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用GDX 102树脂从海洋浮游植物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分解产物和代谢产物中分离提取腐植类物质(DHS,EHS)及乙醇可溶物(DES,EES),用~1H-NMR,IR和UV光谱进行结构分析,并同海水中腐植质(HS)和乙醇可溶物(ES)做了比较。结果表明,DHS,EHS和HS都以高支链烷烃、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结构为主要组分,另有少量芳烃和杂环化合物。它们的化学结构很相似,说明DHS和EHS是海水腐植质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王琰  曹文达 《海洋与湖沼》1993,24(3):256-263
用GDX 102树脂从海洋浮游植物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分解产物和代谢产物中分离提取腐植类物质(DHS,EHS)及乙醇可溶物(DES,EES),用1H-NMR,IR和UV光谱进行结构分析,并同海水中腐植质(HS)和乙醇可溶物(ES)做了比较。结果表明,DHS,EHS和HS都以高支链烷烃、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结构为主要组分,另有少量芳烃和杂环化合物。它们的化学结构很相似,说明DHS和EHS是海水腐植质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连湾局部海域石油污染对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种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变量关系做深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石油污染对海洋线虫影响和海洋环境监测提供科学数据。研究结果显示:CS(未受石油污染区)和PS(受石油污染区)的海洋线虫具有相同优势摄食类型一刮食者(2A),7个相同优势属,同时也具有不同偶见种和稀有种。海洋线虫Marylynnia属与TPH(石油烃)显著正相关。TPH与含水量,有机碳,盐度和pH呈正相关关系;TPH与总氮,生物量,EH,沙和总磷呈负相关关系。CS和PS区环境变量与海洋线虫群落结构相关性显著,因此,TPH可通过有机碳,盐度和pH间接影响海洋线虫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海洋渔业由于过度捕捞造成渔业资源枯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洋遥感(O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等高新技术的海洋捕捞与海水养殖监管系统设计方案,可以远程自动对海洋渔业区域的水质多参数信息和养殖环境视频信息进行综合采集、传输及监控,也可以自动采集传输渔船RFID身份识别信息、渔船AIS自动识别信息、渔船GPS定位信息和捕捞生产视频信息等,并通过海洋精细渔业专家系统ES进行渔业养殖监控、渔业环境资源监测评估、渔船船数和功率数控制和海洋捕捞生产渔情监测等。该系统可以实现海洋渔业精细化捕捞和海洋渔业精细化养殖,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1 98 6— 1 995年在南海北部水域对 1 6个海洋结构物 (其中 1 2个生物调查浮标 ,2个Marex水文资料浮标和 2个固定石油生产平台 )上珍珠贝科 (Pteriidae)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进行了调查 ,共发现有珍珠贝科 2属 1 0种。文中讨论了它们的分布与该水域的海流特征、结构物离岸距离及珍珠贝幼虫发育的关系 ,并认为 ,企鹅珍珠贝Pteria(Magnavicula)penguin、短翼珍珠贝P .(Austropteria)brevialata和珠母贝Pinctadamargartifera、鹌鹑珍珠贝Pteria (A .)coturnix将分别为B2站、YM1站和Z1站海区未来海洋结构物污损生物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6.
海洋沉积物中还原性无机硫和活性铁的地球化学过程与沉积物环境质量演变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改进的冷扩散法和盐酸萃取法分别对烟台夹河口北部海域深约4 m的柱状沉积物中的酸性可挥发硫(AVS)、黄铁矿硫(CRS)、元素硫(ES)和活性铁(FeⅡ和FeⅢ)进行了测定,并从地球化学机理方面探讨了硫与铁的分布特征及其耦合机制。结果表明,烟台夹河口北部近海深层柱状沉积物中还原性无机硫以CRS为主,其次是AVS和ES,其中AVS含量垂向分布较均匀,而CRS和ES含量在垂向上呈表层和底层高,中间层低的趋势;活性铁以Fe(Ⅱ)为主,其随深度增加而增加,Fe(Ⅲ)随深度逐渐降低,大部分Fe(Ⅲ)被还原为溶解态的Fe(Ⅱ),并且与硫酸盐还原产生的H_2S相结合生成CRS和ES,导致CRS和ES在柱状沉积物底部积累;同时研究表明,较低的硫化度和矿化度,活性铁不是还原性无机硫累积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7.
于振娟 《海洋科学》1989,13(5):58-59
国内外有些海洋学者对海洋中溶解氧的垂直分布及其最大值形成的机制等课题比较关注,并发表了许多论文。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利用日本气象厅出版的“海洋气象观测”资料(1954—1984年,No.17—No.76),用统计方法,以东海黑潮G断面(图1)为例,分析了近表层(0—50m)溶解氧的蕴藏量的分布变化特征及其与温度、盐度的蕴藏量等水文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分布、有机物含量和多样性指数等方面(刘瑞玉等,1992;余日清,1995;李荣冠等,1995)。大型底栖动物有些种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如虾蟹类;有些种类是经济类动物的主要饵料,如多毛类的沙蚕;有些种类是环境的指示生物,如小头虫等。因此,研究底栖生物生物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底栖生物生物量变化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对海洋水产增养殖和海洋环境学具有重要意义。一、基本原理与理论推导摆动差分模型是建立在邓聚龙(1985)静态GM(0,N)模型基础上的,GM(0,N)模型表达式为:X1(1)=b1X2(…  相似文献   

