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核地研院物化探研究所5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构想了物化探研究所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983年,西藏地矿局物探大队、西藏第二地质大队、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合作,用物化探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方法和仪器,在西藏香嘎山铬铁矿区开展了钻孔电波法试验。  相似文献   

3.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迎来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简称物化探所,IGGE)建所50周年华诞,值此喜庆之际,物化探所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国内特约学者共同撰写论文,回顾物化探所50年的科技发展历程,总结交流近年来物化探方法技术研究与开发,以及资源勘查与评价、农业与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工程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预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展望物化探的发展方向,为建所5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50年栉风沐雨,50年春华秋实。经过物化探所几代人的奋力拼搏,努力探索,使物化探所从建所之初地质部物化探局下属的小型实验室,发展成为人材荟萃、装备精良、方法技术齐全、学术地位举足轻重、享誉国内外的物化探研究所。其间,尤其在斜磁化理论的提出与普及,激发极化法的研究与推广,航空物探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高温超导技术在地学中的应用研究,全国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方法的提出与标准的制定,区域与矿区化探方法的研究与推广,地球化学系列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分析测试方法技术开发,物化探新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和计算机技术在物化探中的应用研究等取得了开拓性成果,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物化探所作为“国家级科学事业单位”和“国家现代地质...  相似文献   

4.
地质部物化探电算工作座谈会,于6月18日至26日在成都召开。会议总结了三年来物化探电算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交流了经验,讨论了今后的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物化探专业队、研究所、计算站和院校等单位的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共170多名。地质部物化探局总工程师朱大绶同志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简称物化探研究所,IGGE)创建于1957年。至今已建成我国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2大学科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的大型综合研究所,也是国家物探化探2大学科的方法技术集散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经过40多年的发展,几代人的拼博与努力,已建立中、地面、水中和地下立体物化探勘查技术体系,造就了素质优良的科研队伍、形成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在我国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技术开发、服务方面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或领先的丰硕成果,为我国物化探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相似文献   

6.
地质矿产部物化探局区域重力工作会议于1982年10月18日至24日在成都召开。会议由物化探局副局长沈时全、总工程师杨光庆和副总工程师孙文柯等同志主持。会议传达、学习了地质矿产部夏国治副部长在物化探局直属单位汇报会上的讲话;总结了四年来区域重力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交流了经验;讨论了今后的任务和区域重力测量技术规范(送审稿)。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物化探专业队、研究所、院校等78个单位的代表130多人。  相似文献   

7.
黄正仕 《物探与化探》1989,13(4):265-265
本项目由广西地球物理采矿队负责,广西第七地质队参加、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地质研究所协作完成。于1989年1月底在广西南宁通过由广西地质矿产局组织,邀请部物化探局、物化探研究所、地科院矿床所以及湖南、吉林等省局专家参加的评审。评审指出:该类研究课题在国内尚不多见,在广西区尚属首次,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陈仲凯 《物探与化探》1985,9(5):368-368
为开展物化探改革信息交流,促进搞活物化探工作,地质矿产部物化探局发起的物化探改革信息交流会于1985年7月10日-13日在北京昌平泰陵召开。从发出通知和邀请以后,得到了冶金、有色、核工业部、国家建材局、石油、铁道、黄金指挥部等各部门物化探同行以及地质矿产部系统内部各物化探单位的积极支持。物化探局邹光华同志致开幕词。会议交流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的情况及其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物化探数据的应用价值和综合利用潜力巨大,因其多源异构、类型多样,导致管理和利用难度较大。利用云计算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物化探云计算平台,并与"地质云"平台完成对接。平台采用NoSQL数据库保存非结构化的物化探数据,设计了多种属性服务、空间服务以提供物化探的数据服务与计算服务,实现了各类物化探数据的入库、管理、检索、可视化、分析等应用服务,可大大提高物化探数据的资源利用率,为物化探信息高效共享和精准服务作支撑。  相似文献   

