD)2014年8月18日至8月22日,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大会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大会期间,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委员会于8月20日晚举行了全体代表会议,表决、并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University of Regina(Canada)、CSIRO Exploration & Mining(Australia)、International Earthquakeand Volcano Prediction Center(USA.Australian Office)等国内外20多家单位、30多位学者联合发起的恢复和重建“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the CTOD of the IA-GOD)”的提案,挂靠单位定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陈毓川 《地质论评》1983,29(1):98-98
1982年9月6日至12日在苏联梯比里斯城召开了第六届国际矿床成因讨论会。会议是由附属于国际地科联的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组织的。会前,会后组织了五条路线的地质旅行和参观。会议的主要议题是:1.成矿的热液系统;2.类花岗岩岩浆作用与成矿的联系;3.研究矿床时分析地质信息的数学方法。在会议期问附属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的各委员会和工作组进行了以下专题的学术讨论:1.西亚、东地  相似文献   

4.
林景星 《地球学报》2000,21(1):111-111
裴荣富,男,1924年8月出生于秦皇岛市,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和国际矿床成因学会(1AGOD)主席。几十年来,裴荣富先生致力于矿床地质学的研究,先后在矿产勘查工程、矿床成因学等研究领域主持完成了一系列国内、国际重大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理论上建树颇丰。先后提出了“双控论”、“合理域”等固体矿床勘查理论、“金属成矿省的景、场、相、床等级体制成矿”、超大型矿床“成矿偏在性”和“异常成矿构造聚敛场控矿模式”、“四维(3Dt)成矿作用与金属成矿省的演化”、成矿“时间维造就…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谢家荣、孟宪民先生生前为发展我国矿床地质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为推动我国矿床地质工作的发展,鼓励中青年矿床地质工阼者创造性地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特设立“谢家荣-孟宪民奖”(详细条例请见《矿床地质》1987年第3期和《中国地质》1987年第7期)。  相似文献   

6.
第七届国际矿床成因学术讨论会,于今年八月十八日至廿二日在瑞典中部城市律勒欧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所属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主持召开的。该协会的主席(1984~1986年届)是瑞典地质调查所的主要负责人G·考斯基博士。会议由瑞典、挪威、芬兰三国的地质调查所负责组织工作。出席会议的代表共400多人,来自近四十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我国的代表15人。会议邀请发言的九人,包括开幕式大会发言4人,分别介绍了芬诺斯堪的纳维亚地盾区前寒武纪及显生宇成矿作用和火山岩中矿床成因模式;分组发言4人,介绍了前寒武纪金矿  相似文献   

7.
《地质论评》1981,27(6)
我国著名大地构造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国达教授在国际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最近举行的一次选举中被选为该委员会副主席。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是国际地科联所属矿床成因协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由美国、苏联等国家的地质学家发起,成立于1972年。该委员会成立后,在进行国际合作,开展成矿大地构造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究竟什么样的研究工作能算作是好研究?究竟什么样的研究成果能算作是好成果?在昆明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大会上,美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负责人、《Economic Geology》的现任主编劳伦斯·D.梅内尔特(Lawrence D.Meinert)就矿床学研究尤其是中国学者如何更好地提升研究水平给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劳伦斯说,投稿到《Economic Geology》的中国矿床学论文数量非常多,但很多论文一眼看过去就是"满满一堆数据",整篇文章也只是在分析这些数据的表面意思,并没有提出科学问  相似文献   

9.
钟自然 《矿床地质》2013,32(4):657-66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裴荣富先生是享誉中外的著名矿床学家和勘查地质学家.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他曾任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COD)主席,现为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全球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1∶25000 000)"、"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图(1∶25 000 000)"和"亚洲成矿图(1∶10 000 000)"项目首席科学家.裴先生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20名硕士和21名博士,指导博士后5名.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我荣幸地成为裴先生的硕士与博士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无论是治学还是做人,都受益匪浅.毕业之后,我从事地质和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始终得到裴先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在裴先生从事地质工作70周年暨90华诞之际,我作为他的学生,怀着激动和感恩的心情撰写此文,以表达对恩师的由衷敬意与拳拳之心.  相似文献   

10.
“层状矿床”这一术语,着重强调矿石的富集受火山—沉积岩的层理控制。据此表面特征,我们可以把许多矿床列为层状矿床。这类矿床的形成往往不受时间限制,而与含矿的地质建造有关,形成了这种矿床类型在方法论上的不确定性。哈萨克斯坦地质学家们的经验表明,那些属于沉积建造或火山沉积建造成因的矿床应被列为重要的工业矿床类型;这类矿床与沉积或火山沉积建造密切相关,并具有稳定的成因联系。含矿地质建造形成后出现的、但由于某些有利因素而赋存在这些建造中的矿化,不属于“层状”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矿床类型、成矿系列和矿床组合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孟宪民曾经指出:“多少万年来,人类的劳动经验与智慧创造了无数寻找和利用地下资源的方法与说法.这些,归根结蒂就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矿床分类说”.“矿床分类就是指出找矿的方向”.这些论述精辟地阐明了矿床分类学在地质科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成因分类是矿床分类的基础.在以往的矿床成因分类中考虑的基本因素有:成矿作用,成矿位置,温度与压力,大地构造环境和矿石建造等.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矿质来源问题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应该肯定,已有的矿床成因分  相似文献   

