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神话故事中讲到花果山的一块仙石产一石卵,即下一石蛋,石蛋又化作石猴孙悟空.然而,在神奇的大自然里,石头"下蛋"的奇事还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2.
正石头,是大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物体,在大自然中俯拾皆是。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厅无石不华,居无石不安。"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作为大自然的美石珍品,岩石、矿物、古生物和"天外来客"等,均有可能成为座上宾,业内人士称之为"观赏石"。它们自古以来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奥  相似文献   

3.
正东坡肉形石规格:5.73×6.6×5.3cm重量:0.52kg专家估价:无价东坡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在清朝康熙年间供入内府,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现收藏在台北故宫。此奇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如鸡蛋大小,其矿物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此东坡肉形石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当逼真,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  相似文献   

4.
宝玉石沉浮     
正石头如人,亦有沉浮。所有的石头中,最疯狂的当属翡翠。一个中档的玻璃种挂件售价可达50万元,顶一辆豪车。2010年,一般翡翠饰品的价格涨了一倍多,精品甚至涨了两倍。所有的石头中,最令人费解的是黄龙玉。一块曾被人当做观赏石的黄蜡石,因为在云南龙陵县苏帕河畔所产的质量较好,接近玉质,从而被更名为黄龙玉——"黄"是颜色,"龙"即龙陵县,玉为类别。其价格在短短几年时间,上涨千倍,这是所有玉种都未曾经历过的神话。但却又迅速地没落,如同一个美丽的泡沫。  相似文献   

5.
<正>在河南省西部的熊耳山深处,有一处山清水秀而又有几分神秘的"世外桃源"——神灵寨国家地质公园。在那里,深峡、急流、奇石、潭瀑点缀其中,山、石、林、水相互交融,生动地展现了山水之美。更为奇特的是,这里的石头会"流动"。在青山绿树之间,溪水流淌,瀑布欢歌;在高山之上,飞瀑从天而降却悄  相似文献   

6.
四大名砚中,除了澄泥砚属于陶器类,其他三款名砚皆为石头所制,统称"三石一陶". 这样的艺术品,是地球运动与人工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环洞庭湖的奇石主要是在常德,常德的奇石主要是在石门县,石门县的奇石主要在吴扬钦和王中浩手上。 他们几乎代表了环洞庭湖区石友玩石的最高境界。石头是生活,石头是精神,石头是灵魂,爱好已经远远不能够去形容他们的玩石历程了。 他们的故事,是关于石头的故事,也是关于坚守的故事。 都云藏石痴,自解其中味。  相似文献   

8.
观赏石,也称欣赏石,亦称雅石、奇石、怪石、美石。顾名思义,它是指形状奇异、颜色美丽、可供欣赏的美石。广义观赏石,是指在内外地质作用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具有艺术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的石质物体。它包含3层含义:(1)具有天然属性,它是天然的,不是人造的;(2)具有美学属性,即它是美的,观其身,令人赏心悦目;听其音,令人激情澎湃;(3)具有石质属性,即它是矿物或石头(化石),而不是别的什么物质。由此可见,广泛分布于地壳内的那些质地柔润细腻的玉石,那些色彩缤纷、晶莹剔透的矿物晶体,那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古生物化石,那些造型奇特、文理如画的各种石头,都可称为观赏石。  相似文献   

9.
地处伏牛山与外方山系交汇处的嵩县石场村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文化厚重,是众多游人争相往之的旅游热地,在那里,古人留下的石头用具琳琅满目、不胜枚举,石质建筑鳞次栉比、特色鲜明,石雕更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宛如一座天然的“石头”乐园,让人心驰神往、洗连忘返。  相似文献   

10.
神话故事中讲到花果山的一块仙石产一石卵,即下一石蛋,石蛋又化作石猴孙悟空。然而,在神奇的大自然里,石头"下蛋"的奇事还确实存在。在我国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有个叫姑鲁坡脚姑挂村的地方,村中小溪边就有两面会"下石蛋"的石壁,人们把它叫"产蛋崖"。"产蛋崖"每隔三十年左右就会下一个"蛋",这种"蛋"很大,小的也有几十公斤,大的上百公斤。靠近溪边的一壁上,  相似文献   

11.
古今玩石爱石者,女性少有之。这样一个痴迷石头,让石头开花的的女子,真是罕见。她就是甘肃大漠风情石艺馆馆长盛爱萍。  相似文献   

12.
<正>其实,香花石的遭遇,是一个稀有矿物标本的尴尬——学术地位崇高,但是民间几乎没有人认识。收藏着或许是全国最大香花石晶体的临武县石头玩家胡四圣如果不是听人指点,他的这块香花石很可能就会湮没在籍籍民间。  相似文献   

