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江思宏  聂凤军 《地质论评》2000,46(6):621-627
冀西北金矿集中区是我国华北地台北缘金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金矿主要产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及邻近的太古宙变质岩内。Ar-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显示,金矿床成矿年龄(172~188Ma)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的形成年龄(304~306Ma)相差达120Ma。综合研究推断金矿床不是碱性岩浆直接演化产物,而是在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影响下,地下循环热流体对矿源岩--碱性杂岩体淋滤、萃取,形成富含金的成矿热  相似文献   

2.
《地质论评》2000,46(6):621-627
冀西北金矿集中区是我国华北地台北缘金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金矿主要产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及邻近的太古宙变质岩内。Ar-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显示,金矿床成矿年龄(172~188Ma)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的形成年龄(304~306Ma)相差达120Ma。综合研究推断金矿床不是碱性岩浆直接演化产物,而是在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影响下,地下循环热流体对矿源岩——碱性杂岩体淋滤、萃取,形成富含金的成矿热液,最终在有利的成矿构造部位沉淀富集的结果。因此本区的金矿床均属于与碱性杂岩体有关的改造型热液金矿。  相似文献   

3.
冀西北金矿集中区是我国华北地台北缘金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金矿主要产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及邻近的太古宙变质岩内。Ar-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显示,金矿床成矿年龄(172~188 Ma)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的形成年龄(304~306 Ma)相差达120 Ma。综合研究推断金矿床不是碱性岩浆直接演化产物,而是在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影响下,地下循环热流体对矿源岩——碱性杂岩体淋滤、萃取,形成富含金的成矿热液,最终在有利的成矿构造部位沉淀富集的结果。因此本区的金矿床均属于与碱性杂岩体有关的改造型热液金矿。  相似文献   

4.
东坪式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东坪金矿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赋存于碱性杂岩体中的新类型金矿床。金矿化与肉红色钾微斜长石化和硅化有关。矿体受断裂带钾长石化、硅化及二长岩、石英二长岩共同控制。 矿石矿物组合是以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金碲化物-氧化物为主的组合类型,并伴生表生自然金、金碲化物。矿床是属于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形成演化有成因联系的重熔、交代中高温热液钾长石化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鲁西南归来在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和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昆  倪培 《地质科学》2001,36(1):1-13,T001,T002
归来在金矿是近年来在鲁西南新发现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成因上与附近铜石偏碱性杂岩体有关。本文通过对侵入杂岩和金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研究,结合前人地质勘探和科研成果,认为形成妲来在金矿的成矿流体是岩浆水与大量来自围岩的大气降水混合而成,早期为富含卤素和CO2的低-中等盐度热液,演化至晚期为低挥发分、不同盐度的低温热水溶液。金矿沉淀时的流体压力不高于40-60MPa,温度为180-250℃。温度下降和伴随隐爆作用发生的减压和流体不混溶是促使金沉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地杂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稀土元素组合,岩石类型,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水泉沟碱性杂岩体与金矿床存在密切生成关系,杂岩体的成岩过程是Au活化,迁移,富集的成矿过程,杂岩体的形成时代是西期-燕山期,其形成是由于多期次岩浆活动并多次同化围岩而成,同时对Au在岩体中的活动和金成矿模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东坪金矿主要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怀勇 《贵金属地质》1998,7(3):221-227
东坪金矿产于水泉沟偏碱性杂岩体与太古宇桑干群变质岩之内接触带,矿石工业类型为石英脉和蚀变岩型,以前者为主。矿脉带走向为NNE,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黄铁矿、镜铁矿、黄铜矿和碲金矿,金成色937 ̄990,矿化蚀变主要是钾长石和硅化;肉红色钾长石化是东坪金矿乃至赋存于水泉沟杂岩体中所有金矿的典型特征。矿化共分5个阶段,其中第2、3两个阶段,即镜铁矿-自然金-石英阶段和多金属硫化物-自然金-石英阶段为主要  相似文献   

8.
<正> 河北省崇礼县东坪金矿位于冀北中部金矿成矿带中。大地构造位置处在中朝准地台北部边缘,燕山沉降带与内蒙地轴交界南侧,水泉沟偏碱性杂岩体的内接触带。它是我国首次在偏碱性杂岩中找到的大型金矿床。这种金矿新类型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1 成矿地质背景 水泉沟岩体南北两侧的桑干群谷咀子组为一套太古宙中深变质岩系,岩性以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变粒岩、混合岩为主。岩体东、西侧为中元古界、侏罗系火山碎屑  相似文献   

