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玉的灵性     
长期佩带玉器,会有吸收身体浊气的功效,而且玉器本身也会变得通透、明亮。人养玉,玉养人。但玉是可以戴活的,长期戴在身上,人体的37度恒温可以改变玉里面的分子运动,使玉器变得通透润泽,所谓人养玉,玉养人,就是这个道理。翡翠里的絮(结晶物)是不可能消除的,里面的分子结构也不可能因人体而改变,  相似文献   

2.
人称“黄金有价玉无价”。这是因为玉器作品的艺术性是难以估价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对玉的欣赏还是很陌生的,下面我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如何欣赏玉器。  相似文献   

3.
古玉投资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投资方式,投资回报率也较高,但无论从事何种投资都必须遵守国家的法令法规,投资古玉,更应如此。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成都金沙主要软玉型玉器、四川汶川龙溪玉、新疆和田玉稀土元素特征的测定,并对比前人对良渚玉器的研究,发现金沙玉器具有与四川龙溪玉相同的稀土元素特征,而与和田玉、良渚玉器明显不同.同时金沙玉器与龙溪玉在宏观特征和显微特征方面也非常相似,因此,可以认为金沙出土的玉器主要材质应该来自于四川汶川的龙溪玉.  相似文献   

5.
1、充满玄机的璇玑 北斗七星中呈斗形的四颗星称为璇玑,斗转星移,因此,形象地将古代观测天象的混天仪中司运转的部件,称为璇玑.在古代玉器中,有些玉璧、玉瑗或玉环外侧,有朝同一方向的三个或四个三角形璇刃,考古界称为齿牙,使玉璧(或玉瑗、玉环)有很强的旋转动感,称为玉璇玑.有人认为它是原始的观天仪器;也有人根据它有锋利的刃口,认为它是飞旋镖;夏鼐先生根据它发现于墓主人胸部,认为它是玉饰.  相似文献   

6.
玉器上雕琢的图案称为"纹",由图案本身构成玉器称为"形",玉器的"纹"和"形"是判断玉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与辽宁红山文化玉器以"形"为主相比,浙、江、沪良诸文化玉器是以"纹"为主."纹"是良诸文化有别于红山玉文化的重要特征,但玉璧却是良诸文化玉器中数量最多而纹最少的玉器.这为它的断代带来异常困难.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玉以其温泽莹润的独特气质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追捧,古人讲佩玉为美,黄金有价玉无价;戴金显富贵,戴玉保平安!玉埋藏地下几千年或是上亿年,玉中含有大量矿物元素,所以人们常说人养玉玉养人,如果人的身体好长期佩玉可以滋润玉,玉的水头也就是折光度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亮。如果人的身体不好长期佩玉,玉中的矿物元素会慢慢让人体吸收达到保健作用,譬如女士戴玉的手镯通常戴左手,因为对心脏有好处。玉为枕而脑聪,古代皇帝就喜欢用玉做枕头,像中国古代长寿的皇帝都用玉枕。玉是一种具有灵性的矿物,用于修身养性,有一种说法叫"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所以戴的时间越久越好。  相似文献   

8.
1引言 黄河中游流域.考古界指的是陕西、河南、山西三省; 黄河上游流域,考古界指的是甘肃、青海、宁夏以及内蒙古 托克县河口以西的广大地区。从裴里岗文化、表观台文化、 大地湾文化、磁山文化,到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带庙底 沟因素文化、中原龙山文化早期、客省庄文化早期,在距今 8200-4100年的是时间间隔中,即使在红山文化和良诸文化 玉器高度辉煌时,即使在其周边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遗 址、石家河文化玉器对她先后影响时,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先 民们也极少使用玉器。该区甚少出土玉器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为什么在距今8200-4100年间甚少使用玉器?其实这种状 况一直延续到商晚期之前。这是解不开的心结。国中有玉, 玉器何以几千年不进入中原?  相似文献   

9.
1 引言 黄河中游流域,考古界指的是陕西、河南、山西三省;黄河上游流域,考古界指的是甘肃、青海、宁夏以及内蒙古托克县河口以西的广大地区.从裴里岗文化、表观台文化、大地湾文化、磁山文化,到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带庙底沟因素文化、中原龙山文化早期、客省庄文化早期,在距今8200~4100年的是时间间隔中,即使在红山文化和良诸文化玉器高度辉煌时,即使在其周边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遗址、石家河文化玉器对她先后影响时,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先民们也极少使用玉器.该区甚少出土玉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在距今8200~4100年间甚少使用玉器?其实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商晚期之前.这是解不开的心结.国中有玉,玉器何以几千年不进入中原?  相似文献   

