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矿床原生地球化学晕分带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原生地球化学晕的分带性,可以反映出成矿成晕元素在成矿地球化学过程中于空间上的积聚规律,对找矿勘探、深部预测和矿床剥蚀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以岔河锡矿为例进行分析,主要介绍和推荐关于岩浆气液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分带方向及分带序列的计算方法,用于勘查地球化学、矿产地质和潜在资源量预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为预测和评价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的成矿潜力,采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对10460勘探线所控制的Ⅲ-1号矿体进行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研究。采集了该勘探线上6个钻孔矿体附近的构造蚀变岩石样品进行ICP-AES分析。通过对各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选取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指示元素为Au、As、Ag、Cu、Hg、Mo、Co、Cd、Sb。综合原生晕分带图及指示元素分带序列分析,判断Ⅲ-1矿体原生晕出现了明显的分带异常,其由浅部到深部总体表现为:前缘晕元素+尾晕元素—近矿晕—前缘晕元素+近矿晕元素+尾晕元素的元素异常分布序列,指示在深部存在一个或多个隐伏矿体,是造成元素异常叠加共存与轴向分带序列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辽东半岛南部的新房金矿床由22、23、24、25、27号5条矿脉带组成,矿区内主要矿体已被发现,提能增储成为制约矿山持续服务的因素,矿床勘查过程中的钻探工程部署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成矿预测依据。以新房金矿床106线14个钻孔原生晕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分带规律,建立轴向分带序列,在研究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开展深部找矿预测。结果表明,新房金矿的前缘晕元素为As、Sb、Hg,近矿晕元素为Au、Ag、Cu、Pb、Zn,尾晕元素为W、Mo、Bi。采用分带指数法计算了22、23、24、25、27号5条矿脉带的轴向分带序列,指示5条矿脉带均出现“反分带”现象,可能是不同矿化阶段的矿体在空间上叠加导致正常的轴向分带序列出现错位。22、23、24、27号矿脉带的中下部出现较强的前缘晕和近矿晕,结合地球化学参数特征,这4条矿脉带的As/W、As/Mo、Sb/W、(As×Sb)/(Mo×W)评价指标出现多次振荡波动,并且在深部由降转升,指示深部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综合以上分析认为,新房金矿床经历多次成矿热液活动,在106勘探线东侧矿体还有一定的延伸。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安家营子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家营子金矿就位于内蒙东部赤金矿成矿区,主要类型为破碎带交代蚀变岩型。矿脉呈对称为分带。指示元素Ag、Cu、Pb、Zn、As、Mo、W、Ni和Co与成矿元素Au呈正相关。聚类分析和指示元素长向分带序列计算结果与金档中的普遍规律不一致,似无可循。这很可能是一个好信息,说明下部矿体的地球化学晕对上部矿体的晕的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MS花岗岩体中段地质、地球化学持点,通过确定铀矿指示元素,剖析了地球化学原生晕、次生晕特征,建立了铀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此模式在新区应用表明,利用“异常模式”找铀矿,颇见成效。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元素分带序列的方法——广义衬值法。实践证明,与格里戈良法相比,广义衬值法更能反映客观规律,且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6.
