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忠海 《城市地质》2002,14(2):7-12
本文在1/5万区调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大海坨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并结合该岩体的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以及岩石化学特征等,对该岩体的岩浆物质来源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贵池铜山岩体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铜山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是同一岩浆源同一时期( 燕山早期) 三个侵入阶段的产物, 铜山岩体幔壳同熔型的复式岩体, 属太平洋钙碱性岩石系列。铜山铜矿床的形成与铜山复式岩体的岩浆充分演化分异有关。  相似文献   

3.
新疆库鲁克塔格兴地Ⅱ号存体铜镍含矿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库鲁克塔格兴地Ⅱ号岩体是一个深源岩浆经多次分异,多期侵入形成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岩体成矿背景条件,岩石化学及岩体矿化特征均显示,该杂岩体内可能赋存有大中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章通过对成矿背景条件,岩石特征及矿化特征的分析,对该杂岩体的铜镍含矿性做出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 1 / 5万区调工作的基础上 ,通过对大海坨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研究 ,并结合该岩体的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以及岩石化学特征等 ,对该岩体的岩浆物质来源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方国 《矿物岩石》1990,10(1):61-69,T004
本文对川滇地区某纯橄榄岩体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该岩体的岩石新鲜,几乎没有蛇纹石化。岩体具层状构造,岩石中发育扭折带、巨晶、碎斑、等粒镶嵌结构、板块镶嵌结构等特殊的地幔岩结构构造。此外,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了都表明该纯橄榄岩体属于蛇绿岩层序中堆积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海沟岩体的成岩时代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海沟岩体地质、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对海沟岩体的成岩时代和成因进行了探讨。同位素结果表明,海沟岩体的就位年龄为167Ma-185.6Ma,属燕山早期第一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侵位特征以及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确定海沟岩体为幔、壳混源型。  相似文献   

7.
里农层状夕卡岩铜矿床喷流-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路远发  陈开旭  战明国 《矿床地质》1998,17(Z4):705-708
通过对里农铜矿床含矿层状夕卡岩的岩石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稳定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温压地球化学和里农花岗闪长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对比研究,证明该铜矿床具典型的喷流-沉积特征,其形成与里农花岗闪长岩体侵位无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 1 / 5万区调工作的基础上 ,通过对大海坨岩体的主要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同位素年龄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研究 ,对该岩体进行了“超单元组合—超单元—单元”划分 ,并对该岩体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吉林红旗岭铜镍矿床综合找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矿区地质背景、含矿岩体地质特征为基础,分析了吉林红旗岭钢镍矿床的成矿过程。提出含矿岩体是受构造控制的海西期镁铁—超模铁质岩体,岩体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的地球化学信息和低阻、高磁、高重力的地球物理异常等信息。结合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建立了红旗岭钢镍矿床综合找矿模型,利用找矿模型评价了红旗岭矿区的岩体,确定沿老砬子-付家-黄瓜营子断裂带分布的镁铁-超模铁质岩体是找寻矿床的有利靶区。其中1号、7号岩体的深部应作为找寻大中型富矿岩体或隐代富矿岩体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0.
邢丽萍 《地质与资源》2014,23(3):280-283
西准噶尔是中国晚古生代花岗岩发育的主要地区之一,沿著名的达尔布特断裂带发育的后造山花岗岩带一直是西准噶尔花岗岩研究的焦点,其中夏尔莆岩体又是该花岗岩带中极其重要的岩体之一.通过对夏尔莆岩体的研究,从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构造、岩浆岩等其他成矿因素得出该岩体总体特征与成矿关系.夏尔莆岩体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寄主岩石富Al2O3、CaO和MgO,岩石化学图解和岩石化学参数证明其属于钙碱性准铝质-过铝质I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研究构造与金成矿的地质关系的基础上,从不同方向断裂充填物的微量元素的分 布特征、地质产状、粒度不同的黄铁矿中金的分布特征、不同期次的断裂充填物的微量元素分布特 征等方面详细探讨了构造与金成矿的地球化学关系。认为不同方向构造充填物的微量元素的分布 特征很好地反映出构造与金成矿的关系。粗粒破碎的黄铁矿含金较高,说明构造运动使金在黄铁 矿中进一步富集。不同期次的断裂充填物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同样说明了构造对金的富集起 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Hg、W、Mo、F等微量元素在构造作用下的地球化学行为说明燕山期构造运 动对本区金的成矿仅仅起到了进一步富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湘东北小坑桥金矿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勇 《地质与勘探》2016,52(6):1048-1056
本文探讨小坑桥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与金的成矿关系。结果表明,冷家溪群黄浒洞组地层对金的成矿作用贡献大,金矿化体主要产在近东西向断裂破碎带的拉张裂隙中。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显示,成矿元素Au异常规模较大,强度值高,具有2~3级浓度带,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形态呈近EW向展布,与后来发现的含金蚀变体基本吻合。从元素组合特征看,Au、As、Sb为矿区的特征元素组合,与金成矿关系密切。元素垂向分带显示,Au、Sb特征元素出现在中部和下部,暗示矿区深部很可能存在隐伏金矿体。  相似文献   

