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震视应力用于震后趋势快速判定的可能性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多次强震的地震视应力进行了计算,将各次强震的地震视应力的高低与强震发生后的后续地震的强度进行联系,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将地震视应力用于强震震后趋势预测的可能性。对多次强震的地震视应力与其后续地震强度的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低视应力的强震的后续地震的强度一般较低,即低视应力的强震发生后,震区发生较强的后续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2.
杨继登  范杨 《华南地震》1998,18(4):41-49
分析了1995 ̄1996年发生的云南孟连西7.5级、武定以北6.5级和丽江以北7.0级三次强震前云南及邻近地区出现的地震活动背景性异常,包括地震空区、条带、小震群活动、地震窗口、诱发地震、强震原地复发以及迁移等特征。对地震活动期的分析表明,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后云南地区处于强震活动高潮期,1993年区内发生5.0 ̄6.3级地震7次,达到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预报指标。这些地震活动背景异常为这3次强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大陆1970年以来发生的1丛Ms≥7地震、7丛Ms≥6地震、2丛Ms5~6地震前的调制地震活动图像进行逐日时空扫描,发现强震丛前4级以上朔望调制地震的图像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强震丛前,不同时段4级以上朔望调制地震会出现2种以上异常图像的相互转化,且强震丛开始前或活动期间,4级以上朔望调制地震和强震的走向有一定的一致性,这对预报地点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还显示,成丛强震前,同一时段在未来丛发地震的周围出现不同形式的4级以上朔望调制地震分布图像,表明同一时段出现不同形式和不同地域的调制地震异常分布图像后,可能会是一组强震的连发。研究结果表明,成丛强震前4级以上朔望调制地震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好的中、短期前兆意义。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历史强震目录的复核与评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5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对1988年出版的《中国地震简目》所收录的福建历史强震目录作了全面的修订。增、删、改地震16次,占原目录同一时段地震数的61.5%。本文通过核查,分析地震史料,利用中国东部烈度衰减规律,参考现今闽台地震的实际烈度资料,并考虑台湾强震波及影响,对历史强震参数变动较大的11次地震进行了复核与评述,认为其大部分地震参数的变动是需要商榷的。为此,对所增、删、改的地震分别  相似文献   

5.
江苏地区强震观测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2年原国家地震局南京地震大队与原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合作筹建长江大桥强震观测台网起至今,江苏省的强震观测已经走过了30年的路程。30年中,江苏强震台网在1974年溧阳地震,1983年荷泽地震和1990年常熟地震中获得的有科学价值的地震记录,为大型桥梁空间动力性质的分析提供了实证资料,也为中国东部深井地震性质等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实证资料,江苏省地震局的科技人员还进行了大量与强震观测相关的科研工作,至今,在江苏省及邻近地区已形成了固定观测与流动观测相结合的强震观测台网,本文简要的回顾了江苏强震观测30年历程,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刘巍  安卫平 《山西地震》1995,(3):107-112
本文叙述了1695年临汾大震前的地震活动背景。分析了这次大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指出16 ̄17世纪是华北强震活动的全盛时期,而山西地震带的强震活动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中后期,1695年临汾大地震是一系列7级以上强震中的最后一个,其孕育过程处在华北强震活动由“密集”转为“平静”的转折时期,认为1642年平陆6级地震是1695年临汾大地震的广义前震。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震活动分期及活动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季达  王公达等 《地震》1995,(2):173-181
本文应用公元1600年以来新疆及边邻地区6级以上强震资料,详细讨论了1882年后本区经历的地震活跃强震活动情况。指出了期中地震能量积累、大释放、剩余释放三阶段各自不同的特点;给出了划分活动期的统计模式;讨论了强震轮回的持续时间、关系、强度及存在的韵律现象;估算了本地震活跃期的大致约束时间;并对未来强震活动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的分析。这些结果可为研究新疆地震活动性及地震形势的估计与预测问题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
李美辉 《高原地震》2007,19(2):12-15
通过研究西部构造运动及强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构造对西部的强震活动显示出很强的控制力;大华北强震与西部强震具有同步活动特点,但滞后于西部强震活动,山西地震带在整个华北地震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西部强震第三活跃时段已经开始,对全国和山西地震形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依据地震活动的层次性和有序性,分析了中国大陆及其邻区7级以上强震的时间结构,研究了地震幕内强震成组的规则性。给出了地震活动幕的三条判据,即高震级(Ma≥(7)1/2)、短时段(△t<6年)和低k值(K<10)。并由平静幕强震组的参数值判定其后地震活动幕首发强震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甘青地区未来强震危险区的综合判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甘青地区近年来在活动断裂地质填图,专题研究及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方面所获得的大量成套的地震地质资料,充分考虑断裂几何学特征、活动性质、活动时代、滑动速率、历史地震及古地震复发间隔、离逝时间等特征的差异,划分出了不同地震危险程度的区段。同时结合该区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对甘青地区未来20年内发生强震的危险区段进行了综合判定,认为本区未来20年内是强震的多发时期,今后几年内存在发生6级以上甚至7级左右强震的较大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杜品仁 《地震研究》1993,16(3):221-228