11.
辽宁化工地质勘查院充分利用自身找硼的技术优势 ,从多渠道广泛吸收地质勘查资金 ,争取到并完成了 5个社会地质项目。为加速地质成果转化 ,适时地把握住机遇 ,克服重重困难 ,经必要的商业包装 ,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 ,成功创办了勘查开采一体化的新地勘企业长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同时 ,加大改革力度 ,通过机构改革、精干地质找矿专业队伍、成立物业公司等方面工作及加大科学管理力度 ,积极推进事转企的过渡。在工程勘察及其它多种经营方面 ,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楼宏学 《黄金地质》1995,1(2):41-47
根据已有的地质和科研工作成果,探讨了大黑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某些特征及某些地球化学指标的变化规律,归纳出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和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13.
罗布泊超大型钾盐矿床的发现记略——罗布泊找钾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钟模 《化工矿产地质》2009,31(4):237-241,250
归纳了建国后各地质、科研系统在罗布泊地区开展地质调查、水文调查、盐湖研究及找钾工作的历程和成果。特别是王弭力、刘成林、焦鹏程等课题组自1995年在罗布泊‘罗北凹地’发现超大型钾盐矿床以来,罗布泊盐湖地质科学研究资源调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继在罗北凹地获得2.5亿t卤水氯化钾资源储量之后,又在罗北凹地外围发现四个中型钾盐矿床,累计氯化钾资源量7600万t。  相似文献   

14.
管志炜 《江西地质》1999,13(4):309-311
本文列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地质科技工作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物化探,环境地质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外科技交注与合作方面的丰硕成果的地矿事业50年的历史巨变,歌颂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伟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15.
勘查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技术五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勘查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技术五十年来的发展概况,主要评述了物化探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在勘查地球化学样品多元素分析系统、分析仪器设备的研制、分析测试新方法和新技术、实验室计量认证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勘投入的不断增加,"十一五",尤其是新疆"358"项目启动以来,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取得了有史以来最为突出的成果.煤炭、铁矿、钠硝石及重要有色金属矿产成果尤为突出,水文地质勘查取得了新成果,基础地质勘查程度大幅提高,科学研究及高新技术应用推动了找矿突破进程."十二五"是实现新疆"358"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在"十一五"成果基础上,继续按"358"总体部署,强化重要成矿带及远景区的基础地质及调查评价工作,加强找矿突破关键问题的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加大重要矿集区整装勘查力度,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潘茜 《安徽地质》2012,(4):318-320
安徽矿产资源自然秉赋良好,已发现矿种138种,资源潜在总值居全国第十位。建国以来,安徽地质科技不断创新,找矿成果不断扩大,奠定了我省矿产资源大省地位。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为缓解矿产资源瓶颈制约,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加强重点区带地球动力学与成矿预测研究、加强深部探测技术方法研究、加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加强地质科技创新机制研究,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真正实现地质找矿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兰险  庄道泽  段新力 《西北地质》2010,43(2):107-119
新疆矿产资源优势明显、找矿潜力巨大。进入21世纪以来,新疆在地质勘查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的条件下,地质勘查工作获得了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地质勘查工作遵照"区划、区调、物化探、勘查科研五统一"的科学地质勘查体系,非油气资源物探勘查技术在铁、铜镍、铅锌和煤等矿产勘查、攻深找盲及寻找地下水源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新疆重要成矿带地质找矿突破和矿业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地质构造变形数值模拟研究的原理、方法及相关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构造变形数值模拟实验研究是遵循自然科学规律,依据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中已为人们认识的规律为原理;依靠计算机先进的综合处理系统;以固体地球科学资料为基础所构建的地质模型为实验研究本体。因而,地质构造变形数值模拟是采用数学物理方法对相关地质学问题的科学描述,并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实验方法,对所描述的相关地质学过程进行定量化求解。由于数值模拟可以综合利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和模拟不受时空限制的各种地质模型,为定量化地解决一些复杂的地质学问题,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地学界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数值模拟实验研究方法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地学界从采用了多年的传统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向科学的定量化研究方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新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构造运动与活动构造对人类的出现、演化、生存和发展都产生着深刻影响。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东缘部署开展的活动断裂调查与活动构造体系研究、川滇地块旋扭变形的古地磁学研究、西秦岭地区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滇西盆谷区的新构造幕划分、腾冲火山活动特征及其新构造背景调查等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与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现今地壳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和探索活动构造体系控震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该区的重大工程规划建设与国土规划利用的科学决策和城镇化发展等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