9.
黄勃  刘瑞玉 《海洋科学集刊》2006,47(47):190-193
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分布、有机物含量和多样性指数等方面(刘瑞玉等,1992;余日清,1995;李荣冠等,1995)。大型底栖动物有些种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如虾蟹类;有些种类是经济类动物的主要饵料,如多毛类的沙蚕;有些种类是环境的指示生物,如小头虫等。因此,研究底栖生物生物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底栖生物生物量变化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对海洋水产增养殖和海洋环境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延 《海洋与湖沼》1963,5(2):115-123
在海洋中,硝酸盐是三大营养盐(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之一,它对海洋的生物生产力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另外,硝酸盐在海洋中的分布变化与水文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根据硝酸盐的分布变化也可判断水文的情况。至于海洋中硝酸盐的再生和去硝化等过程,更是相当的复杂。因此,测定海水中的硝酸盐,对渔业、水文和氮的地球化学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海洋真菌及其生物活性物质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海洋微生物种类繁多,是筛选新药的丰富资源宝库。近些年来,作为海洋微生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海洋真菌正成为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详细概述了海洋真菌的定义、分布、海洋真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多样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褐藻中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从褐藻中发现的有活性的多糖类、脂类、含氮类、萜类、甾醇类、类胡萝卜素、酶类、激素及其他活性物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海水腐植质的基本化学组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1992-1993年用^1H-NMR,^13C-NMR和IR等分析技术对甲基化前后的海水腐植质(1992年从青岛近岸海水中吸附提取)的基本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与风化煤和海洋沉积物中的腐植质作比较。结果表明,IR和^1H-NMR谱图显示,海水腐植质主要由脂肪链化合物组成,含有一定量的肽类和多糖,芳香结构较少。采用NNE技术的^13C-NMR谱图中各类碳的相对含量为:脂肪族碳,33.2%;  相似文献   

