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综合电法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不同金属矿产生成环境不同,伴生矿物元素不一样,矿体物性差异很大,造成物探勘查的多解性;此外由于矿体受不同地质构造影响,矿体产出形状复杂,造成物探解释精度下降。综合电法勘查,可以利用多参数分析,互相补充、互相验证,测量信息丰富,较好地发现确定有意义异常,减少多解性,提高地质解释精度,取得了很好的勘查效果。文中介绍了综合电法在1个金属矿床勘查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陈庄隧道的工程勘察为例,讨论了运用综合工程物探方法对该隧道进行勘测的可行性,阐述了综合工程物探方法在查明风化层分层、断层、地下水分布等情况中的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并对各物探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单独解释和综合解释,避免了单一物探方法的多解性,提高了解释结果的可靠性,经钻孔资料验证,效果良好。另外,对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断层、塌陷等情况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铁路岩溶隧道隧底隐伏岩溶危及列车行车安全,为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保证运营安全,在新建铁路工程静态验收前须完成隧底隐伏岩溶探测、整治设计、整治施工等工作。岩溶探测手段以物探为主钻探为辅,地震映像法作为成熟的物探方法得到了大量应用。地震映像剖面包括时域和频域信息,由于目前用于地震映像时频分析方法计算过程较繁琐、精度不高,实际生产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资料分析仍以时域的波形特征识别为主,而波形特征具有复杂性、多解性,资料解释准确度不高。这里引入Wigner-Ville改进方法对地震映像剖面进行时频分析,得到高精度的瞬时频率属性剖面,综合利用地震映像剖面的时域和频域信息进行解释,减少了多解性,提高了判释的准确度。本新方法在铁路隧底隐伏岩溶探测中得到了成功验证,对类似岩溶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物探资料推断解释过程中不断引入一些最优化反演算法.无约束最优化算法往往因为多解性,效果一般都不太好.所以最近在地球物理反演理论方面,已逐渐注意研究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问题.常用的数学工具是线性或非线性规划(带约束)方法,本文着重讨论其中的惩罚函数法,并把它引入磁异常模型和实例的反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它确能减少反演解的多解性,比一般无约束方法能取得更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物探数据反演的多解性给资料处理和解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等效源法正是利用了反演的多解性,通过对等效源的密度进行反演得到地下真实的场源。采用棱柱体等效源,对三维理论模型重力异常进行反演成像计算和分析,并运用实际重力资料进行了计算和处理。理论和实践证明效果良好,表明了等效源反演在重力测量中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不同物探方法相结合使用,可有效避免单种物探方法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获得较为理想的解释。以祁县地热区为例,说明测氡法与磁法相结合是寻找地热资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地震折射法和高密度电法是工程勘察中常用的两种物探方法,然而每种物探方法都存在着数据的多解性问题。为加强物探异常的判定,提高地球物理解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可以将不同的地球物理方法进行组合应用。以灌阳至天峨高速公路某段岩溶路基工程中的隐伏断层探查为例,介绍了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的综合应用。实际资料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组合精确判定了隐伏断层的位置,圈定高密度电法剖面图前段低阻异常为断层的反应,更好地定义和解释目标异常体。  相似文献   

8.
综合电法在深部隐伏矿体勘查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应用中梯装置的时间域激发极化方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和相位激电测深等,在内蒙古东北部德尔布干多金属成矿带进行金属矿床勘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明利用多参数进行综合分析,互相补充,相互验证,测量信息丰富,可减少物探勘查的多解性,提高地质解释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于2007~2015年间在宁芜北部南门头地区开展了大量的物探测量和地质工作,为长江中下游深部找矿提供了找矿经验和方法指导。南门头地区物探资料的解释存在一定多解性,在分析物性数据的基础上,对南门头地区的重磁异常数据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和解释,总结了引起重力异常的主要因素,并对本区岩体、火山岩、隐爆角砾岩筒、古火山通道的分布及断裂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在验证钻孔的控制下,结合重磁剖面、CR法与CSAMT法剖面特征、钻孔测井曲线特征,对本区深部地质结构有了整体的认识。通过对电法、重磁异常的二次解释及对以往取得的资料进行的综合分析,丰富了物探异常解释的经验,对于长江中下游深部找矿方法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吉怀铁路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岩溶发育,施工风险大。依托张吉怀铁路建设阐述了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现场工作难点、预报原则、物探关键技术,总结了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用的成套技术与经验。具体实例表明:采用五步法进行超前预报的施工指导,利用地表勘察资料划分重点段落进行宏观控制;采用综合物探技术,长距离预报与短距离预报相结合,排除物探多解性;以超前钻探对物探异常进行验证,使预报工作形成闭环,有利于规避风险,减少误报错报。张吉怀铁路超前预报成套技术具有实用性与可行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余翔宇  徐义贤 《地球科学》2015,40(3):419-424
地质采样信息不足是制约深部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因素, 深部物性探测数据由于其易于获取而能够有效形成可视化模型.结合这一特点, 在地质调查项目工作中探索出了一种基于物性探测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它首先利用岩石样品物性测量实验数据提取出物性参数及其对应地质属性的映射关系, 然后将不同地球物理方法所获取到的物性数据进行综合建模并解释, 最后将解释后的可视化模型转换为地质三维模型.实践证明, 该方法能够针对性地解决项目中的一些深部地质三维建模问题.   相似文献   