9.
东坪金矿产于华力西期偏碱性杂岩体内接触带中,成矿与地层,构造,岩浆演化密切相关,为石英脉、钾长石化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大量的物化探资料分析研究,寻阙物化探综合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李怀勇 《地质与资源》1998,7(3):221-227
东坪金矿产于水泉沟偏碱性杂岩体与太古宇桑干群变质岩之内接触带,矿石工业类型为石英脉和蚀变岩型,以前者为主.矿脉带走向为NNE,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黄铁矿、镜铁矿、黄铜矿和碲金矿,金成色937~990,矿化蚀变主要是钾长石化和硅化;肉红色钾长石化是东坪金矿乃至赋存于水泉沟杂岩体中所有金矿的典型特征.矿化共分5个阶段,其中第2、3两个阶段,即镜铁矿-自然金-石英阶段和多金属硫化物-自然金-石英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水泉沟杂岩体在东坪金矿成矿过程中,不仅提供了热动力,而且提供了成矿物质和矿化剂;太古宙桑干群涧沟河组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近E-W向尚义-崇礼-赤诚深大断裂控制了水泉沟金矿田的产出,而NNE和NW向两组裂隙则控制了东坪金矿矿体的产出.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三山岛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山岛金矿床位于莱州市三山岛—仓上断裂带内,矿石主要为蚀变岩和含金石英脉2种类型。随着胶东金矿床研究的深入和三山岛金矿资源的不断减少,对三山岛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及深部开发前景问题研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问题,对三山岛金矿床2种类型矿石的成矿流体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代表成矿早—中期的蚀变岩型矿石形成于中温(均一温度为325~240℃)、低盐度(2.07%~6.88%)、低密度(0.720~0.868g/cm3)、酸碱性不均匀(pH=3.27~10.43)、以氟化物和氯化物为成矿物质载体的还原性流体;代表成矿中—晚期的含金石英脉型矿石形成于中—低温(均一温度为306~160℃)、低盐度(1.05%~9.73%)、低密度(0.739~0.962g/cm3)、碱性(pH=9.25~9.85)、以氯化物和硫化物为成矿物质载体的还原性流体。成矿流体性质的转变反映了成矿流体处于由比较封闭到比较开放的构造环境的转变期,且成矿流体早期以原生岩浆水为主,后期有变质水、大气降水以及海水的参与作用。三山岛金矿成矿深度为2.5~5km,根据目前的开采深度推算其深部还有一定的资源量可供开发。  相似文献   

12.
赵玉社  张红英 《西北地质》2010,43(4):267-274
新疆鄯善县康古尔金矿带小尖山金矿位于星星峡谷带—旱山微板块中的雅满苏-红石山-黑鹰山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内康古尔金矿带的东部,产于苦水大断裂南侧的巨型韧性剪切带内,具有明显韧性剪切带控矿作用。矿体分为2类:蚀变岩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矿区初步圈定了3条较具规模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和2条石英脉型金矿体。其中,蚀变岩型金矿是主要矿床类型,赋存于安山质凝灰岩与英安质凝灰岩的接触带上安山质凝灰岩一侧,整个矿带受苦水断裂之次级韧性剪切带控制。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该区金矿属于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并总结了控矿构造、容矿岩石、岩浆岩、地球化学、热液蚀变等5个方面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柳坝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是一个典型的以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为重要特色的金矿床.柳坝沟矿床中矿体的石英和黄铁矿的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其早期(钾长石化阶段)成矿流体为高温、相对还原的,晚期成矿流体温度逐渐降低.石英和黄铁矿Eu正异常大小是本区寻找石英-钾长石脉型金矿的重要标型特征,Eu正异常越明显,含矿性越好.柳坝沟矿区313#脉矿体中部(163勘探线附近)以及163勘探线以东区域为下一步找矿重点区域,深部寻找石英-钾长石脉型金矿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
英格庄金矿为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上的一个中型金矿床。该矿床矿体严格受金牛山断裂带控制,呈脉状、透镜状和囊状平行斜列式产出;矿体平均厚1.58~1.98m,平均品位3.96×10^-6~4.77×10^-6。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石英脉型;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银金矿、自然金、黄铁矿等。围岩蚀变包括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研究表明,英格庄金矿床为一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属Groves等提出的造山型金矿范畴。  相似文献   

