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张奕麟先生和768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68工程是电信传输地震台网观测分析处理系统项目的简称.是一个从设计、研制、开发、生产、技术集成到工程建设的综合性科技工程,也是当时国家地震局建局以来的一个最大的工程项目,建成了北京,昆明,兰州,沈阳,成都和上海6大电信传输地震台网(后改称为地震遥测台网).  相似文献   

2.
1 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建设概况“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建设项目”是辽宁省防震减灾技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即“95-0 1 -0 1课题的一个专题 ,由辽宁省政府和中国地震局共同投资建设 ,在中国地震局、辽宁省计委、辽宁省财政厅及省市电信部门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完成的。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建设是在原沈阳遥测地震台网 (下称沈阳台网 )模拟观测技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改造。沈阳台网是全国 6大区域遥测地震台网之一 ,始建于 1 976年 ,1 984年通过验收 ,曾…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与观测系统委员会和广东省地震局于1987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广东省佛山市联合召开了数字化电信传输地震台网专题学术报告会。出席会议的有15个单位的42位代表。 会上宣读了学术报告10篇,介绍了国际和国内的无线和有线电信传输地震台网技术及工作概况;展示了我国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地震方面引进的各种外国仪器和观测系统的工作情况。代表们结合即  相似文献   

4.
1986年11月1—4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了国家地震局“电信传输地震台网技术管理与开发协调组”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除协调组成员外,还有六大传输地震台网的部分测震分析人员,以及广东省地震局的丁原章局长,沈泽忠副局长,上海地震局的王明球局长,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陈培善、郭履灿同志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协商组组长张奕麟同志,副组长赵仲和、孙其政同志主持了整个会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设在设计、安装调试过程中,有关数字地震信号的数据传输,信道复用方面的技术,结合山西数字地震台网数字通信工程的实施,提出了适合目前山西省实际情况的地震数据传输方式,考核 运行证明了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数据传输系统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1月召开的“电信传输地震台网学术交流与专题讨论会”作了述评。有近20个单位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共收到40多篇论文和工作报告,内容广泛,有深度;本文综合介绍了其中的主要论点和成果,包括传输台网的选择和布局,井下观测技术和超微震速度观测,传输信道及其干扰和设备,数字化传输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与改进,时间服务系统,监控与标定,供电系统,台网维护与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由云南省地震局昆明电信传输地震台网开发的“小型实用地震数据库”,于一九八七年十月十六日由国家地震局组织专组对该数据库系统进行测试并通过鉴定,认为“小型实用地震数据库 EDSO1”是一个完整的小型地震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实用价值可付诸应用。该系统是在 IBM—PC/XT 及其兼容机上开发研制的,其源程序采用 BASIO  相似文献   

8.
吴新泉  段天山 《内陆地震》1995,9(4):369-373
文中介绍了全无线化的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实现超长站距多道地震信息传输勘选设计和实施技术。其中包括网络组成、路由设计、系统参数设置、设备选型、高增益天线、高选择性低噪声放大、低损耗馈电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768无线地震遥测设备”是为在电信传输地震台网的网点间不易架设明线,或线路容量不足的场合使用而专门设计的,当然,也可用于受大地震破坏的现场.该设备是由一对超短波发射机与接收机构成,采用二次调频.它既可直接与单分向短周期地震计连接传输0.5HZ—25HZ 的地震模拟信号,也可直接与专门设计的多路数字前兆遥测设备配合使用传输0.2HZ—20HZ 的 CHDB_4码(相容高密度二进制码).因而可用来传输地电、地磁、地应力、地倾斜等多种地球物理量.该仪器自1977年7月起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台网进行了实地传输试验,其后又在昆明地震台网使用了一年多.结果表明,该仪器轻便、灵活、稳定、可靠,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当天线架设高度足够时,最远传输距离可达115公里.  相似文献   

