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桂北地区两类电英岩及其对成矿环境的指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英岩的广泛发育是桂北锡多金属成矿区有別于其它同类成矿区(带)的一大特征。区内有两种类型的电英岩。第一类是产于早元古代四堡群下部的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电英岩,此类岩石的层纹状构造和胶体脱胶构造比较发育。其矿物组合十分简单,电气石富含镁原子,FeO/(FeO MgO MnO)比值为0.191—0.653。第二类电英岩呈脉状,严格受断裂控制,分布于晚元古代黑云母花岗岩的外接触带。此类岩石矿物组成比较复杂,电气石通常呈放射状构造和环带状构造,其FeO/(FeO MgO MnO)比值为0.659—0.849。本文提出了层状电英岩于早元古代的大陆边缘拗陷环境中由喷气作用所形成,而脉状电英岩生成于板块聚合环境,与晚元古代黑云母花岗岩有着成因联系的认识。由于研究区内电英岩本身就是矿体或矿化岩石,因而电英岩的成因及其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也代表了锡多金属矿床的演化生成轨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角度,研究广西热水沉积矿床中电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电英岩在Al2O3-TiO2及Al2O3-(K2O+Na2O)图解上的坐标落在热水沉积区内,为热水沉积形成。电英岩的稀土分配模式具有轻稀土富集,弱的负Ce异常和负Eu异常,为典型的热水沉积物的分布模式。电英岩的δ18O值很低,较一般的热水沉积硅质岩低,可能是热水沉积电气石岩的固有特征,表明应属热水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3.
对上庄与夏甸金矿的含矿花岗岩、绢英岩以及黄铁绢英岩中的金红石化学成分标型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其中Fe、Si、Ti、W元素含量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上庄金矿与夏甸金矿中的金红石为变质成因,主要通过黑云母蚀变释放Ti而形成金红石,此类金红石主要赋存在黑云母的边缘、解理及裂隙之间。金红石中Ti含量存在由绢英岩向黄铁绢英岩的下降趋势。矿体周围能够形成Ti晕,可作为强烈矿化的标志。另外,金红石中W的含量从花岗岩到绢英岩再到黄铁绢英岩呈现不断富集的趋势,表明金红石中W的含量变化可指示金矿化的强弱,高W金红石的出现指示金矿的形成,这为胶东金矿的找矿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辽东后仙峪硼矿床含硼岩系中产出有电英岩,与硼矿床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发现矿区内电英岩呈层状分布于硼矿体的顶、底板,常夹于变粒岩层中,具完好的条纹条带状构造;在判别硅质岩成因的TiO2-Al2O3和(K2O+Na2O)-A l2O3二元图解上,投影点均落在海底热水沉积硅质岩区;δEu和δCe均为中等程度的负异常,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左倾明显,这些特征表明后仙峪硼矿床含硼岩系中的电英岩为热水沉积岩,与其关系密切的后仙峪硼矿床为热水喷流沉积硼矿床。  相似文献   

5.
沙章土锡铜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中部,近年来区内锡矿找矿工作的新发现,锡矿体为呈脉状、浸染状分布的电气石脉、电英岩及电英岩化蚀变岩,含锡矿物主要为锡石;铜矿体为浸染状分布的黄铜矿化电英岩化蚀变岩、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化蚀变岩,含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同时,经由钻探工程在矿床深部发现有闪长玢岩岩体。为了查清锡铜矿体成矿年龄及成矿物质来源,明确矿床成因类型,进一步指导找矿工作,文章在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基础上,对锡石开展了LA-MC-ICP-MS U-Pb定年及电子探针分析工作,并对共生的硫化物进行了硫同位素测试。测试结果显示,锡石成矿年龄为(316.3±8.9)Ma,为海西期晚石炭世阶段的产物;探针数据显示其成因为热液型锡石;硫同位素测试结果,δ34S值为0.43‰~7.34‰,平均值4.39‰,具混合硫源特征。综上所述,笔者初步认为沙章土锡铜矿床的成因类型是与闪长玢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6.