15.
大黑山金矿产于华北地台北缘努鲁儿虎隆起带太古代深变质杂岩中,与燕山期侵入的大黑山花岗质杂岩体具密切的成因联系。金矿床属于破碎蚀变岩和蚀变岩-石英脉型,其W18O为2.89-14.74‰,W34S为-1.30-4.27‰,成矿温度在235-300℃之间,故为中温岩浆热液矿床。矿区内广泛发育近EW向、NE向和NW向三组断裂构造,主要工业矿体受近EW向破碎带控制,而NE向和NW向破碎带矿化较弱,但二者与近EW向破碎带的复合部位往往形成富矿体。地质调查表明,金矿床主要受控于中浅层次的脆性断裂,而与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6.
甘肃北山拾金坡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安国堡 《矿床地质》2006,25(4):483-490
拾金坡金矿是甘肃北山南带较为典型的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化富集与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拾金坡复式岩体密切相关。矿体产于岩体的内接触带,产出部位明显受近EW向断裂破碎带的控制。矿体主要为大脉状、脉状、透镜状。矿床中发育一套典型的中温热液成因的矿物组合,矿石以强烈的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硅化和黄铁矿化为特征,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为自然金_银金矿_黄铁矿_方铅矿_闪锌矿_黄铜矿,矿化属中温热液成因。硫和铅同位素显示成矿金属物质主要来自围岩,即斑状花岗岩;氢和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来自花岗岩浆水。成矿时代属早—中海西期。因此可推断,拾金坡金矿床属于与构造_岩浆活动有关的中温岩浆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7.
辽宁五龙金矿含金石英脉中石英晶体的塑性变形显微裂隙和熔融现象普遍发育,在无矿石英脉中上述现象则不发育或缺失.气液包体在含金石英脉中数量多.成矿温度阶段性明显,沸腾现象也较发育.而在无矿石英脉中则反之.据包体化学成分推测成矿溶液化学成分属CO2-H2O-Cl-Na-Ca型,而无矿石英脉热液成分为CO2-H2O-F(Cl)-K-Ca(Mg)型,石英中微量元素浓集克拉克值(Ck)及相关系数表明Au、Sb、Bi、W、Ag为本区主要成矿元素.且含金石英脉的Ck值均大于无矿石英脉.热发光曲线在含金石英脉中主要为双峰和多峰型,而无矿石英脉则为单峰型,上述石英标型特征作为五龙金矿床石英脉中找金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河南许窑沟金矿位于东秦岭造山带朱阳关—夏馆断裂和瓦穴子—乔端断裂共同控制的二郎坪群地层中,矿体主要产于牧虎顶花岗岩岩体与火神庙组接触带中。矿石分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2类,矿体围岩蚀变发育,蚀变类型较多,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钾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含矿石英脉主要包裹体类型包括富气和H2O-NaCl-CO2三相包裹体,成矿期的均一温度主要为310~350℃,盐度一般为2%~7%;成矿晚期均一温度主要为300~340℃,盐度为10%~15%。综合分析认为,许窑沟金矿成矿过程比较复杂,成矿过程中有沸腾作用,同时又存在大气水和岩浆水混合作用,为构造破碎带型的金矿。  相似文献   

19.
吉林延边闹枝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闹枝金矿床地处延边—东宁金矿带西段,为一主体产于海西期花岗闪长岩体内的石英脉型矿床。矿床地质特征及含金石英脉内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含金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及少量的含子矿物三相、气相--富气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83.5℃~375.9℃,盐度为3.4~8.13 wt%NaCl;富气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416.5℃~431.6℃;含NaCl子矿物三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03.9℃~393.2℃,盐度为38.21~45.3 wt%NaCl。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为主,可能混有少量大气降水。矿床成因属中温岩浆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英格庄金矿床是胶东牟平-乳山金矿成矿带重要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之一,其产出和分布严格受NNE向断裂控制,围岩以古老变质岩和昆嵛山花岗岩为主,金矿物主要以晶隙金形式赋存于黄铁矿-脉石晶体之间。通过成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可知:均一温度变化有3个峰值(155℃~165℃、205℃~215℃和245℃~265℃);该矿床包裹体盐度w(NaCl)较低(17.17(),在1.05(~17.17(之间变化,应属于低盐度流体;据其成矿压力21.3~58.8MPa,进一步求得的该矿床主要成矿深度为0.83~2.31km,为中浅成矿床;依据包裹体成分测试结果可知,矿床流体属K+-Na+-SO24-Cl-型。氢氧同位素显示其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变质水,并有一定的大气降水混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