10.
电信传输地震台网观测与数据处理系统(简称768工程)验收鉴定会概况,文章指出该系统是国家地震局的重点科研项目,历时五年多现已完成;介绍了鉴定会对该系统的考核方法、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说明该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方面将会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完善数字地震台网数据服务处理功能,使用DOS脚本及汇编语言,设计开发了网络文件自动传输系统--AFTFRSD Version 1.0,每天完成前台机地震实时数据自动传输到后台机.本系统可应用于各省数字地震台网中心.  相似文献   

12.
电信传输地震台网遥测系统是由很多环节构成的复杂系统。研究每个环节的工作状态和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因素,制定出一套监视其工作性能的技术方法,是台网维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因而,本文对台网的长期维护工作中的技术环节进行分析,提出监视台网观测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供从事地震台网观测技术和维护管理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之二扼要介绍了中国现代化区域电信传输地震台网观测与数据处理系统(简称768工程系统)于1982年通过验收鉴定并投入正式运转的概况后,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处理功能、各分系统的设备与信息流程等特点及其在我国地震观测方面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1966年,我国邢台地震发生后,为加强对北京地区地震危险性的监测,由地球物理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技术系统比较简单的遥测传输地震台网。直至1975年,在国家地震局的统一规划与组织实施下,又在我国的昆明、成都、上海、沈阳、兰州等地区新建了一批遥测传输地震台网。同时对北京地区的遥测传输地震台网进行扩建与技术改造。目前,这些台网都已具备相当规模,从1981年6月正式投入了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昆明电信传输台网测定的持续时间震级标度(M_D)与云南区域地震台网测定的振幅震级标度(M_L)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当 M_L>3.0级以上时,M_D 比 M_L 普遍偏大,于是确定了这两个台网震级系统间的统计关系。并用昆明电信传输台网记录的1982年至1985年发生的178个近震资料,建立了用该台网记录的水平向和垂直向地震波持续时间测定云南地区近震震级的单台震级公式和台网平均公式。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地震观测及技术系统建设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论述了数字地震台网的基本特点和优点,然后着重论述数字地震台网技术系统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包括台址的选择,拾振器,采集器,传输信道和无线数字传输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以及系统安装中的总体技术要求等。  相似文献   

17.
传输地震台网是一个包括地震观测和通讯两大技术的综合系统。这一台网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有人职守地震台站,在地震观测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传输地震台网的工作特点,对传输地震台的选建和传输通道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作为  相似文献   

18.
马庆芸 《地震学报》1981,3(1):81-89
768无线地震遥测设备是为在电信传输地震台网的网点间不易架设明线,或线路容量不足的场合使用而专门设计的,当然,也可用于受大地震破坏的现场.该设备是由一对超短波发射机与接收机构成,采用二次调频.它既可直接与单分向短周期地震计连接传输0.5HZ-25HZ 的地震模拟信号,也可直接与专门设计的多路数字前兆遥测设备配合使用传输0.2HZ-20HZ 的 CHDB4码(相容高密度二进制码).因而可用来传输地电、地磁、地应力、地倾斜等多种地球物理量.该仪器自1977年7月起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台网进行了实地传输试验,其后又在昆明地震台网使用了一年多.结果表明,该仪器轻便、灵活、稳定、可靠,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当天线架设高度足够时,最远传输距离可达115公里.   相似文献   

19.
电信传输地震台网计算机系统中除计算机的通用设备外,还有一些地震传输台网专用设备,如地震触发器、编码遥控设备、SZ—3回放定位装置、SC—60型光线示波器等。这些设备必须通过接口电路与计算机联接。而这些接口电路是由台网用户自己设计,因此在设计和联接时必须注意计算接口的有关约定,不然不仅会影响专用设备的可靠性,还会影响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本文就是以地震专用设备与电子计算机系统进行联接时应解决的问题为例进行简要地讨论,也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可供台网联调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第四篇文章介绍了美国地质调查局将安装在北京电信传输地震台网的 PDP-11/44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特性及处理能力。该计算机系统是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新研制出来的系统。整个系统设备配置较齐全、软件系统较完备,是一种通用的功能性较强的计算机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