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样品分析等手段,结合前人资料,查明了乌鲁木齐北部平原内水文地质岩性结构、地下水分布状态,不同富水地段含水层特征参数等,并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评价区内赋存丰富的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由单一结构潜水向双层或多层结构潜水、承压水演变。评价区潜水和浅层承压水质量等级为Ⅳ类或Ⅴ类,超标项目主要为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较深层承压水质量等级为Ⅱ类。评价区浅层的潜水或承压水水质较差,较深层的承压水可作为理想的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调查点特殊分布的评价方法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金玉  姜月华  苏晶文  张泰丽 《地质学报》2016,90(10):2948-2961
为了查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综合评价地下水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为该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资源保护、保障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地下水污染评价是以地下水污染调查资料为依据,结合评价区的污染源分布、土地利用分区、第四纪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对潜水和承压水(微承压水、第Ⅰ承压水、第Ⅱ承压水、第Ⅲ承压水、第Ⅳ承压水)分别进行单指标污染评价、分类指标污染评价和综合污染评价。分析现使用GIS软件网格等值线成图特点,根据调查评价点分布不均匀的特征,结合Kriging网格等值线分析方法,对等值线绘制方法和运算函数进行解析,总结出更精确更适用的分析方法,对调查点具有不均匀特征的地区进行地下水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的综合评价。将新的方法应用于单指标质量评价、防污性能评价、不同类型调查点投影等,并依据分析结果开发GPSE-Data系统,使整个质量评价过程更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珲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计算出珲春地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地下水资源量、珲春市河谷盆地地下水天然水资源量和珲春市山丘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水资源量计算。对珲春地区地下水水资源量和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和分析,为今后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0,(3)
以伊宁县青年农场新发现水源地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对该水源地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源地内地下水类型以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且为多层结构的潜水-承压水含水层;主要接受东部和北部山区侧向径流补给,以及山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向伊犁河排泄和地下水开采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研究区潜水与承压水的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均为良好。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1,(5)
为应对西峰区应急供水危机,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本文对巴家咀白垩系地下水水源地水文地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含水层埋藏和分布特征,结合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单项组分和综合指数两种方法对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和可开采水资源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巴家咀水源地地下水的感官性状良好,达到了地下水标准Ⅲ类水水质要求,可做为城市生活及工农业用水水源。水源地承压水地下径流补给量大于设计开采量,且保证程度较高,开采地下水不会引发诸如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7,(3)
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是北京市最重要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区,年开采量达到6亿方左右。持续过量开采地下水已经诱发了水位严重下降、水质变差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选取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白河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中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较好区域占24.82%,主要是由于其补给条件较优,并且具有丰富的补给水源;可持续利用中等区域占70.06%,由水位下降严重或补给条件差造成;可持续利用较差区域占4.11%,主要原因是地下水可更新能力差,中深层承压水水质较差,同时是地面沉降主要发育区。  相似文献   

7.
陈婧  赵旭 《地下水》2012,34(6):78-79
采用综合评价法,分析、评价第四系地下水水质污染现状。第四系潜水水质,局部达到水质标准的Ⅳ、Ⅴ类,不适用于生活饮用。第四系承压水局部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需要经过处理才可适用于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论述了地下水水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1,(1)
雷州半岛东北部是广东湛江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区域地下水中铁离子含量较高给开发利用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在对该区域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铁质地下水的危害、成因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认为:在生活饮用水中,含铁量过高对人们的健康会有一定影响,也增加了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处理成本,而雷州半岛东北部地下水中铁质的来源大体有四种主要途径;铁离子含量随含水层位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多。无论是潜水、浅层水还是承压水,其总铁含量在水平方向的变化特征与区域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关系密切;针对该区域地下水中铁含量较高的实际情况,在今后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应采取必要的除铁措施和动态监测手段,及时掌握地下水水质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确保饮水安全,为区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梁家海 《地下水》2013,(4):92-94
通过对茂名市区水质监测工作的系统回顾,就地下水水位变幅、水质变化进行了总体评价,分析评价了水资源现状,在地区发展规划和水文地质基础上,就水质监测工作发展提出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0.