12.
第六届国际矿床成因讨论会是由国际地科联所属的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 AGOD)举办的该协会有8个工作委员会(工作组),国际成矿流体包裹体委员会(CO F F I)是其中之一.美国E.洛德是COFFI本届主席,苏联??.耶尔马可夫是COFFI名誉主席. 成因讨论会于1982年9月6至12日在苏联第比利斯举行.会议前后有地质旅行和参观.31个国家的7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东道国的代表占64%. 会议主题有三:①成矿热液系统;②花岗岩类岩浆作用与成矿的联系;③研究矿床时分析地质信息的数学方法. 以郭文魁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8人)参加了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驱动科学范式推动地球科学研究发生了变革。作为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现代矿床学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的流通和共享是发挥其资源价值的关键。文章介绍了中国“地质云”与全球矿产资源储量动态评估数据库、澳大利亚深部地球探测计划AuScope、美国矿产资源在线空间数据库、国际经济地质学家学会(SEG)Geofacets数据库、美国标准普尔公司SNL Metals&Mining数据库等国际主要矿床数据库的情况;同时,列举了应用大数据思维和人工智能方法在区域成矿规律、矿床成因机制、矿床类型判别、资源潜力评价、战略咨询等方面取得的若干重要进展。文章提出,未来在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平台下,整合全球海量矿床数据,建设开放、共享、统一的矿床大数据平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宋学信 《矿床地质》2000,19(2):191-192
国际矿床地质学会与国际矿床成因协会联合学术会议 ( SGA- IAGOD,1 999)和德、匈、奥三国联合矿物学大会 (即维也纳矿物学大会 Min Wien,1 999) 分别于 1 999年 8月 2 2日至 2 5日和 1 999年 8月 2 8日至 9月 1日在伦敦和维也纳举行 ,本人有幸参加了这两个国际学术会议。现将参加两会的点滴体会总结介绍如下。矿床学和矿物学均属地球科学中重要的古老的基础学科。在第二产业 (包括矿业 )大发展的年代里 ,它们曾是十分耀眼的亮点。近五、六年来 ,全球性矿业萎缩 ,相关研究项目和经费大削减 ,使矿床学和矿物学这两个学科面临相当严峻的形…  相似文献   

15.
《矿床地质》1988,7(2):1-2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常委会议决定在《矿床地质》上开辟专栏介绍我国老一辈著名矿床地质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的主要学术思想,供广大青年地学工作者了解和学习。第一批介绍的著名矿床地质学家是曾任第一届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第二届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名誉委员的王恒升、袁见齐、程裕淇、叶连俊、郭文魁、张炳熹、董申葆、黄绍显八位先生。《矿床地质》从本期开始将按上述顺序分别进行介绍。今后仍将按参加地质工作时间顺序,每期介绍两位。  相似文献   

16.
应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前任所长裴荣富先生的邀请,美国经济地质学家、国际经济地质学理事会理事长、科罗拉多矿业学院R.W.Hutchinson教授于1986年6月4日至7日在北京讲学。 Hutchinson教授讲学的主要内容有:(1)矿床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阐述了与火山喷气、喷气成矿作用有关的金属矿床类型随地质时期发展的演化特点及规律;(2)现代热卤水成矿作用。阐述了现代热卤水系统形成的地质环境、地质一地球化学特征、形成物理化学条件以及与正常海水的区别;(3)含铁建造。论述了含铁建造在全球范围内分布的地质特征、成矿环境,以及随地质历史的发展含铁建造类型的演变;(4)块状贱金属硫化物矿床。Hutchinson教授从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讲起,深入论述了以  相似文献   

17.
正在2014年8月22日云南昆明召开的第14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上,我国著名矿床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被授予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终身荣誉会员称号。作为国际矿床学界的最高荣誉,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终身荣誉会员称号于1960年设立,专门授予在矿床学领域取得杰出科学成就的科学家。迄今为止,我国仅2人获此殊荣。陈毓川院士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他带领团队  相似文献   

18.
受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司委托,由矿床学家、矿床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裴荣富先生担任主编的“中国矿床模式”于1993年8月20日在北京通过评审,并即将公开出版发行。该书是由科研、教学、生产等27个单位、95位专家、学者共同编写的。全书根据中国405个矿床研究的成果,经过整理、研究、筛选,确立了100个矿床模式,其中涉及了我国主要金属、非金属矿种45种,覆盖了我国除天津、上海之外28个省、市、自治区,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研究水平,较系统地总结与概括了我国各类矿床模式。该书具有如下特点: 1.以写实手法为主,对同一地质环境中一组相似,或同一类型矿床的共同地质特征进行系统整理,并归纳出具有一定理性认识,反映该类型矿床共性的标准样式,使每个模式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点和一定理论认识的概念性与科学性。 2.依据地质构造背景-成矿环境-矿床主岩岩石组合,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将100个矿床模式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9.
第九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科学讨论会将在1994年8月12日~1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经国家科委国科发1990(603)号文批准,会议以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为主,并联合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局、冶金工业部地质局、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建材地质勘查中心、武警黄金指挥部、化工部地质矿山局、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共同筹办。 1.会议宗旨展示本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矿床成因研究的新进展,促进矿床学和矿产勘查事业的  相似文献   

20.
金属成矿省地质历史演化与特大型矿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裴荣富 《矿床地质》1997,16(2):169-170,180
金属成矿省地质历史演化与特大型矿床裴荣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金属成矿省的地质历史演化是成矿学中的重大研究问题,近百年来,特别是通过28、29、30届世界地质大会的专题讨论,有了新发展。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变革了过去在成矿“空间”上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