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含铜黄铁矿型矿床包括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及别子型矿床。一般认为其形成与海底火山喷气-沉积作用有关。但对这类矿床的认识却存在很多争议。 1.对含铜黄铁矿型矿床的新认识。过去很多人都把这类矿床与块状硫化物矿床联系在一起。近年来作者研究表明,很多这类矿床不仅有块状硫化物矿石,而且还含有浸染状、细脉状、网脉状以及条带状矿石。且这些矿石往往是属同一成因的,因此将这类矿床统统以块状硫化物矿床命名是不符合实际的。比如加拿大Gold-Stream地区与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铜锌矿床;其中包含两种矿石,一种是产于绿色和暗色钙质千枚岩中薄层浸染状硫化物矿石,另一种为产于绿岩带地层间隙中的块状硫化物矿石,其间含有磁黄铁矿和黄铜矿的薄层紧密混合  相似文献   

2.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广泛发育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火山演化从早期到中晚期分别形成铁矿层、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黄铁矿化层。矿床具有层控性及距火山喷发中心带距离不同而控制的分带性规律,还有厚层基性熔岩形成铁矿、酸性火山岩赋存铜—锌型或铅—锌—铜型矿的岩性成矿专属性。矿床中伴有不同规模的金银矿化。  相似文献   

3.
本矿床位于中国东北部额尔古纳—大兴安岭优地槽内的六、一隆起背斜核心轴部附近古生代的单斜构造层中。是古岛弧的火山作用的产物。沿北东向构造体系内,分布着一系列的块状硫化物铜锌多金属矿床及矿化点。矿体主要产于北东向构造裂隙型串珠状构造的海底火山喷发碎屑熔岩内,是火山成因的大型块状硫化物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舍勒铜锌型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分带性研究任秉琛(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710054)关键词矿床地质分带,元素地球化学分带,新疆阿舍勒矿床新疆阿舍勒铜锌型硫化物矿床为产于中泥盆世酸性火山岩层中的海底喷气沉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属Large...  相似文献   

5.
青海德尔尼铜(锌钴)矿床Re-Os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昆仑德尔尼大型铜(锌钴)矿是赋存在蛇绿岩中的块状硫化物矿床,8件块状硫化物矿石的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95.5±7.2) Ma,略小于矿区玄武质熔岩的锆石U-Pb平均年龄(308.2±4.9) Ma,矿床形成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属于阿尼玛卿洋盆扩张期。成矿时代早于矿区北部印支期花岗岩,证明德尔尼矿床的成因与印支期花岗岩无直接关系。矿石组构、矿物组合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指示,矿床为海底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成矿,具有类似于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构造背景和矿物组合特征。矿区及外围填图发现,德尔尼铜矿体主要产出在角砾状蛇纹岩中,部分位于蛇纹岩与含碳铁硅质岩之间,这种特殊的赋矿层位可能与晚古生代特提斯洋的快速扩张、岩浆补给少、变质橄榄岩迅速抬升有关。  相似文献   

6.
武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武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按矿体的空间分布、控矿因素、矿体特征,矿区可分为南、北两个矿带、三种矿体。通过对块状硫化物铜、硫矿体,含铜斑岩型矿体、夕卡岩型铜矿体的控矿因素及矿体特征、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矿石物质成分及变化规律、硫同位素组成、成矿温度及成矿时代、近矿围岩矿化蚀变等的研究,讨论了矿床的成矿作用。认为武山铜矿床有两个成矿期,北矿带的块状硫化物铜、硫矿体是海西期海底火山喷气—喷溢沉积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南矿带的含铜斑岩矿体和含铜夕卡岩矿体是燕山期的产物。武山铜矿床是复成因的矿床。  相似文献   

7.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的火山成因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广泛发育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火山演化从早期到中晚期分别形成铁矿层,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黄铁矿化层,矿床具有层控性及距火山喷发中心带距离不同而控制的分带性规律,还有厚层基性熔岩形成铁矿,酸性火山岩赋存铜-锌型或铅-锌-铜型矿的岩性成矿专属性,矿床中伴有不同规模的金银矿化。  相似文献   