12.
Data interpretation is a common task in geoscientific disciplines. Interpretation difficulties occur especially if the data that have to be interpreted are of arbitrary dimens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a statistical method, called self-organizing mapping (SOM), to interpret multidimensional, non-linear, and highly noised geophysical data for purposes of geological prediction. The underlying theory is explained, and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a six-dimensional seismic data set. Results of SOM classifications can be represented as two-dimensional images, called feature maps. Feature maps illustrate the complexity and demonstrat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single features or clusters of the complete feature space. SOM images can be visually described and easily interpreted. The advantage is that the SOM method considers interdependencies between all geophysical features at each instance. An application example of an automated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the geophysical data is shown.  相似文献   

13.
蒋丽丽 《地质与资源》2017,26(3):317-322
通过参加"老矿山物探技术研讨班",听取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刘士毅、中国地质大学刘天佑教授、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杨生、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所邓晓红和雷达、国土资源部技术指导中心颜廷杰等专家的讲座,总结整理了几点关于物探数据的处理与解译方面的问题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识别巴彦浩特盆地火成岩,首先利用高精度重磁资料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初步确定火成岩的平面位置和深度,然后利用钻遇火成岩的已知测井资料,建立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在地震剖面上标定出火成岩并分析其波组特征,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火成岩的精细识别.研究表明,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是提高反演解释精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断层显微分辨率及其地震解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地震资料断层解释技术,提出了断层可视分辨率和显微分辨率的新概念,这有助于统一地质、物探和采矿专家的意见。文中指出:在现有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基础上,经过解释处理及显示新技术,可以解释部分2~5m断距的断层。   相似文献   

16.
全面采集并分析我国首个航空地球物理综合实验场(大井坡实验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综合地质、地形、遥感、磁、重力和电磁等资料,在试验场内选取3条典型剖面,以电阻率测深剖面为约束,采用多边形2.5D棱柱体模型组合法建立典型剖面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对剖面进行重、磁联合正反演,并通过剖面与平面相互验证的方式,开展重、磁、电综合解释研究。通过研究,全面掌握了试验场内断裂及岩性构造的分布规律,试验场被中部近EW向和北部呈NEE向展布的两条断裂分割成南部褶皱区、中部断隆区和北部坳陷区3个区域,为试验场综合解释填图提供了依据和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7.
淮北前常-徐楼地区为典型中等厚度新生界覆盖区,金属矿勘查难度较大,物探工作能发挥重要作用。笔者于2006-2008年间,在该区开展了大量CSAMT法测量工作,系统分析研究了CSAMT法资料,积累了一些异常解释经验。将该区电阻率异常分为5种类型,并建立了相应的地质解释模型。钻探验证表明,该项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文中对各类异常特征、地质解释及找矿意义进行了介绍,供读者开展CSAMT法工作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以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两幅1:5万区调填图为例,利用ICPS-Ⅲ型微机图像处理系统,开展微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高新技术在1:5万区调中的应用研究。解决了地理、地质、遥感和物化探等多元信息进入微机、图形图像处理、人机对话遥感地质解译和地理信息成图等一系列重要技术问题;推出了一个适用于区调工作的图形、图像处理和成图的工作流程;完成了2个试验图幅的遥感地质应用。研究表明,这一处理系统和工作流程对提高区调工作的成图质量、加快填图速度,为区调工作的定量化和半自动化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王家岭煤矿首采区物探解释的CK2、CK6采空区为例,分析了采空区物探特征,根据煤矿区地质、水文地质特征,结合小煤窑的分布及开采特征,利用钻探手段对采空区进行了验证。在验证时,主要考虑了钻探、煤层厚度、简易水文、区域含水层水位、裂隙含水层富水性5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物探解释的采空区是可靠的,并且查明了采空区的起止深度及其积水情况。对煤矿的巷道布设、井下探放水的实施和安全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辉  王永涛 《地球科学》2000,25(1):88-92
对C盆地某测线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 确定了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以及目的层上三叠统的分布, 并识别出多处火成岩体及局部构造, 指出该剖面以一逆断层分成南北两段, 南北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北部上三叠统厚度较薄、埋藏较浅、变形较弱; 而南部上三叠统厚度较厚、埋藏较深、变形较强.总之, 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获得了较全面的认识, 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