蒋艳明 《地质找矿论丛》2014,29(3):463-466,470
热液矿床原生晕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其中含矿溶液在运动方向上显示出的轴向分带尤其重要,分带序列的建立对于评价隐伏矿体的规模、埋藏深度以及剥蚀水平有指导性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找矿深度。针对黑龙江省三道湾子金矿,计算总结出轴向分带序列特征,确定矿体的前缘和尾晕指示元素以及分带性指数,结合矿区已知矿体对所研究矿脉剥蚀程度和深部成矿潜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西湾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盆地北东缘,其赋矿围岩破碎溶蚀现象明显,地层和矿体产状难以辨识。为了准确圈连矿体,以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为基础,以热液矿床原生晕找矿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西湾矿区钻孔岩石光谱样品进行测试,绘制原生晕剖面等值线图,研究原生晕浓度分带和轴向分带特征,探讨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矿体圈连的指示意义。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发现,As、Sb、Pb、Zn、Ag、Mo与铅锌矿成矿关系密切。16号勘探线原生晕浓度分带和轴向分带特征表明:前缘晕指示元素为As、Sb,近矿晕指示元素为Pb、Zn、Ag,尾晕指示元素为Mo;轴向分带特征反映Ⅲ号矿体具"反分带"现象。轴向分带和指示元素的变化特征说明,西湾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复杂,推测为多期次成矿或矿体沿倾向还有延伸。As、Sb、Pb、Zn、Ag、Mo的浓度分带特征对矿体的圈连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新村金矿已开采中段岩(矿)石进行系统采样,进行成矿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通过分带指数法和变异性指数,确定新村金矿的原生晕轴向垂直分带序列。并结合前人总结的中国金矿床原生晕综合轴向(垂直)分带性研究成果,建立了新村金矿床轴向分带的原生晕叠加模式,从而对其深部成矿远景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Au及其伴生元素均来自寒武系黄洞口组中上段碎屑岩中,Au与Ag、As、Sb、W等元素组合密切,As、Sb为前缘晕指示元素,Au、Ag为主矿化元素,W、Mo为矿化的尾晕指示元素,Sb等典型前缘晕元素出现在分带序列的中下部,典型的后尾晕元素Mo出现在中部,指示深部可能还有盲矿存在或第二个富集带。同时为其他同类型金矿床深部找矿和勘探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张翔君  李会恺 《云南地质》2011,30(3):275-279
解析三道沟金矿地球化学场,利用聚类分析得出3号矿脉主成矿元素、并伴有多种元素的综合原生晕;厘定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原生晕横向分带、垂向分带及纵向晕异常特征;确定了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并建立矿床晕地球化学模式;优选找矿靶区,对深部隐伏金矿体进行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10.
指示元素垂向分带序列计算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和确定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垂向分带序列是地球化学找矿研究特别是矿床原生晕分析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地学者提出了多种计算方法。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分带指数法、广义衬值法、浓集重心法、浓集指数法、比重指数法、含量梯度法等,并指出这些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认为计算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垂向分带序列时,不宜采用传统的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而应采用广义衬值法、浓集重心法或比重指数法。  相似文献   

11.
地球化学分区标准化方法在区域化探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区域化探数据中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是目前化探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划分是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的关键。水系沉积物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上游汇水盆地物质的天然组合,在化学成分上与上游汇水盆地岩石组成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水系沉积物中成矿成晕元素含量与常量元素含量之间亦有着密切关系。笔者基于水系沉积物样品特点,采用地球化学分区标准化方法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研究发现,利用常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分区是可行的;分区标准化数据处理可以有效地压抑高背景区非矿异常,并强化低背景区矿致异常,突出了找矿信息。以成矿成晕元素标准化数据的因子得分圈定矿化类型综合异常,集中体现了矿致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2.
陕西凤县铅硐山大型铅锌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方维萱 《矿物学报》1999,19(2):198-205
本文讨论了陕西铅硐山大型铅锌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地球化学有助于深化和认识成矿元素参成矿成晕过程中的演化与富集规律。该方法在确定矿床的找矿指示元素,确定元素的垂向分布带,提供矿床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查明矿床的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的赋存状态与预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胡兆鑫 《地质与勘探》2015,51(2):323-331