8.
锡铁山铅锌矿床是50年代末期探明的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80年代初开始矿山建设,并计划在“七五”期间进行采选。在此期间,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在《锡铁山铅锌矿床类型与地质特征》课题研究中,发现有碳酸盐型锌矿石,继之青海地矿局中心实验室、长沙矿冶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西北矿冶研究院先后进行了实验研究工作,充分肯定该碳酸盐型锌矿石的矿物属Zn、Fe类质同象菱锌铁矿—菱铁锌矿系列矿物。在此基础上,笔者拟就该碳酸盐型锌矿石在矿床中的分布、产状、成分特征、成因以及工业利用问题谈些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郎坪群蛇绿岩中多金属矿床属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加里东期火山作用早期形成铁(铜)矿层、中晚期随着酸性火山岩的增多和火山爆发作用的加强,形成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黄铁矿化层。矿床具有距火山喷发中心远近不同的分带性和厚层基性熔岩成铁(铜)矿、酸性火山岩赋存铜-锌型或铅-铜型矿的成矿专属性。后者伴有金银矿化。  相似文献   

10.
中—低温水热条件下黄铁矿与Cu(Ⅰ)—Cl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阳  蔡元峰 《地质论评》2016,62(4):997-1009
在诸如沉积型层状铜矿、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与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等中常出现黄铁矿、铜(铁)硫化物、铁氧化物等矿物的共生现象,研究这些矿物组合的形成机制对于认识这一系列矿床中矿石矿物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矿物—流体相互作用伴随物质溶解—再沉淀为理论基础,在水热条件下,以黄铁矿为初始矿物,Cu(Ⅰ)—Cl为溶液中Cu的形态,通过设置不同的p H、反应温度、Cu(Ⅰ)—Cl浓度研究了这些矿物组合的形成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黄铜矿、斑铜矿等铜铁硫化物主要出现在弱酸性环境中,蓝辉铜矿等铜硫化物可出现在弱碱性环境中;2温度较低时(约100℃)黄铁矿主要转变为赤铁矿等铁氧化物。不同实验条件下形成的矿物组合与已知矿床中发现的矿物组合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可以用特定矿物组合的实验条件模拟和反演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11.
陆壳成熟度对于华南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分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连兴  何金祥 《地质学报》1997,71(2):161-169
下扬子和南岭两个地区的华南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在成分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前者有用金属以铜为主,铅,锌为次,并可综合利用金,银,钴和钼,矿石中放射性成因铅含量低,δ^34S于零值附近呈塔式分布,成矿流体具有高盐度和富钠特征。后者用金属铅,锌与铜同样重要,并可综合利用银,锑,汞,铀,铋,铊和钼,矿石中放射性成因铅含量高,δ^34S呈离散型分布,成矿流体具有低直富钾特征。这些差异主要受沉积盆地基底成分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弗林弗隆变质火山岩带中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产在包括岛弧拉班玄武岩以及撤榄玄粗岩组合的早元古代岛弧环境中。在马尼托巴的弗林弗隆镇附近,这些火山岩组合在构造上并置于一个构造单元中。弗林弗隆地区几乎所有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与岛弧拉斑玄武岩组合伴生,共产在代表火山构造和前岩浆弧中火山内盆地的复杂地层层序内。弗林弗隆带的背弧或洋底玄武岩仅赋存有小量的小型富铜块状硫化物矿床。在岛弧拉斑玄武岩组合内,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产在长奖质火山岩单位的组合内,即产在火山岩带的主要地层和成分的突变处。这些突变…  相似文献   