13.
鲍振襄 《地质与资源》1992,1(4):223-227
在湖南中西部钨锑砷金矿床中,辉锑矿是金的重要载体矿物之一.除富含Sb的黄铁矿、毒砂可作为金的可靠指示矿物外,辉锑矿中微量元素As和Tc,既是合金辉锑矿的标型元素,又是评价辉锑矿含金性的重要辅助标志性元素.  相似文献   

14.
冀西北水晶屯金矿金及其指示元素的水平分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俊浩 《黄金地质》1995,1(1):51-54
对水晶屯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选择了对找金具有指示意义的8种元素,Au,As,Sb,Hg,Ag,Pb,Mo,Bi。详细讨论了金及其指示元素泊水平分带特征,这对评价该矿床的剥蚀程度,深部含矿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秦岭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建之 《现代地质》2010,24(1):11-17
根据小秦岭地区太华群花岗-绿岩地体的形成和演化,通过太华群主要地层及岩浆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分析,对金的演化和成矿地球化学、物理化学进行分析探讨。认为本区太华群是金的矿源层,与金矿空间关系密切的燕山期文峪花岗岩体是太华群及其以下壳幔物质重熔形成的,它控制本区金异常及金矿的分布,但是岩体仅作为驱动金富集成矿的热动力,而没有提供主要的成矿物质来源。小秦岭金矿床为热液型矿床,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混合天水成矿。成矿热液属于弱酸-弱碱性,成矿温度为中偏高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在宽甸无已知金矿床地区岩金预测工作中优选指示元素的思路。依据金矿地球化学理论,参考成矿带内已知金矿地球化学资料初选指示元素作为化学分析项目。化学分析结果出来后,编制地球化学图件时,考虑到减轻图幅负担和编图工作量,突出有用找矿信息,我们利用元素的变异性和致矿系数筛选出具有明显变异性和较高致矿性的元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元素间统计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保留与成矿元素Au有明显相关性的元素,作为优选出的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17.
莅香洼金矿发育有与金矿关系密切的地球化学异常,Au及相关元素的平均含量从安山岩→蚀变安山岩→蚀变岩→矿化蚀变岩呈几何级数递增。沿F985构造蚀变带走向,Pb、Ag与Au的组合异常通常与金的矿体晕分布一致,而As、Sb组合则更多反映了矿体前缘晕的组合特点,沿倾向,Au及相关元素自浅而深具有分段富集特征,并在1023m标高和976m标高构成二个浓集中心。其理想的元素轴向分带序列为:前缘晕As、Sb—Ba,矿体晕Au、Ag、Pb、Zn、Cu、Mo,矿尾晕(Cu、Mo)-(Co、Ni、Bi)。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莅香洼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建立了萑香洼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规律的研究是揭示元素矿化富集及空间变化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查明指示元素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对于评价矿床深边部含矿性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运用统计及克里格插值方法查明黄埠岭金矿成矿指示元素的分布特征,认为矿脉中除Ni和Hg以外其余9个元素的均值明显高于克拉克值,元素的分散富集作用强烈,元素的垂向分带特征明显,可作为矿床深部含矿性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塔斯特北西西向金成矿断裂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翔 《铀矿地质》1994,10(6):350-359,366
本文着重探讨了成矿断裂带中成矿元素和稀土元素的构造化学行为,初步揭示了塔斯特北西西向成矿断裂带内金等成矿元素的变化特点,阐明构造及其相关的蚀变作用对构造蚀变岩和金矿体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金成矿部位是经历了多构造成矿作用的地段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1∶50万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对新疆西昆仑叶尔羌河上游地区主要地层及侵入岩中的Au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Au元素在不同地层中的成矿性进行了研究,通过Au元素异常查证及矿点资料,总结出了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