13.
赏石·赏心     
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观赏石开始越来越青睐。人们为什么会喜欢石头呢?原来,从远古开始,人与石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亿万年前,海浪和石头的撞击,产生氢、氧,而后出现了最原始的生命。又经过漫长的演化,有一部分变成了人类。人类从森林里走出来也是依靠石头,成就了石器时代。石与人类的关系,既是同根生,又是半生缘。历代皇帝把美丽的石头喻之为宝物,赏石成为达官贵人的专利。进入新世纪,国人突破了生存和发展两大层次,人人都成了赏石的专家,奇石、观赏石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奇石,也称观赏石,是除宝玉石以外…  相似文献   

14.
石头落水会下沉,这是常见的事,因为石头的比重比水要大得多。可是有一种石头,当投入水中时,它却会像鸭子一样地浮在水面上不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浮石,俗称蜂窝石或水浮石。浮石是一种火山岩石,以玄武岩质居多。它的内部结构松散,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孔,就像泡沫塑料。其孔隙度有时可高达本体积的60%,因此其比重较轻,能浮在水面上而不下沉。由于其大量封闭孔隙的存在,又使其不易传热和传声,所以在现代建筑上,用以制造浮石混凝土,可作为绝缘和隔音的材料,并能大大减轻建筑物的负重量,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轻型建筑材料。另外,它还可以用来制作过滤…  相似文献   

15.
正锂元素的发现,距今已有200年。1817年的某天,瑞典化学家阿尔费特逊在其老师贝齐里乌斯的实验室分析一种矿石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贝齐里乌斯将其定名为"lithium"。该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石头",用以表示该元素从石头中发现,以有别于与之性质相近的、分别从血液和草木灰中发现的钠和钾。汉语将其翻译为"锂"。这两位化学家当初应该不会想到,这个新发现的名为"石头"的元素,在21世纪成为了能源金属。  相似文献   

16.
"这块石头是我们在小寨沟景点路边捡到的,石头上的纹路特别有规律,看上去就像刚刚在地质博物馆给我们讲解的珍贵化石标本.这不,我们连景色都顾不上看,折回来,想让你们给鉴定一下,看看这到底是什么石头!"日前,在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内,一群年轻人拿着一块石头,兴奋地围着云台山地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宋娜讲述着.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2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陕县张茅国土资源所的宁静。所长尚钢锋拿起电话,只听见电话那边一男子大声地说道:"我是贯耳沟村的。昨天夜里有人在山上采石头,挖掘机的声音吵得我无法入睡。"尚所长问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采矿的?"那边迟疑地说:"好像是昨天晚上才有动静。"听完这些话,尚所长表示:"好,我们马上去现场调查清楚。"放下电话,尚所长便带领两名同事一起赶到贯耳沟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名山,大都或多或少摇曳着宗教的身影,雪域高原上的香格里拉并非超然于外.高高的雪山白云,古老的藏传佛教,神秘的纳西族东巴文化,滋生着奇特的多民族风俗;悠悠的牧舍藏胞,随风飘荡的五色经幡,充满神奇力量的玛尼石堆,沿途邂逅的长叩跪拜朝圣者……引入注目的是一块块镌刻信念、寄托理想的玛尼石,犹如藏族同胞刻在石头上的"人生词典",每个虔诚的祷告,每句寄情的箴言,几乎都是一种"神示的诗篇".  相似文献   

19.
<正>4月12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陕县张茅国土资源所的宁静。所长尚钢锋拿起电话,只听见电话那边一男子大声地说道:"我是贯耳沟村的。昨天夜里有人在山上采石头,挖掘机的声音吵得我无法入睡。"尚所长问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采矿的?"那边迟疑地说:"好像是昨天晚上才有动静。"听完这些话,尚所长表示:"好,我们马上去现场调查清楚。"放下电话,尚所长便带领两名同事一起赶到贯耳沟村。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一些大小不等的"天外来客",也曾光顾过海南。关于白沙陨石坑,有专家考证认为,它来源于70万年前的一次陨石撞击地球事件。与之相应的是,在海南岛上很多地方,散落着一些被称作"雷公墨"的石头。几十万年来,这些黑色的石头,静静地躺在琼州大地上,虽然近些年来不断被人挖掘,但有关它们的神秘身世,却一直是个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