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因及侵位机制尤其是块状矿石和铂钯富集体成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金川矿石的空间关系、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指出金川矿床遭受构造及热液蚀变作用影响明显,块状矿石相对富集Os、Ir、Ru、Rh,铂钯富集体相对富集Pt、Pd、Au、Cu.研究认为,块状矿石是晚期纯硫化物矿浆上升贯入后经单硫化物固溶体结晶堆积而成,残余熔浆形成初始铂族矿物,后期矿体遭受热液蚀变及构造剪切-热液作用,使Pt、Pd、Cu、Au迸一步富集形成铂钯富集体,并在有利于成矿的空间聚集成矿.块状矿石与铂钯富集体关系密切,据此推测2 #矿体、24#矿体深边部裂隙中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2.
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成因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沃溪金-锑-钨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良好地反映了成矿作用的条件和过程,并为示踪矿床成因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以流体包裹体为代表的成矿溶液,以较高的稀土总量、显著的轻稀土富集和缺乏明显的铕异常为特征,代表了一种通过在碎屑沉积物柱中循环而萃取矿质的演化的海水热液.矿石相对于成矿流体(母液)富集重稀土而轻微亏损铕,反映了矿石沉淀过程中来自于海水的稀土元素掺合.同一矿层内由下往上,重稀土相对富集的程度逐渐增大而稀土总量则逐渐降低,表明随着热液化学沉淀作用的进行,海水掺合的影响逐渐增强.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无论在分布模式还是在轻重稀土之间的分馏程度上,均与其他许多 Sedex型多金属矿床十分相似,暗示了这些矿床具有相似的成因机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支持矿床同生沉积成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西天山查岗诺尔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查岗诺尔铁矿区位于西天山伊犁地块东北缘博罗科努山系的主脊线上,属中天山北缘活动陆缘带.该矿区位于破火山口的西北缘,矿体产状受火山穹窿构造的制约.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安山岩及安山质火山碎屑岩.该矿床的成矿期可划分为矿浆期和热液期,隐爆作用伴随成矿全过程.矿浆成矿期形成了浮渣状、斑点状、致密块状、贯入角砾岩状和阴...  相似文献   

4.
甘肃北山拾金坡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安国堡 《矿床地质》2006,25(4):483-490
拾金坡金矿是甘肃北山南带较为典型的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化富集与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拾金坡复式岩体密切相关。矿体产于岩体的内接触带,产出部位明显受近EW向断裂破碎带的控制。矿体主要为大脉状、脉状、透镜状。矿床中发育一套典型的中温热液成因的矿物组合,矿石以强烈的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硅化和黄铁矿化为特征,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为自然金_银金矿_黄铁矿_方铅矿_闪锌矿_黄铜矿,矿化属中温热液成因。硫和铅同位素显示成矿金属物质主要来自围岩,即斑状花岗岩;氢和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来自花岗岩浆水。成矿时代属早—中海西期。因此可推断,拾金坡金矿床属于与构造_岩浆活动有关的中温岩浆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5.
结合矿床的蚀变特征,对相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和沙洲矿床不同标高的赋矿围岩及矿石样品进行了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以制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典型常量元素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相山矿田垂向蚀变分带明显,邹家山矿床浅部出露的蚀变岩以"碱性"蚀变为主,而沙洲矿床出露的蚀变岩以"酸性"蚀变为主,证实了相山地区蚀变"北碱西酸...  相似文献   

6.
王成彬 《地质与勘探》2013,49(4):634-646
浙西北银山银多金属矿赋存于震旦纪蓝田组之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受褶皱和断层控制明显,在褶皱的转折段和倒转翼矿明显加厚。Fe/Ti-Al/(Al+Fe+Mn)、Co/Ni比值都显示银山银多金属矿具有热水沉积特征,结合野外矿脉穿插关系和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可将成矿期划分为:热水沉积期和后期低温热液改造期两个成矿期;成矿流体整体属于低盐度流体,显示出从低盐度往高盐度演化的趋势。本文研究初步认为,银山银多金属矿属于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前寒武纪热水沉积阶段是金属元素的富集沉积阶段,但并未形成有经济价值的矿体,后来的构造运动和岩体侵入使其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7.
