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普 《地下水》2013,(6):43-43,136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地下水化学成分是地下水与环境(自然地理、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从低山区→丘陵区→平原区,水化学类型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呈现出HCO3→HCO3·Cl→Cl型变化特点。该区以HCO3·C1型水分布面积最广,次为HCO3和Cl型水。  相似文献   

2.
《山西地质》2014,(5):30-30
日前,从广东省地质局获悉,近年来,该局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韩江三角洲经济区、梅州等地接连发现大片富硒土壤,面积达3万多平方千米,其中硒含量高于0.6毫克/千克的优质土壤面积达14784平方干米。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与加拿大北部多年冻土的一些差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国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约2.14×10~6平方公里(据童伯良、周幼吾),占全国面积的五分之一强。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初步估计的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约1.49×10~6平方公里,占中国多年冻土面积的70%。在加拿大,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约为3.89—4.92×10~6平方公里(据斯特恩斯,1966),占全国面积的40—50%。地处高海拔地区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与地处高纬度地区的加拿大北部的多年冻土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的目的,就是尝试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多年冻土进行比较,着重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别,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两种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各自的特点,更好地揭示各种地质地理因素对多年冻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上海经济区包括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五省及上海市。面积63.8万 Km~2,其中平原区占32%,山区占62%,水域面积占6%。根据经济区发展需要,本文作者参加了编制1:100万工程地质图,现将编图方法记述于后,供同行工作讨论。一、编图目的编制1:100万区域工程地质图,主要为经济区大型工程设施服务。如铁路、运河、高速公路、大场地高层建筑群、核电站及核废料储存库等工程建设在规划选址、选线阶段都需要区域工程地质图。  相似文献   

5.
成都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区域化探数据预测地空界面天然放射性水平的基本原理和成都经济区1∶25万土壤化探数据中铀、钍、钾的含量数据,首次对成都经济区的天然放射性地质环境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成都经济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表出露岩层与研究区的放射性环境有较大关系。在研究区的大部分范围内,40K比活度高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值,238U的比活度远低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值,232Th的比活度与全国平均值相当,但明显高于世界平均值。除龙门山褶皱带和峨眉山—瓦山断褶带的小部分地区外,成都经济区的各项辐射评价参数均在国家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控制式的范围之内。该文可为合理、有效的利用成都经济区的国土资源提供支持,也可对加速成都经济区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松辽平原水资源概况松辽平原位于东北腹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部分地区,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人口密集,工农业、交通都很发达,对实现东北经济区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东北经济区国土开发整治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7.
《化工矿产地质》2014,(3):160-160
<正>日前从广东省地质局获悉,近年来,该局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韩江三角洲经济区、梅州等地接连发现大片富硒土壤,面积达3万多km2,其中硒含量高于0.6 mg/kg的优质土壤面积达14 784 km2。据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在2010年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完成的珠江三角洲农业地质调查中,首次发现了大片富硒土壤,圈出富硒土壤面积达25 511 km2,其中硒含量高于0.6 mg/kg的优质土壤面积达11 677 km2,主要分布在江门、肇庆、惠州等地市。  相似文献   

8.
从速开发淮河流域煤田、以缓解上海工业区的电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华东地区包括六省一市(苏、浙、皖、鲁、赣、闽、沪)。上海经济区为五省一市,不含山东省。狭义的华东,主要指上海及苏南(宁、常、镇、锡、苏)、苏北(扬、南)及浙北(杭、嘉、宁波),即长江三角洲。 下表为华东及上海经济区人口、面积及其能源需、供情况表:  相似文献   

