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个体地名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广大地名工作者多年辛勤耕耘的结晶,它又是搞好地名工作,进行地名管理、地名咨询、地名科研、地名书刊编纂等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和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个体地名档案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它将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就如何建  相似文献   

2.
地名档案如何创效益李玉唐一、地名档案的特点地名档案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它以地名为主体收集、整理、保管而形成的档案,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地名档案还有普遍性的一面,它与人文、地理、工业、农业、交通、邮电、旅游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在以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名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变革、城乡建设的不断深入,地名档案的数量与日俱增。如何加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使之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地服务,是地名档案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建设全新的建档模式出发,对地名档案的分级管理与分级建档、个体地名档案的建档方向及其作用做了粗浅地探讨。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地名档案工作在省民政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地名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地名办公室和地名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无论是在档案管理还是档案升级等工作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全省各级地名档案升级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深入开展。辽宁省在全省开展地名档案工作是在大规模地名普查之后,于1982年3月在大连市金县(现为金州区召开的地名档案现声经验交流会开始的。1984年10月省地名委员会又在铁岭市如开了全省地名档案工作会议。通过这几次会议的召开,对全省地名档案工作的开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全…  相似文献   

5.
黄芳 《中国地名》2009,(12):51-51,53
地名档案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国家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实现地名档案数字化与政府信息化的同步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地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是地名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及数字化的高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也给地名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地名档案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地名工作真实记录。没有地名工作就没有地名档案,没有地名档案,地名工作就失去了信息储备,不能顺利开展,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全国地名档案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十几年来,地名档案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其它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地名资料,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地名照片是地名档案馆(室)藏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原中国地名委员会就制定了《中国地名信息系统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对地名档案进行现代化管理。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地名档案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配上一台电脑,把地名档案的目录输入进去,实现快速查找档案的目的。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光电扫描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因此,地名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质上是地名档案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南开区地名档案室始建于1985年。十年来,在国家和天津市地名办公室的关怀、帮助、指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93年在档案工作达标升级活动中,以优异成绩跃升为区、市档案管理一级先进单位行列,并破格加入区档案工作协作组,使我们的档案工作纳入了正规管理的轨道,并有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 十年来,南开区地名档案工作遵循《国家地名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原则,严格按照地名档案分类编码表的规定进行分类、保管,确  相似文献   

9.
在保管好地名档案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地名档案信息资源,编制成各类档案文化产品,从而使档案工作走向市场,为社会服务。在地名编研工作中,如何突破旧有模式,实现地名档案编研工作崭新突破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地名档案是人们从事地名工作最原始、最直接的真实记录,是地名工作赖以生存和提高工作效率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当前,地名档案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表现形态多种多样:以文、表、图、卡、袋、册、盒、卷等形式存在,有的以文字、声像、图表的形式存在,这是地名档案区别于其他文书档案之处。20世纪90年代,原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了《中国地名信息系统技术规范(试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各种新技术、新观念、新思维已悄悄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就地名档案来说 ,在工作中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 ,片面追求档案的保存价值、忽视档案的利用价值的问题 ;同时档案开发利用的手段滞后 ,地名开发成果层次不高 ,技术含量较低 ,开发利用渠道单一 ,没有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利用格局。准确把握地名档案工作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在地名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树立新的思维和观念。一、建立开发地名档案信息资源的新思维在新形势下 ,建立全新的思维方式势在必行。新思维要建立在新的思想意识基础之上 ,使…  相似文献   

12.
翟军 《中国地名》2013,(12):54-55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也是未来档案工作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开展地名档案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保管利用中的功能,有效促进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发展,是地名档案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照片档案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范围比较广,它可以客观地反映当时照片的历史背景、时代风貌、主要事件的经过、民俗民风等内容,特别是在地名领域,其使用价值更加突出。地名照片是自然地理实体的真实体现,是其它载体不可替代的,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地名照片,展示它特有的、丰富的内涵,是摆在地名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黄伟 《中国地名》2014,(6):35-36
地名作为信息的载体,地名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自2005年民政部启动和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战略举措以来,地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地名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必须加快提升我国地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地名档案的作用,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做好地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海量资料”,  相似文献   

15.
翟军 《中国地名》2014,(2):71-72
地名,作为人们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而广泛使用的媒介,与各种社会活动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经济越发达,通讯、交通、科技手段越先进,交往越频繁,地名的使用率就越高。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对地名进行有效地管理,让每一条地名都有户口,有出处,使地名档案在社会活动中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地名档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地名档案是国家全部档案的组成部分,按《全国地名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和全国地名档案分类编码图表的原则,地名档案划分为五个大类。八个属类。即文书类、地名调查和成果类、编译出版类、科学研究类、国际会议及交往类。地名调查和成果类下析出八个属类,即综合材料类、行政区划和居民点名称类、行政单位名称类、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名称类、名胜古迹和纪念地名称类、人工建筑物名称类、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类、其它名称类。基层地名档案室则根据工作实际在大类设置上有所调整,作了适当增减,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声像载体的档案资料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7.
刘晓玲 《中国地名》2009,(12):54-54,5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交流交往越来越多,使用地名频率越来越高,地名档案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近年来,我省的地名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地名数据资料陈旧不全、信息化水平低、服务手段落后、地名档案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等问题。为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应抓紧实施地名档案公共服务工程,进一步规范地名档案管理,拓展服务领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名》杂志社: 今年5月,在天津召开的“天津南开、新疆伊犁、奎屯市地名照片档案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地名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保管、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共识。大家认为:地名照  相似文献   

19.
乔云 《中国地名》2011,(6):63-63,65
房产地名档案信息系统,是房产地名档案管理和使用的有效工具,也是对房产地名实施规范管理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房产地名档案信息系统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系统框架的构建,尤其是软件系统的开发,距离成熟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因此,加快系统框架的构建,开发科学、适用的系统软件,进而实现房产地名档案系统的网络化管理,是摆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档案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地名档案的特点即是地名工作内在规律的反映,既含有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也含有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它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有共性的方面,又有相区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