电英质火山岩——西藏岩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不少斑岩矿床内都发育有隐爆爆破角砾岩筒,其胶结物是电英岩;这些电英质胶结物一直被视为单一电英岩化产物。基于浅凝相岩浆电英岩(佤山岩)的发现,我们设想过自然界存在一类富硼的酸性岩浆(佤山岩浆),可以在浅成—超浅成、地表和良好封闭条件下,分别形成电...  相似文献   

7.
桂北宝坛锡多金属成矿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其中与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的平英岩体由早晚两期侵入岩组成,且晚期侵入岩中常含有较多的电英岩包体。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平英岩体晚期侵入岩主要岩性是(中)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碱长花岗岩;晚期侵入岩的形成年龄为(769.2±2.5)Ma,而电英岩包体的形成年龄为(795.1±3.1)Ma;平英岩体总体以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包括Rb、Th和U等)、贫高场强元素(HFSE,包括Nb和Ti等)为特征,其早期侵入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具有明显的Th-U元素"U"型峰值以及Ti元素"V"型谷值,晚期侵入岩属于钾玄岩系列岩石,具有U元素"V"型尖峰值以及La-Nd和Eu-Ti元素"U"型谷值,二者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结合岩浆源区性质的研究结果,早期侵入岩属于造山后花岗岩类,可能是源自泥质岩类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再经历高程度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产物;而晚期侵入岩属于非造山花岗岩类,可能是源自泥质岩和砂屑岩类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与幔源岩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混合形成的产物。结合电英岩包体和寨滚锡多金属矿床中岩浆热液成矿阶段形成的电英岩脉在成因上存在亲缘关系,且其形成年龄与田棚岩体的形成年龄基本一致的特征,推测电英岩包体应为晚期侵入岩侵位过程中捕获早期侵入岩(田棚岩体)侵位过程中形成的岩浆热液型电英岩脉而形成的包体,其形成年龄可能代表了本区电英岩成矿阶段的成矿年龄。  相似文献   

8.
大义山岩体内云英岩化电气石化的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纯 《湖南地质》2000,19(4):233-236
大义山复式岩体内发育的云英岩脉和电英岩脉,锡矿化较强。而鳞云母黄玉云英岩、电气石云英岩、白云母云英岩、电英岩、蚀变细粒花岗岩、云英岩-似伟晶岩,亦与锡多金属矿密切有关。显而易见,云英岩化和电气石化是大义山岩体内锡矿的最佳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辽东硼矿床中电气石的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辽东硼矿床产于早元古代的一套变质岩内,硼矿体赋存于镁质大理岩中。电气石就产在含电气石变(浅)粒岩、电英岩及硼矿体中。电气石的矿物学研究表明:电气石中有Mg-Fe和Na-Ca两个系列;电气石以富镁和钙为特征,FeO/(FeO+MgO)和Na2O/(Na2O+CaO)比值均小于0.5。不同岩石中的电气石,其矿物学特征明显不同,这些差异反映了它们形成环境的不同,这对成岩成矿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经成因分析,电气石是由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宝盖沟锡矿—黑英岩钠长岩型高温热液矿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宝盖沟锡矿分布在复式岩体内,脉状矿体受北西向蚀变破碎带控制,矿化蚀为具明显的分带性,主要矿石类有黑英岩型和纳长岩型,矿床成因属燕山早期晚阶段与钾长花岗岩有关的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
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含铬层状硅酸盐矿物成分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铬绢云母类矿物在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中广泛出现于黄铁铬绢英岩、黄铁硅质岩、黄铁铬云母岩和石英脉中。含铬绿泥石类矿物主要出现在石英脉、硅质岩、黄铁铬绢英岩中。蒙脱石出现于蚀变围岩中,而高岭石出现于富金石英脉中。本文通过对72个上述矿物电子探针数据的分析,确定了与其成因产状对应的含铬绢云母、含铬伊利石、含铬绿泥石、含铬蒙脱石、高岭石矿物的系列成分标型。研究表明,具最高铬含量的上述矿物样品均位于近金厂岩体穿脉的最北端。在铬铝云母SiO2-Cr2O3关系图上可以看出,不同成矿背景的铬铝绢云母,其Cr、Si离子数有分区特点,而本矿床的铬铝云母成分标型反映其富硅富铬的特点,与金厂超基性岩体的变质热液有关。  相似文献   

12.