本文根据月球交点运动周期规律,发现全球主要地震区的浅源大地震(1897—1990,Ms≥7.0)都存在18.6年地震轮回:活跃期为12.4年,平静期为6.2年。根据最好的统计结果,13个研究区中有4个区这种轮回存在的置信水平为95%,有9个区为98%。本文给出了各研究区的范围、各活跃期的具体时间、x~2检验结果和时空分布图。本文还定义了标志震级Mm来反映各研究区不同的地震活动水平。本文的结果可以充分代表全球浅源大地震的活动图象,为认识地震轮回的机制和地震的混沌性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地震空区与逼近地震h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强震和中强震震例,指出通常所说的地震空区可分为两类。除了震前大范围、长时间、大震级的空区,这里称之为背景空区之外,还有可能出现震前较小范围、较短时间、较小震级的空区,这里称之为孕震空区.对这两类空区作了比较.我们发现在孕震空区的后期,孕震空区边缘往往会发生一个或一组较为引人注目的地震,本文称之为逼近地震.文中初步归纳了逼近地震的某些特征与主震的关系,讨论了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最后从断裂力学的观点初步探讨了孕震空区与逼近地震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承德地区的历史地震与现今地震活动的时空变化为依据,分析了地震活动水平较低的承德地区地震特征,并根据场址影响烈度估计场址危险性的最大似然法,由承德地区历史地震的影响烈度,估计了未来50年内承德地区的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和新疆地震台网的地震定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疆地震台网和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在乌鲁木齐地区100km范围内1993年6月至1993年12月10日各自定位的地震资料,以新疆地震台网为参考基准,将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的资料与其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遥测地震台网比新疆地震台网在地震数量上多32.9%,在定位精度上也相对要高一些。另外,根据地震定位的三种交切结果,分析了遥测台网地震定位现状。  相似文献   

15.
在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以北近海发生MS8.7两次大地震之前,华北地区小震日频次演变出现了类似震兆的信息。采用“震情三分律”的方法处理了华北地区小震活动的数据,分析认为成组震兆的出现与大震之间的遥联性绝不只是一种小区域性的现象,而是一种大范围的普遍现象,大地震是全球性的震动,其震动遥联性的显示,就必然是跨越全球性的。讨论这种现象的物理意义目的在于识别和判断这种震兆的特性,对本区今后的地震活动趋势预测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南北地震带地震活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守琪 《内陆地震》1998,12(1):36-43
在综合分析有关南北地震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南北地震带活动特征;根据该带地震活动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南北地震带目前处于新的活动期;预测了今后发生强震的潜在危险区(段)为南北地震带的中北段。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新疆中强震前地震活动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新疆发生7级地震的主要地震活动特征是震前2年新疆4级地震增强,震前1年新疆4级地震平静;②新疆发生6级地震的主要地震活动特征是,在不同时段的增强背景下,构造带4级地震活动经历增强—平静过程,不同构造区震前3个月震源区的活动具有各自的特点;③对强震而言,地震活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征与构造有较好的关联。4~5级地震的孕震影响范围远低于7级地震,地震活动的强弱更多的与所处的构造带相关,反映了区域应力场对不同量级地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陆强震活动的韵律性特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1895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7级和大于7级的强震资料,讨论了我国大陆强震活动的轮回特性,指出了我国大陆地区强震高潮的到来有一个发展过程,即经历强震活动的平静、增强及出现强震高潮三个幕。文中讨论了各幕的持续时间及其强震活动的频度和能量分布,同时还分析了各轮回中强震的地区分布,探讨了每个强震高潮的主体活动区的形成特点。这些结果可为研究我国大陆强震高潮到来和结束的标志及判断未来强震高潮的主体活动地区等强震预测问题提供线索。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我国大陆强震高潮与东北深震的相关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对1966年以来63次强震前中等地震活动图象全时空扫描的基础上,讨论了大陆不同构造区域、不同震源机制强震前中等地震活动图象异常演化特征及其主要活动图象与震源机制节面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强震前中等地震活动图象显现出应力集中和减弱两个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中期阶段)的活动图象以条带、空区和集中活跃为主;第二阶段(中短期)以持续平静为主. 走滑和正断层机制震前显示出较好的特征图象;逆冲断层震前的活动图象与其它两种机制的图象不同,没有明显的特征图象,两个阶段都有平静现象出现. 强震前中等地震条带走向与震源机制的两个节面走向一致性较好,但空区的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8年1月~2017年6月新疆乌恰单台小震记录数据,分析了在■范围内M_L≥1.0的小震月频度的变化及其与研究区内中强地震的对应关系。同时基于Molchan模型对乌恰地震窗预测效能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果:(1)当乌恰地震窗小震月频度≥175次/月,即出现异常高值时,多数3个月内其后均有M_S≥6.3强震发生。(2)小震月频度的异常形态表现为高值—发震或高值—低值—发震。(3)基于Molchan模型对乌恰地震窗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以为新疆南天山西段震情趋势研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