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3年11月25日在山西省洪洞县甘亭镇发生了ML5.0地震,这次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虽然不大,但对山西临汾市地震应急工作是一次有效的实战检验。介绍了这次地震的基本情况,包括震感、烈度分布、灾害损失以及震前、震后出现的宏、微观异常现象;就地震发生后的地震应急工作,从临汾市委、市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及全市地震部门的应急工作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在这次地震应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绵阳市为例,选取城市人口密度、固定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区范围、派出所服务区范围、医院服务区范围、消防队服务区范围及重大危险源爆炸范围等6项基本因子,利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AHP)对城市地震灾后应急能力进行研究。得到的绵阳市地震灾后应急能力主要结论有2个。(1)处于中低灾害应对能力的区域占总研究区面积的60.28%,表明:绵阳市二环路内整体灾害应急能力偏低,防灾减灾风险较大。(2)灾后应急能力较弱的地区主要为园艺山片区、南河片区、小枧片区以及二环路东西沿线。研究成果可为绵阳市制定城市专项防灾规划提供指导和建议,研究分析方法亦可为国内其他城市的防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山西洪洞县ML5.0地震波及区的应急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年11月25日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甘亭镇发生ML5.0地震,此次地震波及面广,对这次地震波及区——运城市地震局的地震应急工作进行了回顾,认为在平时工作中扎实地做好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准实时地震灾情综合评估系统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震后如何快速获取灾区震情信息、准确评估地震灾情,是震后应急救援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县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需求出发,开发了准实时地震灾情综合评估系统,基于MEMS强震台网的强震观测数据、县域承灾体基础数据和手机终端获取的震后地震现场实时灾情信息,综合采用承灾体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和灾情动态修正算法,实现了县市地震灾区灾情准实时评估,为灾区地震应急指挥、救援和辅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承灾体基础数据是地震灾害评估的核心数据,是制定防灾减灾政策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据获取主要靠野外调查,费时费力,研究承灾体数据的快速获取方法刻不容缓。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主城区为例,对三维影像技术在承灾体基础数据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为基础,运用三维模型构建、遥感信息提取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区域房屋基础数据信息提取,获取了研究区真实房屋空间分布、结构类型、建筑面积及层数等数据,为该地区地震预测预防、地震应急、震时救灾以及震后恢复等防震减灾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潟县中越地区发生M7.0强烈地震,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综合介绍了这次地震的破坏情况和对日本社会、经济的影响,日本政府应急救援工作,发震和构造背景及历史地震记录和这次地震的经验教训及启示。概述了日本的地震管理和应急救援体制,地震预报计划的沿革,日本推进地震调查研究的方针政策以及对日本地震防灾体系的评价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是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地震灾种地方工作。根据山西省地震灾害的特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主要从摸清地震危险源分布、承灾体现状、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和灾害风险水平等方面展开,形成了涵盖地震致灾要素、孕灾要素、隐患评定、风险评估与区划等方面的成果。结合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在地震灾害防治基础能力的提升、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等多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出山西省防震减灾工作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震是群灾之首。基层是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危机管理、大力推进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发展与基层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工作,阐述了凉山州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实践。四川凉山,立足“防大震、抢大险、救大灾”,开展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初步形成了以法制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地震应急救援管理,以地震应急救援管理振兴防震减灾事业,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各地区承灾体特征差异性明显,且西南地区经历多次灾后重建,承灾体种类及其脆弱性呈多元化趋势的情况下,传统的通用数据标准已不再适用。此外,传统手工填写的数据采集方式导致数据汇总耗时耗力,且无法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时效性,严重影响了震害预测和灾后应急响应等工作的开展。本文以城镇规划数据为基础,依托智能移动终端,构建数据采集与动态更新一体化系统。系统通过对数据采集条目与流程进行定制优化,使其适应西南地区县城情境,实现了数据的标准化采集和实时录入。同时系统与城镇规划数据有机结合,利用实时采集的承灾体数据对城镇规划数据进行动态更新。其次引入智能化的承灾体数据交叉自动检验模块,确保数据准确。四川省丹棱县的应用示范表明,本系统显著改进了承灾体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一致性与更新速度,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为灾情获取和评估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提高了西南县市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地震时空强参数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的需求。作为国家级地震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联合各研究所和试点省局,建设了大震应急产品产出与服务平台。中强震发生后,该平台准实时产出除地震三要素之外的多类地震参数和图件,为及时准确评估受灾区域和灾损程度、揭示地震成因和致灾机理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第一时间服务于救援决策和震情会商,显著提升了国家级地震监测中心的应急处置和践行减轻地震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防震、水土保持、抗旱、防洪、生态调节、土地承载、社会经济等7个方面对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的防灾能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灾害的隐患,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吸取汶川地震教训,结合太原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要使防震减灾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做好“三个主体、三种关系、三项结合、三个促进”等几方面的工作,以构建地震安全新太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经济建设与公益事业发展、应急救灾与全民防御、依法行政与主观决策、眼前利益与长治久安等关系的论述,认为,城市经济建设与防震减灾密切相关。论述了防震减灾与兴政安民之间的联系。结合太原市地震局近一年的改革实践,得出只要防震减灾与经济建设工作并肩发展,就能起到了“兴政安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2003年4月山西省永济市被中国地震局确定为社区地震应急救援试点城市后,在社区组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一系列举措及经验,认为社区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单元,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太原市创建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的意义、创建工作步骤及已取得的成就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说明创建规范的示范社区能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震时自救互救的能力,有助于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6.
浅谈建筑物加层中的抗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琴 《山西地震》1997,(3):58-59
叙述了建筑物增层的现实情况,提出建筑物尤其是处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筑物增层时,必须考虑建筑物的场地、结构、材料等抗震因素。  相似文献   

17.
六安地震与监测台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六安地区历史上地震活动特点,分析多年来地震监测发展情况,认为要提高六安市防震减灾能力,应充分利用六安地区的地震监测资源和现代网络环境,开展地方地震监测工作。根据六安市地震台现状,提出了运用VPN技术,进行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建设六安市虚拟地震监测台网与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等技术方式,来提高六安市地震监测现代化水平与应急响应能力,以满足未来六安市防震减灾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在应对灾害事件和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减轻灾害影响、增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文运用AHP法,在遵循科学性、优化性和完整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的中小学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指标体系;并参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GB/T 33744—2017)中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启用、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建立中小学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根据专家问卷调查资料,计算并分析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及结果,将其应用在宁夏南部高烈度区中小学校进行能力检验。结果表明,宁夏南部中小学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相对较弱,应加强该区域中小学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提升防范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工作是防震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震现场各种信息获取与传输是其重要内容, 有关灾情的资料是政府部门防震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 “十五”期间, 将建设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其体系结构、 关键构成、 设计和实现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文中根据“九五”的建设过程, 对该技术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初步设计方案和技术框架, 并就今后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