绢英岩化蚀变带是近地表寻找斑岩型铜矿的重要矿物学标志之一。公婆泉和白山堂铜矿是甘肃北山成矿带中典型的斑岩型矿床,本文应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等技术,研究矿区绢英岩化蚀变带中白色云母的结构与化学特征,探讨其成矿指示意义。结果表明,绢英岩中的云母集合体呈边缘不规则的细小花瓣状、扭折板片状和平直板片状等形态;公婆泉矿区云母晶体化学式中四次配位Si原子数为3.04~3.37,白山堂矿区为3.03~3.35,绢英岩中的白色云母结构为1M型普通绢(白)云母与2M1型热液成因的多硅白云母共存。不同多型的云母具有不同的b0值,二者共存的温度和酸度条件,揭示了斑岩铜矿成矿过程中流体从较高温、强酸性快速向低温、弱酸性演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山东招远-平度断裂破碎带蚀变岩型部分矿石类型划分与实际生产工作相脱离,该文在前人分类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定名方案,将矿石类型初步划分为含金蚀变花岗岩、含金黄铁绢英岩、含金硅化黄铁绢英岩、含金硅化岩、含金硅质石英脉和细脉含金硫化物。该划分方案使每一种矿石类型与金品位高低和SiO2含量的多少相联系,并作为找矿标志,操作性强,有利于矿山生产,加快了探矿进度。  相似文献   

14.
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黄铁矿在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中广泛出现于蛇纹岩、黄铁铬绢英岩、硅质岩和石英脉中。通过对与黄铁矿成因产状密切关联的热液演化阶段的划分、黄铁矿的晶形统计、黄铁矿的热电性研究、黄铁矿的电子探针分析、黄铁矿所赋存的含金岩矿石标本中金品位化学分析,确定了与成矿物质来源——金厂蛇纹岩化镁质超基性岩、硅质岩和可能隐伏的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系列成因标型。在对黄铁矿热电标型的均方差参数的自然对数值(lnMp)与金品位自然对数值(lnTg)的相关性研究基础上,提出当lnMp值接近4.1时,金的品位值接近二业开采标准。金厂金矿体与镍矿体尽管空间上分离,但近镍矿体与富金石英脉中黄铁矿的共生元素组成成分表明金、镍矿体中部分矿质具有同源同期的特征。此外,全厂组硅质岩和可能的隐伏岩体在成矿物源和热源方面的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山东谢家沟金矿床矿石与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发现的谢家沟大型金矿床位于山东招远市西南部, 对其进行详细的宏观、微观矿石学基础研究, 包括矿石类型和成矿期次的划分以及金矿物的成色等, 对指导该区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矿石类型划分为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 其中原生矿石分为黄铁绢英岩、黄铁矿-黄铜矿绢英岩、多金属硫化物绢英岩和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脉等4类, 它们分布于脆-韧性剪切带不同部位, 成矿作用方式有差别.成矿期次分2期5阶段.金的赋存状态主要有包体金、晶隙金和裂隙金, 金矿物成色平均值为844.19, 为中深成矿作用产物, 其中包体金成色均值为859.96, 晶隙金为843.83, 裂隙金为833.08, 反映从包体金至晶隙金再到裂隙金的成矿作用温度是逐渐降低的.   相似文献   

16.