利用元素质量平衡计算方法,将元素含量转换成迁移量,直观展现出由元素迁移量构成的原生异常,根据异常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出了由成矿地球化学环境指示元素(Na2O、Ba、Sr)负异常、矿化剂元素(S)正异常、成矿元素(Mo、Cu)及其伴生元素(Ag、As、Sb、W等)正异常构成的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原生异常结构,利用原生异常结构可以对深部成矿前景进行判断和评价;地表岩石(屑)测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同样存在异常结构,且对原生异常结构有很好的继承性,利用地表异常结构可以指明找矿方向、成矿有利地段和矿床产出位置。上述研究成果的取得,不仅丰富和充实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为其他同类型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提供了参考案例,同时对勘查地球化学应用基础理论而言也是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是勘查地球化学长期以来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通常采用的评价方法基本上包括地球化学异常的不同地质一构造单元评价法和多元素定量化评价指标法等8种方法。这些异常评价方法缺乏从成岩成矿系统的发展演化上去认识异常的表象与本质,关于表生因素对异常的制约和异常形成机制及异常产生的地质一地球化学环境的研究不够,只是提取和利用异常本身的信息。因此,研究成矿及矿化指示元素在原生带和表生带不同介质中的赋存相态、相对比例,总结其在不同景观环境下的迁移聚散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表生异常形成机制,系统剖析控制异常发育的各种内、外因素,进而选择区域异常评价指标,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区域异常评价指标体系,是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拜仁达坝西矿区锌多金属矿床为典型的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床。通过对矿区内岩石中元素富集贫化规律、原生异常分带序列、地球化学参数垂向变化、硫与铁及成矿元素的协同平衡关系等的研究,发现矿床中发育成矿及伴生元素正异常和贫化元素Ba、Sr、Na2O的负异常,矿床整体产于贫化元素形成的亏损晕中;矿床直接指示元素为Zn、Ag、Pb、Cu、Cd、Sb、Hg,间接指示元素为Ba、Sr、Na、As、W、Rb;矿床原生异常轴向分带序列为Ag-Hg-Pb-As-Cd-Zn-Bi-AuCu-Sb-Na2O-Sr-Ba-W-Co-Mo-Rb,出现As、Sb等元素"反分带"现象;元素含量及地球化学参数垂向变化波动较大,反映叠加成矿作用强烈,成矿过程复杂;各类异常特征均显示成矿地球化学系统在矿床深部尚未终止,推测已知矿床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盲矿体。初步构建了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模式,为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林兵  雷振东 《物探与化探》1988,12(3):169-181
本文研究了甘肃省成县李家沟层控铅锌矿床的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根据矿区各种岩石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和分配,相关性和组合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无机和有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找矿标志。为了研究矿床剥蚀程度的判断标志,文中探讨了化学元素的含量、比值、相关性和组合特征在矿体不同部位上的变化。对成晕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原生晕在空间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并且根据分带指数的计算确定了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的垂向和水平分带序列,这些研究将有助于这一类型矿床的找矿和评价工作。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层控矿床和典型热液矿床原生异常的一些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以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为基础,将其划分为4个地球化学区,从多重分形理论出发,应用“元素含量—面积”模型方法,对各区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质构造背景和化探元素富集的成因机理不同,各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场具有两种不同的多重分形特征模式:只有两个无标度区的简单多重分形模式和有两个以上无标度区的高丛集多重分形模式,具有相同成因的元素组合具有相似的多重分形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区元素的成矿富集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而划分了地球化学背景和异常,经检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确定岩性复杂区的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立波  李巍  陆继龙 《地质通报》2007,26(12):1531-1535
地球化学背景和异常的确定是化探找矿的关键。不论是水系沉积物还是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岩性对许多元素背景值的影响都是十分显著的。在地质情况复杂的区域内,采用统一的异常下限值圈定异常是不合理的。根据样品的成矿元素与氧化物(SiO2)的相关关系,确定了岩性对成矿元素背景的影响。对受岩性影响显著的成矿元素,通过线性回归模型,以残差置信带确定元素异常的下限。实例研究证明,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岩性变化对成矿元素背景的影响,能够有效地区分元素背景和异常。  相似文献   

19.
临朐铁寨地区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境内,地处郯庐断裂带西侧的沂山凸起北缘,围绕铁寨杂岩体,区内已发现评价了贡山—马鞍山、杨桃、寺头等多个金、银、铜(铁)矽卡岩型矿床,但矿床规模较小,分布分散。基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采用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统计手段分析研究元素组合规律,并应用元素含量-面积多重分形模型研究地球化学异常并确定了异常下限,运用异常衬值法圈定了Au、Ag、Cu等重要成矿元素的单元素异常及其指示元素的组合异常,最终结合区内NW向控矿构造、中生代燕山晚期成矿岩体以及Au、Ag、Cu等重要成矿元素富集特征,建立了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0.
对新疆—甘肃—内蒙古衔接区的1∶20万地球化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该区Cu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与基性、超基性岩和斑岩体有关,成矿元素组合为Co-Zn-Cr-Ni-Cu;W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与中酸性岩有关,成矿元素组合为W-Sn-Bi。区内主要铜、钨矿床和新发现的矿床(点)均有相应元素区域异常显示,表明地球化学异常在本区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在全区确定了4个Cu地球化学省、5个W地球化学省、15个Cu区域异常和17个W区域异常,其中上马崖—铜山Cu地球化学省、黄山—梧桐窝子—葫芦北Cu地球化学异常带、土屋—赤湖Cu区域异常、大狐狸山Cu地球化学省、鹰嘴红山W地球化学省、古堡泉—柳园W地球化学省、英姿山W区域异常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