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韩永昌  张瑛 《西北地质》2003,36(C00):74-77
矿业开发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现,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研究与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本文详细叙述了辽宁省矿山目前存在的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对策,并提出要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建设,做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恢复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矿山就是矿产资源开发建设与施工在自然生态面上挖除了一块,使完整的自然生态面出现一个“空洞”,它就像宇宙中“黑洞”与“白洞”干扰和影响宇宙场一样,对自然生态及其环境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矿山对生态环境是否存在“黑洞与白洞”效应?单个矿山生态环境有怎样的“黑洞与白洞”效应?矿山集群对生态环境有怎样的“黑洞与白洞”效应?矿山生态环境可以人为优化吗?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总治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磷矿为中国战略性矿产之一,研究磷矿开发中和闭坑后地质环境问题,为保护和恢复治理矿山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对合理利用磷矿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中国磷矿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梳理并归纳了现有磷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及特点,从磷矿区水土污染、资源占用与损毁、矿山地质灾害三方面阐述了磷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现状,提出了磷矿矿山环境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洁 《西北地质》2003,36(C00):59-61
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无论从点上看,还是从面上看,都存在着需要保护与治理的问题。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法律、开发战略、保护规划、评价体系和资金保障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对于老矿山应特别关注。矿山地质环境的调查、评价与评估是保护与治理的基础工作。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可以带来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当根据不同效益,多渠道、多来源筹资,逐步实行产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5.
正狭义的地质环境保护指的是保护性工作部分,广义的保护还应将治理和开发、利用等内容纳入其中。地质环境的保护是分领域按项目实施的,在我们工作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特大地质灾害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建设等。从2009年算起,我国大概开展了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4000多个,中型、小型的更多,使上百万群众摆脱了地灾威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域内矿业废弃地分布广泛,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已影响生态省建设进程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虽已采取了相应措施,并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效。但与全省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省建设要求相比仍有差距。文章在全面分析全省露采矿业废弃地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速矿业废弃地环境恢复治理市场化的对策建议。统一规划矿业废弃地环境的恢复治理、统一协调其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实行有偿治理;治理初期采用半市场化运作的与政府联合开发模式、使治理业逐步成熟并走向市场化;加快矿业废弃地环境的恢复治理示范工程建设、建立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促进恢复治理技术规范化;走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产业化的道路、引导治理业由无序向有序转变;加强市场化宣传、吸引外部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规范市场运作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矿山开采,尤其是露天矿山开采,在资源开发的同时,也带来了植被和地貌景观破坏、边坡失稳,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加速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对此,山东省贯彻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推行循环经济的技术原则,采取了危岩卸载、弃土回填、植被重建、养护管理等治理措施;并根据矿山所处区位条件、地形、需求等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山东省在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傅涛  易邦进  刘登创 《云南地质》2014,(1):117-122,129
本文论述了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技术方法与路线,对云南安宁县街磷矿区因矿山开采产生的矿区生态环境恶化、岩溶石漠化、水资源污染、地表植被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遥感影像特征进行分类.快速、准确、经济地摸清研究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矿山生态恢复与治理等提供详实资料.  相似文献   

9.
牛洪桥 《河南地质》2010,(10):35-35
修武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示范县"的目标与定位,狠抓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目前,全县43家矿山企业已收缴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34万元。修武县国土资源局十分重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掌握甘肃肃北某铁矿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并对矿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从地质灾害、地下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4个方面,对铁矿山可能发生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恢复治理分区,总结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治理措施。通过本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使日益加剧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减少或消除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全面恢复矿山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陈军 《江苏地质》2005,29(4):219-222
介绍了南京市江宁区矿产资源的现状、开发概况,阐述了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采矿不仅破坏了自然景观和矿山生态环境,也造成滑波、崩塌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分析了南京市江宁区矿山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强化矿产资源规划与开采管理,加速废弃矿山的环境恢复及加强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建议,为以后矿山环境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徐友宁  乔冈  张江华 《地质通报》2018,37(12):2125-2130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支柱性地位,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后备开发及战略基地,但同时又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通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发现,由于以往环境保护意识不足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高原植被生态影响严重,高山草甸植被保护与修复成为青藏高原矿山最主要、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基于寒冷、缺氧、少土、交通不便等制约性自然因素,提出了源头优先保护生态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对策建议:提高青藏高原矿山准入条件、构建基于源头生态保护的机制、制定开发利用规划、基于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矿山布局、建立勘查及合理开发的矿产资源储备基地、建立矿山生态环境长期监测网、推广高原植被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等,为政府科学决策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矿山经过多年开采,地下形成采空区,造成地面沉降,开展绿色发展、生态修复工作刻不容缓. 冀中邢东煤矿由于长期开采,造成不同程度地面塌陷,不适于人类长期居住和农业耕作,邢台市经研究决定在采煤塌陷区建设中央生态公园——邢台园博园. 基于此,通过收集分析研究区内的地震、电法等物探资料,确定煤矿煤层赋存形态、采空区范围及富水情况,指导地面进行生态公园选址;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矿山生态修复进度. 研究表明:在矿区开展地震、电法工作查明煤矿开采生产情况,对科学规划地面矿区生态修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利用遥感技术实时动态监测矿山生态修复进程,可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数据基础,对治理前后生态环境变化对比分析及效果评价提供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4.
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为了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质量,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逐步达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目的,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剖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长期资源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介绍了生态环境灾害的调查方法与监测手段,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方法与策略。通过建立具有系统综合性、动态可调性和实际可操作性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恢复模式,可以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文章还就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研究方向及目标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浅析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而矿产的开发利用又会程度不同地破坏生态环境。本文就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提出要提高全民对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尽量减少采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法制监督,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规划,加强复垦等对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长期的露天开采严重破坏了矿山地理地质环境,产生了地质灾害隐患。在介绍矿区地理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描述该矿区土地、植被、地形和地貌被破坏的情况,分析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为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全国知名旅游景区,提出全面停止矿山开采,并进行分期治理。先期重点清除存在隐患的废石堆,然后清除边坡破碎危岩体,并辅以绿化措施。  相似文献   

17.
首先论述了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然后介绍了重庆市资源、环境现状-资源供需形势严峻、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繁发生。最后提出了解决资源与环境矛盾的建议与对策-既不能走象改革开放初期的“先开发后治理”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原始资本积累的老路,也不能走“严格环境限制下的资源开发”的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6条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强有力地推动了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造成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问题.在系统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为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健全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法规、加强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和开展矿山地质生态环境防治理论研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堡子湾矿区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成功,提出对成矿地质条件有望区域的地质资料应重新认识,注重开发。  相似文献   

20.
矿山开采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与防治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分析常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各类型特征,指出问题发生的原因。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阐述对问题的防治,以及保障矿业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应重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