煎茶岭硫化镍矿床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ICP-MS分析方法对煎茶岭硫化镍矿床岩石及矿石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煎茶岭矿床蛇纹岩的Cu/Pd值低于原生地幔岩浆的Cu/Pd值,说明岩浆熔离作用较弱,其Au/Pd值反映存在后期变质热液成矿作用镍矿石的Pd/Ir比值变化较小,指示其多数矿石属于岩浆型,尽管岩浆活动弱,但以岩浆成矿作用为主。该硫化镍矿床的铂族元素特征参数(Pt/(Pt Pd)、(Pt Pd)/(Ru Ir Os)、Pd/Ir及Cu/(Ni Cu)等)具有过渡特征,这与其处于过渡的构造环境、特殊的岩浆性质和复杂的成矿作用有关煎茶岭镍矿床成矿过程中有壳源物质的混染,整体上岩、矿石铂族元素含量较低,这与其岩浆熔离作用弱,PGE成矿作用不发育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四川呷村VHMS矿床:从矿石化学分析到地球化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李佑国  侯增谦 《矿床地质》2001,20(2):119-128
中国四川呷村矿床是一个典型的含金富银多金属VHMS矿床,其主要成矿金属元素Cu,Zn,Pb,Ag,Au丰度型式均呈非正态分布,多由两重或多重母体构成,揭示矿床经历了两次以上的成矿作用过程。成矿金属元素总体上集中于块状矿带,但贱金属Cu,Zn,Pb没有明显的下部富Cu Zn、上部富Pb Zn的分带,贵金属Ag、Au没有显示明显的层位优选性。矿床构造恢复和化学结构图像显示,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和富集机制严格受海底凹陷盆地的基底张性断裂和热水喷口位置控制。至少有4条近SN走向的盆地基底断裂带构成海底下部热水流体的迁移-排泄通道和网脉状成矿带的容矿空间;近EW向断裂与4条SN向断裂的交汇部位,成为上排泄的热水流体在海底的主要喷口,控制了金属元素在海底凹地的空间分布。分别处于凹陷盆地东缘和西缘的热水喷口,因正地形地貌形态而形成山丘堆式矿体(mound-syle),而处于凹陷盆地中心的热水喷口则积聚大量热水流体,构成卤水池,淀积席状块状矿体(sheet-style)。  相似文献   

9.
庐枞盆地龙桥铁矿床中菱铁矿的地质特征和成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龙桥铁矿床是庐枞火山岩盆地中的一个大型的铁矿床,多年来对其矿床成因的认识存在较大的争论.文章在野外地质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中菱铁矿的岩矿分析鉴定和电子探针测试,确定了矿床纹层状矿石中的菱铁矿为沉积成因.通过对菱铁矿的产出特征分析,并结合龙桥铁矿床的部分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认为在该矿床形成过程中,早期沉积形成了纹层状的菱铁矿层,在燕山期的岩浆热事件中,部分沉积菱铁矿被交代形成了磁铁矿和具有残余骸晶结构等一系列矿石交代组构特征的矿物.纹层状矿石既具有沉积特征,也具有热液改造特征,证实了矿床的形成存在早期(三叠纪)的沉积成矿(菱铁矿)作用和晚期(燕山期)的热液成矿(磁铁矿)作用.菱铁矿的研究为进一步确定龙桥铁矿床的成因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0.