13.
北祁连山银灿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灿铜矿地处于北祁连走廊南山北坡—冷龙岭岛弧带中,矿区出露一套具双峰式火山岩特征的火山沉积建造,矿体主要赋存在石英角斑岩中并存在明显分带,上部为铜矿体向下部变为锌矿体,矿石类型属黄铁矿型多金属矿石,成矿作用过程直接或间接与火山活动有关,是北祁连地区早古生代典型的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4.
引言本文主要评述元古宙与火山岩伴生的喷气块状硫化物矿床类型及其地质环境。层控喷气块状硫化物矿床在全世界元古宙地体中都有分布。这些矿床是铜、锌、铅、银、金、镉和锡的重要来源。有几个元古宙含镍块状硫化物矿床可能是属于这种矿床类型。用来说明这种矿床类型的例子有北美、澳大利亚、南非、斯堪的纳维亚和芬兰的矿床。但这种类型的矿床已知在某些其它元古宙地体中也有分布,例如苏联和印度的矿床。元古宙喷气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金属比例是从富铜和贫铅及锌变到富铅及锌和贫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三部分:(一)中国西北地区海相火山岩系特征与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分布。介绍了我国秦岭、祁连、昆仑、阿尔泰、北山—天山各山系及东西准噶尔多时代时控火山岩石系列、岩石组合与块状硫化物矿床分布。并指出块状硫化物矿床与亚碱质钙碱系列细碧-石英角班岩岩石组合关系密切。(二)、中国西北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分类问题。本部分从我国西北海相火山岩地区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岩石组分、岩石结构构造、岩体宏观特征、近矿围岩及蚀变等方面初步总结了我国西北海相火山岩地区的坎状硫化物矿床地质基本特征,并与国外同类型矿床进行类比。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江西东乡铜矿床成因:铜和硫同位素联合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乡铜矿床的赋矿岩石以石炭系砂岩和燕山期花岗斑岩为主。文章对东乡铜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东乡矿区块状矿石和花岗斑岩的黄铁矿δ~(34)S值(0.3‰~1.2‰)非常接近深部地幔硫的值,其δ~(34)S值呈现明显的塔式分布,分布范围较窄,表明矿石中的硫主要来自深源岩浆。δ~(65)Cu值分布范围较窄(-2.10‰~0.17‰),整体接近于零附近,明显不同于块状硫化物矿床(δ~(65)Cu=-0.98‰~3.14‰)、矽卡岩型矿床(δ~(65)Cu=-1.29‰~2.98‰)和热液脉型矿床中δ~(65)Cu值(-3.70‰~0.44‰)的分布范围,其δ~(65)Cu值变化范围大于岩浆矿床的δ~(65)Cu值(-0.62‰~0.40‰),更接近于斑岩型矿床的δ~(65)Cu值(-1.16‰~0.81‰),表明东乡铜矿与岩浆热液作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因此,推断东乡铜矿为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金是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物矿石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在加拿大黄金储量>31吨的各种类型金矿床中,10%的矿床为块状硫化物矿床,平均品位为1—3ppm,有些矿床的品位稍低。最新黄金储量加上已开采的产量达930吨。 块状硫化物在现代洋底的海山脉和扩张中心地区,在热液作用下正不断形成。这些硫化物具  相似文献   

18.
卡拉塔格地处吐哈盆地南缘的大南湖-头苏泉晚古生代岛弧带,区内发现卡拉萨、红石、梅岭、红山、红海、沙尔湖-沙西东等多处铜金锌多金属矿床(点),矿床类型可分为VMS块状硫化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3类。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石炭世、泥盆世。容矿空间上,VMS块状硫化物型铜金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集中分布在区域内西部下泥盆统卡拉塔格组火山碎屑岩地层中,斑岩型铜矿床主要分布在区域内北西部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中。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均属准噶尔板块最南缘的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带,该区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9.
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于辽宁省清原地区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中的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往应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岩石化学等地球化学特征,在原岩恢复、时空演化、矿床成因等基础地质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该类矿床地层(矿体)中微量元素、卤族元素、汞元素、硫同位素及容矿岩石的岩石化学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其对清原地区寻找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的地质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金川镍铜铂硫化物矿床Ⅰ、Ⅱ矿区主矿体典型钻孔中的不同类型矿石进行了系统观察和铂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金川矿床中星点状矿石、网状矿石、块状矿石PGE 总量依次降低,由西至东24 号、1 号、2 号矿体的PGE 总量亦具渐次降低趋势。形成块状矿石的硫化物熔体PGE 分异作用较星点状和网状矿石更充分; 块状矿石铂族元素分布特征显示其受晚期硫化物熔体分离结晶和单硫化物固溶体( MSS) 分离作用控制。研究结果表明: 星点状矿石是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较快速度冷凝和就地硫化物熔离的结果; 而网状矿石可能是硫化物熔体经深部熔离但未经充分的硫化物分离结晶作用贯入的产物; 块状矿石成因定量模拟结果排除了R 因子控制作用,不同矿体中块状矿石由不同程度的单硫化物固溶体( MSS) 分离结晶所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