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罗永贤 《东北测绘》2012,(10):219-220
在施工测量中,全站仪的功能完善、快捷,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本文就长距离直线定线放样中有障碍物存在的情况下,实施放样的方法进行探讨:已知直线的两端点,中间放样点未知,如何利用全站仪去定放样点的位置,进行快捷、有效的放样。  相似文献   

2.
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全站仪已经普遍应用于施工测量中。文章主要探讨在不通视的直线段上、两端点坐标未知、放样点与一端点距离已知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全站仪确定该放样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我阅读了贵刊刊登在2003年第2期<通视困难地区快速定线的一种方法>和2003年第9期<直线外设站放样直线上任意点的一种方法>两篇文章,文中都提出了解决直线两端点不通视的情况下,如何快速放样直线上所需放样点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但两者都要求解直线方程式,而且要受方程式本身条件的限制.我目前用的方法是先测定后测设.  相似文献   

4.
关于圆曲线放样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贤茂 《四川测绘》1999,22(1):23-24
一、问题的提出在城市和其它工程测量中,经常遇到圆曲线放样的问题,其放样的方法虽多,但大多是根据曲线上已知点坐标来放样,如果现场条件复杂,比如遮挡较多、设站困难等,必然增加放点难度。采用传统的偏角法放样,由于必须在圆弧的主要点上设站,同样存在上述问题。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圆曲线放样及求解直线与曲线交点等问题进行讨论,力求简单明了,克服传统放样方法不够灵活的缺点,使繁复的测量工作更为简便。二、在圆外(或圆内)任意设站按确定的方位放样圆曲线我们知道,在一已知点上设站放曲线点,放点方位可用仪器据后视方向…  相似文献   

5.
直线外设站放样直线上任意点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在直线两端点不通视情况下,通过直线外设站放样直线上任意点的一种方法——方位角法。  相似文献   

6.
建筑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工程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建筑施工测量的精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速度和工程的质量.以极坐标放样为例分析了放样点的精度,然后从建筑工程的建筑限差出发,探讨了建筑施工测量中对放样工作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CH982351 带COGO的实时GPS测量及其功能扩展/施品浩(海南省GPS中心)∥测绘通报.—1998,(4).—5~9 简介了徕卡300系列实施GPS测量系统,描述了其COGO功能及其应用。提出补充新的COGO功能和开发新的高性能设计放样一体化功能,包括:测距定点、确定圆弧中点、用圆曲线平滑连接直线与直线外一点、圆曲线等间距放样、平滑曲线连两直线、竖曲线设计放样、弯道超高设计计算、格网测量及放样处理。图8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工程测量中,全站仪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全站仪在工程放样应用中要求测站点与待放样点必须通视,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点常常是不通视的,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站仪放样方法,详细论述了放样原理、精度以及可靠性,并依托大唐桂冠合山发电有限公司2×600 MW级机组上大压小工程主厂房桩基A标工程项目,论证了该方法放样结果的内符合与...  相似文献   

9.
GPS-RTK技术具有方便、快速的放样测量功能,可快速、高精度的放样点的平面位置,在高等级公路的施工测量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全站仪直线放样功能测量定线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测量定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全站仪直线放样功能用于测量定线的基本原理,并对测线上的转点和整条测线进行了精度分析。为了提高测线精度,提出了依据实地观测条件,分别在各测线段引入转点分段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GPS RTK点与城市导线精度匹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密结合现行的城市测量规范,分析了城市导线精度,从常规测角与量边概念探讨了GPS RTK点与城市导线匹配问题,并对全站仪检测RTK点位精度的观测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这个问题,进而讨论了当RTK点提供城市导线测量起算数据时,RTK点距离应满足的要求,为RTK在城市导线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方向观测法和电子测距相结合的导线点观测方法代替传统的附(闭)合导线观测法进行地铁测量中的精密导线点观测;采用施工坐标系代替大地坐标系进行碎部施工放样工作。既保证了工程测量精度,也减少了数据的读取、录入和计算失误,从而提高了工程测量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地形测量的一般流程为先控制再碎部,为此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对全站仪碎部点观测数据进行后处理,计算碎部点坐标和高程,既能保证碎部与控制测量同时进行,又明显地提高了工作效益。开发的软件已用于测量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上道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各单位统一采用以初测导线点处垂线为基准线、水准面为基准面的,把各相邻测站处局部水准面相连拼接成一个统一带状的平面坐标系统(定义为道路工程渐变平面坐标系)。本文提出顾及地球重力场模型,用GPS直接建立垂线和水准面系统的道路工程渐变平面坐标系的解决方案,从理论上统一了勘测坐标系(GPS平面坐标系)和设计、施工坐标系(道路工程渐变平面坐标系),消除了其间存在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5.
断面图是线路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绘制断面图是线路工程中的主要工作,然而现行CASS绘制的地形断面图是采用断面方向上相同间隔的高程点绘制的,因此,不能详细地表现地形起伏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距离加权内插高程点非等间隔距离绘制断面图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生成不等间隔断面,提高了测点的利用率,更加准确地反映了断面的实况,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坡度设计、土石方计算等更加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用地证核发方面的特殊要求探讨分析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拨地测量的可行性方法,明确了此类拨地测量不能完全参照常规的拨地测量方法进行作业,为此笔者从已经顺利完成拨地测量且证实方法可行的轨道交通线路上总结经验,本着避免造成用地浪费及保证用地范围合理性等诸多方面的考虑详细介绍了此类拨地测量的具体作业方法步骤及特殊要求,旨在能为北京市后续大批量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拨地测量的作业人员提供有效指导,进而为规划部门提供合理准确的拨地成果进行用地审批,进一步体现测量在服务首都规划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市政道路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包括初测,线路调整,补充测量,定测等多个阶段,时间跨度往往较长,由于途经区域的不均匀沉降,给线路设计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文结合广渠路市政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依据沉降网成果,为同类工程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四种常用坐标测量方法的精度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精度全站仪的普及和使用,极坐标法、角度前方交会法、边长前方交会法、边角前方交会法在平面控制点加密或测点坐标测量中得到广泛采用。推导4种测量方法点位中误差的计算方法,针对工业测量中短基线和工程测量中较长基线的情况,结合确定性的观测仪器和观测条件,计算点位中误差的大小,对比分析不同测量方法的精度、特点和应用条件,计算、分析的结果和结论对实际测量方法的选择和测量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GPS和航测技术在架空送电线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PS和航测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将GPS和航测技术运用在架空送电线路测量中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