9.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总占地面积500 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与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质剖面。完整地记录了冰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经济区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为查明经济区内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布特征、背景条件以及成因等,本次通过遥感解译、地面调查以及水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1︰25万环境地质调查,在此基础上综合集成,对北部湾经济区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梳理。目前需要引起关注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为断裂活动性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地下水污染、特殊土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地质灾害以及海岸带相关环境地质问题。经济区内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布较分散,发育的程度也有差异。北部湾经济区内地震多沿断裂成条带状展布,主要发生在NE向和NW向断裂的交汇处,地下水污染呈点状分布,主要污染组分为氨氮和硝酸盐等,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为南宁地区的膨胀土、沿海软土以及填海造陆地区的场地稳定性问题,地质灾害主要以经济区中东部的灵山、浦北及横县一带较为集中,沿海一带的海岸侵蚀和淤积、海水入侵和高位养殖引发的地下水污染和地下水咸化等环境地质问题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成都经济区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成都经济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和有益元素含量高低的测定,参照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土壤养分质量进行地球化学分等,最终进行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果表明:成都经济区土壤质量以Ⅲ、Ⅳ等为主,占调查面积的56.05%左右,土壤较清洁,养分较高,适宜农业生产;其次是Ⅴ、Ⅵ等,占总面积的39.02%左右,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现象,养分低,应加强管理;Ⅰ、Ⅱ等土壤面积仅占4.95%,是发展有机、无公害农业的理想区域,应注意强化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一、国土资源基本概况 西南经济区(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及重庆市)幅员面积约137万km~2,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4.5%左右。人口近2亿,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0%。 经济区内各类资源十分丰富。有耕地二亿一千万亩,人均一亩多一点。这里有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东西南北     
《辽宁地质》2011,(1):60-61
山东 获批首个蓝色经济区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首个获批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经济区,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三峡水库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重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重庆三峡水库生态经济区是重庆市确立的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经济区。鉴于该区农村面积广、农业人口多、贫困面大、农村移民任务重的基本情况,决定了农业及农村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深入分析了重庆三峡水库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土地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自然灾害频繁等主要问题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并治理各种工业及生活污染、推行清洁生产,控制人口增长、实施生态移民、协调人地关系,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化管理、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及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何红  牛叔文  齐敬辉 《冰川冻土》2015,37(4):963-972
基于ArcGIS软件, 对哈尔腾河流域1990年、 2000年、 2010年3期Landsat5-TM遥感影像分6种土地覆盖类型进行解译. 结果表明: 近20 a来, 研究区无植被区面积呈净减少趋势, 减少 2 192.37 km2; 上游高海拔地区草地面积增加明显, 新增1 938.15 km2, 新增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0%, 哈尔腾河流域呈显著绿化趋势; 冰雪面积增加210.39 km2, 主要是沿原有冰雪的前缘延伸. 各种覆盖类型之间的转换主要表现为无植被区向其他5种类型的转变, 反向转换则比较少; 三种草地之间的转换主要表现为由低向中、 高覆盖类型的转换. 气温的升高与降雨量的增加是该流域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明显改善了流域上游的植被覆盖, 但“引哈济党”工程调水1.0×108 m3后将对流域下游大苏干湖的生态系统产生一定影响. 应未雨绸缪, 加强监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16.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19”,作为今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之一,4月20日下午,国土余杭分局组织育才实验小学六年级252名学生。来到一馆四中心临平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点,请专家对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现场课外辅导,此次活动由杭州电台丽人广播全程直播。作为拥有较多山区面积的区域,我区目前统计的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达4440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6.3%,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尤其集中在鸬乌、瓶窑、黄湖、百丈等西部镇乡。  相似文献   

17.
徐明晗 《地下水》2022,(3):251-254
为检测不同植被类型对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的效果,选择某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ENVI与ArcGIS软件设计不同植物措施应用下的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评估方法。划定研究区域内五种植被类型,实验结果显示:在水源涵养功能评估中,五种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以及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的排序由大到小为草地、灌木草地、林地、林地与灌木混合区域、耕地。在土壤水分保持功能的评估中,耕地的土壤潜在侵蚀量与实际侵蚀量远大于其它四种植被类型,剩余四种植被中灌木>灌木与林地混合区域>林地>草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的排序中,耕地远小于其他植被类型,其余排序分别为草地>林地>林地与灌木混合区域>灌木。由此可见,五种植被类型中,草地对水土保持功能的作用效果最强,耕地最差。  相似文献   

18.
据悉,由宁夏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的《宁夏沿黄经济区建设用地空间布局规划》已具雏形。到2020年沿黄经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面积将达295.06万亩,比2009年增长29.41%,加上划定的建设用地扩展区89.12万亩,2020年建设用地可达到387万亩的利用空间,比2009年增长68.5%。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5年森林资源分布图和2005年IKONOS遥感影像构建了土地利用GIS数据库,通过利用分形理论对官司河流域的各景观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耕地和林业用地面积占绝对优势,是该区域景观的基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大,林地、道路、水域的面积不断扩大;②建筑用地、水域和耕地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优势度也较为明显,而各类林业用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均较小;③林地和耕地的分维数大于其它景观类型,而稳定性指数小于其它类型,说明这两种景观类型分布较为复杂和不规则,稳定性较差,建筑用地和水域的分维值较低,接近于"1",说明这两种类型分布规模较小,斑块较为规则;④从分维数的动态变化来看,除道路和水域这两种景观类型减少外,其它景观类型都增加,表明人类对这几种类型的利用程度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20.
《辽宁地质》2010,(4):23-23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沈阳经济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成都、重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深圳之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