许虹  彭齐鸣  Martin  R.  Palmer 《中国地质》2004,31(3):240-253
辽宁东部古元古界底部地层(南辽河群)中赋存着大型的硼酸盐矿床,含矿层位中广泛分布含电气石的变粒岩和电英岩。空间上这些含电气石的岩石与硼酸盐有着密切的联系,电气石可以作为区域硼矿找矿的标志。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硼酸盐矿床是变质蒸发岩成因。本研究对该区不同产状的电气石和硼酸盐的地质特征,全岩和矿物成分、硼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本区的电气石包括层状和脉状两大类,而电气石的富集与硼酸盐关系密切,电英岩往往分布在硼酸盐矿体的上盘。而矿体的下盘一般不产出富电气石的岩石。当长英质脉体穿过硼酸盐矿体时,脉体中往往会富集电气石。含电气石岩石的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它们的REE及其他微量元素特征以及相关性关系与周围不含电气石的同类岩石十分相似,反映出一种成因上的联系。本区电气石主要属于镁电气石一铁电气石系列,靠近硼矿体的电气石比远离硼矿体的电气石更加富镁,有着更高的Mg/Fe比值。电气石和硼酸盐的硼同位素成分分析显示出二者在同位素组成上的相似性,前者比后者的δ^11B稍低,这可能是由于热液活动过程中同位素分馏的结果。电气石的硼同位素组成在空间上显示出变化规律:远离硼酸盐矿体的电气石的δ^11B值(-5.2‰- 3.6‰)比矿体附近的电气石低(平均 10.5‰)。以上空间和成分上的关系表明硼酸盐可能是形成电气石主要的硼来源,电气石是在热液过程中通过淋滤下伏含硼蒸发岩中的硼形成含硼热液,在与上覆沉积物交代过程中形成含电气石岩石。电气石的条带是热液顺层选择交代的结果。本区电气石与硼酸盐的关系表明,层状电气石可以通过含硼热液交代的方式形成。变质地体中的层状电气石岩石的出现可能与变质蒸发岩有关。这一认识对区域硼矿勘查工作和变质地体的沉积环境分析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西岿美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岿美山金矿,是目前赣南钨锡矿外围发现的众多金矿点中规模最大的金矿床,估算其金储量达中型以上,金矿体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长>600m,延深>170m,呈上芝下窄的漏斗状,主要含金岩石为次生石英岩,黄铁绢英岩,含硫化物石英脉,通过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属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燕山期构造一岩浆演化钨金成矿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岿美山金矿床成因,找矿标志研究,为赣南钨锡矿区基底构造层浅变质碎屑岩建造中寻找同类型金矿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金矿床矿物黄铁矿、石英、方解石、围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钾长石化花岗岩、绢英岩和长英质伟晶岩等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这些特征指示成矿热液有两种来源:一种为深部交代流体,另一种为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19.
皖东地区毛山金矿蚀变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毛山金矿属于中小规模金矿山。通过对矿体两侧的黄铁绢英岩进行热分析与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以及对绢云母的热分析及其化学成分研究,认为水热蚀变、硅化及矿化程度均较高,成矿热液可能来自矿区南部和深部,该地区是寻找隐伏矿体的靶区。黄铁绢英岩中出现微细石膏,反映在成矿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氧化阶段,是出现富矿的显示。进而提出乳白色石英脉中出现石膏晶体是寻找金矿化的新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其成矿背景和成矿作用过程在全球金矿中独具特色(Goldfarb and Santosh,2014)。著名的玲珑金矿田就位于胶东西北部“招莱金矿带”东端,包括玲珑、九曲、大开头、东风和东山等矿段或矿区。本文研究的东风金矿床位于玲珑矿田东南部,该区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现致矿异常,圈定成矿预测区以来,科研工作者对此进行了有关研究,徐晓璐等(2013)等以东风矿床为例,运用Surpac软件对矿床数据库和矿体品位分布模型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冯涛等(2009)等对东风金矿171号脉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对东风金矿区成矿规律,姜维明等(2002)等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对该矿床的成矿时代等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选取东风矿床与金矿关系密切的黄铁绢英岩,对其进行Rb-Sr同位素分析,以期查明东风金矿床成矿时代等问题,为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该矿床的成因和成矿作用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