10.
1、杨伯达论砣机 1989年,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在“中国玉器面面观”一文中。提出了“良渚文化原始砣机的构想”。在1993年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玉器全集》一书首篇论文“中国古代玉器概说”中,杨伯达以七千字的篇幅,论述了“砣机的发明是琢玉工艺史上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1.
1、杨伯达论砣机 1989年,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在"中国玉器面面观"一文中,提出了"良渚文化原始砣机的构想".在1993年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玉器全集>一书首篇论文"中国古代玉器概说"中,杨伯达以七千字的篇幅,论述了"砣机的发明是琢玉工艺史上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2.
颜色是珠宝玉石宝石学特征研究的重要一项,是影响宝玉石价值的重要因素。泰山玉有4个颜色系列,对各系列泰山玉致色因素的分析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测试,查明了泰山玉的主要化学成分,对比分析了化学成分与颜色的关系,最终确定了不同颜色系列泰山玉的致色因素。  相似文献   

13.
南阳素有“玉石之乡”的美称,采玉历史悠久。南阳县黄山出土的新石器时期文物证明,五、六千年前,古人就开始采用独玉了。“殷墟”出土的玉器中,亦不少是独玉。东汉张衡在《南都赋》中,对南阳玉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独山脚下“玉街寺”相传即为汉代加工、销售玉石的遗址。现今地表采坑,星罗棋布,可见历代开采之盛。目前独玉产量,名列前茅。独玉所雕刻的工艺品,色彩瑰丽,玲珑剔透,誉满海内。  相似文献   

14.
甘肃玉道     
正甘肃省境形酷似一枚美石磨制的如意。唐诗吟"谁知陇山鸟,长绕玉楼飞。"甘肃古称"陇",因陇山得名。陇山的楼玉,如同时代的李白所见,"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若如崔颢所闻,"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诗中的玉楼是用玉石所砌的楼宇。可见,甘肃玉在古代已倍受推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描述了临武县通天玉的概况和主要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通天玉质地细腻,色泽丰富,雕刻后的工艺成品美轮美奂,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描述了泰山玉的地质特征及其工艺加工性能。玉矿位于济南南部约52公里。泰山玉是山东境内新发现的蛇纹石质玉,其中叶蛇纹石占90%以上,余为纤蛇纹石、胶蛇纹石,含少量黄铁矿、磁铁矿等不透明矿物斑点。泰山玉的颜色从鸭蛋绿色、黄绿色、暗绿色至黑色。半透明至微透明。硬度4.54—5.88。腊状至油脂光泽。玉矿产于太古代泰山群中,围岩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混合岩化斜长角闪岩。成矿母岩为二辉橄榄岩。矿床系母岩受蛇纹石化所致。玉石可雕制炉薰、瓶、酒具、石狮、手球、玉镯等工艺装饰品。  相似文献   

17.
1、乾隆帝和<说文解字>论玉琮 在此前"新石器时代机床玉制刀具(一)-(七)中,我们探讨了多种机床.所有机床都离不开转动,转动轴必需安装在一个支架上.如果简单地在一双木支架上穿孔安轴,那么支架中的孔很快会被磨损变大,于是转动轴会在支架上晃动.这样一来,机床的进一步工作就将变得不可能,为此,必需在支架上安装轴承套.玉器中最象轴承套的是玉琮.  相似文献   

18.
一、<周礼>说,裸圭是瓒的柄 在夏商周出土玉器中,常见玉柄形器,并且以商周时更常见.玉柄形器上常有精美纹饰,从而广泛引起考古学者的重视,但玉柄形器究竟是何用处?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一般认为是祭祀玉礼器,但没有在<周礼>上找到出处.玉柄形器最早现于夏代,一开始出现就很精美,但历经三代后,到春秋已芳踪难觅.  相似文献   

19.
泰山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蛇纹石,另外有少量的磁铁矿、绿泥石等,因其所含矿物及其含量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外观特征。泰山玉的颜色主要有绿色、黑色、褐色和花色4个系列,根据玉石颜色结合市场上普遍认可的分类名称,将泰山玉划分为4类,即泰山碧玉、泰山墨玉、泰山紫檀玉和泰山花斑玉。从颜色、质地、透明度、光泽、净度、块度几方面对泰山玉进行了质量评价,并将每一玉石类型划分了3个质量等级。  相似文献   

20.
<正>说起玉,让我立刻想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那句“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似乎是给玉做了一个恰当的定位和注释。《礼记·曲礼》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而《周礼·王府》中,用“王齐则共食玉”六字,更将玉推至至高无上的境界。通俗地说,美石为玉,玉是石头的精华。她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美轮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