邹城市双村岩溶水系统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卜华 《山东地质》2000,16(1):44-50
以双村岩溶水系统18个代表性水质监测点的最新成果资料为基础,结合水文地质条件选取10项评价因子,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采用模糊9数学理论对该系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岩溶水系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较好的局部地段较差;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由特征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污染源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尹念文  刘心彪 《地下水》2012,34(6):19-20,41
通过对陇东盆地长庆桥白垩系深层承压水水文地质勘探,采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对长庆桥深层承压水的渗透系数和弹性释水系数等重要水文地质参数进行计算,并分析其可靠性。为陇东盆地深层承压水长庆桥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的评价求取必要参数,对今后陇东盆地深层地下水的勘查工作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袁利  李婷 《地质论评》2023,69(6):2195-2202
为保护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以中深层承压水为评价目标层,基于研究区103眼浅层地下水水位资料、9眼中深层地下水水位及水质资料,结合前人调查研究成果,采用DPTQHC评价模型对宿州市城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评价模型选取水位降深、含水层渗透系数、弱透水层厚度、潜水水质、水头差、弱透水层渗透系数共6项影响因子,参照DARSTIC评价模型中权重范围值,结合研究区实际确定因子权重,借助Arcgis平台得到中深层承压水脆弱性综合指数及脆弱性分区图。结果表明:宿州市主城区中深层地下水脆弱性中等区域分布面积最广,其后依次为脆弱性较低区域、脆弱性较高区域、脆弱性高区域、脆弱性低区域。评价结果与该地区地下水质量吻合较好,适宜中深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袁利  李婷 《地质论评》2023,69(4):2023040025-2023040025
为保护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以中深层承压水为评价目标层,基于研究区103眼浅层地下水水位资料、9眼中深层地下水水位及水质资料,结合前人调查研究成果,采用DPTQHC评价模型对宿州市城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评价模型选取水位降深、含水层渗透系数、弱透水层厚度、潜水水质、水头差、弱透水层渗透系数共6项影响因子,参照DARSTIC评价模型中权重范围值,结合研究去区实际确定因子权重,借助Arcgis平台得到中深层承压水脆弱性综合指数及脆弱性分区图。结果表明:宿州市主城区中深层地下水脆弱性中等区域分布面积最广,其后依次为脆弱性较低区域、脆弱性较高区域、脆弱性高区域、脆弱性低区域。评价结果与该地区地下水质量吻合较好,适宜中深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相似文献   

14.
硇洲岛地下水海水入侵的特征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湛江市硇洲岛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近年来在开采地下水方面出现水质变咸的现象,对海水入侵的特点和地下水资源前景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硇洲岛地下水海水入侵受当地超量开采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改变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指出该岛中、深层承压水从此将表现静储量属性(即不可恢复的特性),提出了及早涵养和恢复浅层水,谨慎、合理开采中、深层承压水和调整产业发展规划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江苏丰沛铜地区Ⅲ承压含氟地下水形成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化学环境,阐明了Ⅲ承压水含氟量与水文地质要素和水化学组份之间的关系,指出了Ⅲ承压水在本区地氟病改水防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泉  屈卉 《陕西地质》2006,24(2):50-56
本文在分析陈仓区地下水开采现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选用了承压水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进行描述,采用无越流的无界承压含水层干扰井群法求解该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赵建路  赵耀东  黄钢 《地下水》2006,28(4):22-24
陕北安塞-吴旗地区属陕北黄土高原东北缘之黄土梁峁丘陵地形.本文对陕北安塞-吴旗地区内水文地质特征、主要含水层及赋水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测算和评价,结果表明:洛河组的水资源量最大,其次为北部沙漠-冲积平原,安塞地区河谷地下水资源贫乏;区内所有表层潜水及吴旗以东洛河组深层承压水的矿化度均小于1 g/l,可以作为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18.
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质监测网优化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分析了北京地下水水质监测和水质变化的历史和现状。应用DRASTIC评价方法对平原区进行了易污性评价并获得易污性分区图。叠加地下水易污性分区图、地下水价值分区图和地下水源保护区图生成地下水保护紧迫性分区图。编制了地下水污染源分布图。合并地下水保护紧迫性分区图和地下水污染源分布图获得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区图。以地下水污染分区图指导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的设计,调整地下水水质监测孔的密度。优化后的北京平原共有监测孔538眼(组),其中分层监测井136眼(组),新设计监测孔343眼。结合地区地下水水质年内变化规律调整监测频率。建议浅层极易污染区每年丰枯期各取1次样,其它地区每年枯水期取1次样。承压水每2年在枯水期取1次样。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绥芬河市北寒葱河河谷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向地方提供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建议,本研究以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水样采集等手段为基础,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级阶梯法分别进行了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评价,应用物探测试、抽水试验等原位测试技术论证了区域地下水的富水性。以上工作基本查明了研究区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现状.认为研究区裂隙承压水一般为Ⅰ~Ⅲ类水质,污染等级为未污染水,水质状况较好,污染程度较低,宜于饮用;中生代构造破碎带涌水量可达350m3·d-1以上,建议地方政府应重点围绕构造破碎带开展物探找水,并开展地下水源地分区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20.
遥感水文地质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搜索整理分析近年遥感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从图像解释、水文地质评价与填图、热红外影像、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水流系统、地下水补给与管理、遥感水文地质与专家系统。GIS以及数值模拟的结合等方面叙述了该领域近期发展的几个主要方向,对它的发展趋势也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