14.
浮游生物对某些化学物质在海洋微表层中富集所起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合分析了浮游生物对有机物、痕量金属、氮磷营养盐在海洋微表层中富集所起的作用。浮游植物和部分浮游细菌释放的溶解有机物大部分具有表面活性且能与痕量金属络合,它们能靠Gibbs吸附富集于微表层,并促成与络合的痕量金属的富集。浮游细菌对微表层中富集的含氮和含磷有机物的分解可能是促成氮磷营养盐在微表层中富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综合评价经济海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受精卵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本文检测了羊栖菜受精卵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氨基酸、脂肪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与矿质元素成分,并与文献报道的孢子体相应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羊栖菜受精卵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及膳食纤维,其含量分别为(20.4±0.07)、(22.7±0.03)、(16.7±0.04)和(39.2±0.03)g/100g DW;谷氨酸、维生素E和β-类胡萝卜素含量尤其高,分别达到(9.82±0.05)g/100g DW、(11.8±0.01)mg/100g DW和(3.0×103±7.07)μg/100gDW;而脂肪含量偏低,只有1.03%。矿质元素中微量元素铁、钙和镁的含量较高,分别为(4.54×103±49.50)、(1.83×103±7.78)和(1.40×103±28.28)mg/100g DW。通过与文献报道的羊栖菜孢子体生化成分相比较,羊栖菜受精卵中蛋白质、氨基酸、β-类胡萝卜素、钾、钠、磷、铁、钙、锌、锰及铜元素的含量均高于羊栖菜孢子体。说明羊栖菜受精卵具有更高的天然产物提取、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海洋心血管药物及活性物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海洋心血管活性成分的化学分类,本文较系统地列举了该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动态,对有代表意义的重点药物作较详细的评述,并探讨了有关海洋心血管药物研究工作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三种海洋硅藻胞外多聚物形态、微细结构及组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厦门近海三种常见附着硅藻——爪哇曲壳藻亚缢变种(Achnanthes javanica var.subconstricta)、咖啡形双眉藻(Amphora coffeaeformis)和多枝舟形藻(Nav-icula ramosissima)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s)的形态和微细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分析了其化学组成。结果表明,A.javanica var.subconstricta的胞外多聚物为透明的长柄,分为领、柄及垫状物三部分,电镜显示其徽细结构为由许多纤维组成的双层实心管;Amphora coffeaeformis分泌的EPS为由串连的小节组成的实心管状结构,许多管交织成厚的胶质块;Navicula ramosissima的EPSs则为透明的薄膜并形成胶质膜。三种硅藻胞外多聚物的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的主要成分均为多糖类,达总量的70%以上,蛋白质含量次之.不含脂类物质,但不同藻类EPS的组成差异较大。此外,还探讨了EPSs的功能及其分泌机理。  相似文献   

18.
海洋肽类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现代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始于60年代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具有重要生理及药理活性的化合物达2000多种。近10多年来 ,我国的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也取得很大的进展。据初步统计 ,我国近海已发现具有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达700多种。许多具有免疫、抗炎、抗肿瘤、抗病毒以及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活性物质先后被分离提纯 ,并且对其中结构特殊、作用强烈的物质进行了人工合成或结构改造 ,以求开发可供临床应用的新药。从海洋生物中得到的生物活性物质种类繁多,包括有多肽类、萜类、生物碱类、大环聚酯类、聚醚类等化合物。其中…  相似文献   

19.
海胆纲动物天然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已从海胆纲动物中分离到的几种生物活性物质在分离提取及生理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概要介绍。1多聚不饱和脂肪酸1.1提取制备方法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loyunsaturatedFattyAcid,PUFA,又称HighPolyunsaturatedFattyAcid,HPUFA)系指含有多个双键的长链脂肪酸,主要有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DHA)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  相似文献   

20.
海洋生物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文鸽 《海洋科学》2000,24(7):38-41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向海洋要药”成为沿海国家药学研究的新方向 ,各国学者用现代科学方法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和鉴定出了许多结构新颖、作用独特的天然物质 ,其中有5000多种具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等药理作用 ,从而成为研制开发新药的基础。而从海洋活性物质中筛选攻克肿瘤的特效药 ,无疑是国内外科学家研究的热点。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每年筛选30000个新的抗肿瘤化合物 ,约5 %来自海洋生物。业已证实 ,约10 %的海洋动物提取物有抗P388白血病及KB细胞活性 ,3.5 %的海洋植物提取物有抗瘤或细胞毒活性。本文对近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