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田数字测井LOGSYS数据处理软件中,建库、编辑、刻度、测井深度校正及格式转换等功能的改进与增置,不但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增加了处理功能,而且提高了测井资料的质量,扩展了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涛 《地下水》2011,(4):198-199
汉阴县地处汉江两岸低山丘陵土壤侵蚀区,地形破碎,土地开发利用过度,水土流失严重,滑坡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比较明显,生态建设意义重大。以自然要素与生态系统整体特征划分自然生态区,以生态敏感性、脆弱性评价确定生态服务功能区;最后结合社会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并明发展方向,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石松连(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地理信息系统能干些什么?它有哪些功能?这是本讲所要介绍的问题。一、数据采集与编辑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地理数据库。在建库的过程中,第一步将实体图形数据和描述它的属性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5.
作者经过深入思考,就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工程设计的意义、性质、功能、运行特性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所涉及的这些问题都很重要。设计单位要转换机制,首先要转变观念,正确地给工程设计定位,这对更好地解放与发展设计生产力,对设计单位依靠自身优势、开拓经营视野,进一步调整知识结构、产业结构、服务结构,以增强生存发展的能力及整体水平,有着很现实的意义。希望设计界的同行就“对工程设计的再认识”为题,广开言路,各抒已见,在我刊展开专题讨论,以推动我们认识的深化,推进勘察设计行业的改企建制。  相似文献   

6.
7.
8.
休耕水稻田蓄水对土壤肥力影响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探讨水稻田休耕期间蓄水对休耕后土壤肥力之影响。选择两块水稻田区,在水稻收割后,将田区翻耕一次。一田区以人工连续灌溉,蓄存水量于田区;另一田区则为天然蓄水。在每一田区四边及中央处,以10cm为一层采取土样,取至60cm。再将每一层土样气干后,通过0.42mm筛网土样混合,分析田区同一层在不同时段与不同深度下之pH值、电导度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钙离子、镁离子、钾离子及钠离子之变化。试验结果显示:休耕后水稻根系腐化,造成土壤有机质以及有效磷显著的增加。蓄水后天然蓄水田区有机质和有效磷分别增加51%及88%,连续蓄水田区分别增加13%和69%。而天然蓄水田区镁、钾、钠分别降低35%、24%和47%,连续蓄水田区分别降低29%、14%及41%。  相似文献   

9.
《闽煤地勘》2001,(2):61-61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马鹏刚 《地下水》2011,(6):134-135
平利县根据"十二五"规划建设和的具体情况,对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并结合3S技术提出了生态功能区划的初步方案。将县域划分为北部低山川道粮油、林业生态功能区,中部中山粮、茶、药、特及矿产开发、农工贸综合生态经济区和南部高山水源涵养及特色旅游功能区三个区,分析并提出每个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1、该项目是天津市近年来一次新建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天津市医疗资源调整中重要项目之一,获得天津市优秀设计一等奖。该项目采用集中式布局方式,门诊及医务人员主出入口设在芥园道上,后勤、污物入出路口设在西侧青年路上。用地内设有环形路,联通各功能区域。场地上按各功能分区分别设有停车场及出租车专用停车场共计450辆(不计算出租车辆).以求减少人与车、车与车的交叉干扰。建筑物距主要干道(芥园道)退线110米.留有足够疏散和疏导的前广场用地.并使主体建筑尽可能的远离噪声源。场地内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区域设计绿化及雕塑。  相似文献   

17.
在德育过程中,如何科学、有效地发挥灌输功能是德育教学与教育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也是难题。本文从德育过程主客体地位的变化入手,阐明灌输功能发挥的两个层次,提出了灌输的有效发挥主要体现在客体主体化过程中,并就这一理论问题的现实意义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向黎 《水文》1989,(2):55-58
灵渠是连接湘江与桂江、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一条古老运河,也是一个古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公元前219~214年(秦始皇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之间建成。主持这项工程的为秦代将军史禄。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昔日舳舻相接的盛况现在虽然看不见了,但作为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和中国古代文明  相似文献   

20.
遵义市海龙坝地下水水质评价与预测的GIS系统是以遵义市海龙坝地下水水质评价与预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基于GIS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及预测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系统实现的功能。并以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为例,详细阐述了地下水水质评价与预测系统所实现的评价和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