辽宁白云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金矿床是辽东地区的一个大型金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白云金矿床的氢、氧、硫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中δ~(18)OV-SMOW值变化范围为13.5‰15.9‰,δD_(V-SMOW)为-107‰-83‰,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_(V-CDT)为-8.3‰2.9‰,以富轻硫和贫重硫为特征,与辽河群围岩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_(V-CDT)为7.0‰18.7‰)有明显差异;矿石中方解石的碳同位素δ~(13)C_(V-PDB)为-2.2‰-0.4‰,类似于火成碳酸岩或地幔包体来源的碳同位素特征,也与辽河群大理岩的碳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成矿元素特征对比也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与辽河群没有必然联系。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白云金矿床是与深部岩浆流体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贵州天桥铅锌矿床REE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稀土元素是示踪成矿流体来源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贵州天桥铅锌矿床成矿期方解石REE含量进行了分析。结合前人发表的峨眉山玄武岩、辉绿岩、矿石、硫化物、蚀变围岩、地层碳酸盐岩及地层中黄铁矿的REE数据,探讨了天桥铅锌矿床REE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煎茶岭硫化镍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通过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运用煎茶岭硫化镍矿床岩石及矿石的同位素资料对其成岩成矿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煎茶岭超基性岩体自变质热液和蚀变流体主要来源于由岩浆水和地表水组成的混合水;其成岩物质来源于比较亏损的上地幔,但形成过程中有地壳硫的明显混染,岩浆同化混染富含硫、铁的围岩发生硫化作用,导致局部硫饱和发生硫化萃取作用而成矿,这是其成矿的重要机制。煎茶岭硫化镍矿床成矿过程中有含高放射性成因锇的壳源物质混染。多数矿石的锇同位素组成较接近富硫沉积物范围,反映地壳富硫围岩混染的效应;仅有一件矿石样品与地幔包体、球粒陨石地幔或科马提岩接近,暗示其深部地幔源区的性质。新元古代为煎茶岭镍矿床的主成矿期,形成大多数岩浆型矿石,但并不排除有一少部分矿石为后期热液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存在一套产于泥盆系五通组砂岩和石炭系黄龙组白云质灰岩层间的层状含铜硫化物矿体,对其成因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以产出典型层状矿体的武山铜矿为解剖重点,结合区域控矿地质要素、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及矿石中黄铁矿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提出层状矿体是海底喷流同生沉积与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的产物。对武山铜矿层状矿体中的胶黄铁矿和黄铁矿、矽卡岩矿体中黄铁矿和脉状矿体中黄铁矿进行的稀土元素含量分析发现,从层状矿体胶黄铁矿、层状矿体黄铁矿、到矽卡岩和脉状矿体黄铁矿,稀土总量和稀土配分曲线显示递变规律,即层状矿体胶黄铁矿具有较低的稀土总量和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较平坦型配分曲线;而矽卡岩和脉状矿体黄铁矿具有较高的稀土总量和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的右倾型配分曲线。层状矿体黄铁矿的稀土特征则介于两者之间,反映了岩浆热液的叠加作用。根据矿物组合共生关系及矿石结构构造的研究,可将武山铜矿黄铁矿分为3个期次:I期为微球粒、草莓状、条带状、纹层状沉积型黄铁矿; II期为半自形、自形粒状和港湾状黄铁矿,可见与长英质斑晶、岩屑或晶屑凝灰岩伴生或共生, 说明黄铁矿形成与同沉积期火山凝灰岩的密切关系。III期为块状、粗晶状、碎裂状黄铁矿。黄铜矿的形成晚于I、II期黄铁矿,成微粒状、脉状交错穿插或包裹早期球粒状、粒状黄铁矿及长英质矿物。对新发现的灰泥丘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武山铜矿中含矿的灰泥丘与武山外围乌石街出露的不含矿的灰泥丘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中前者具有封闭的孔洞系统,而后者为开放的孔洞系统。总之,武山铜矿控矿地质条件、矿石结构构造及不同类型矿石黄铁矿的稀土元素证据表明矿床存在两期成矿事件,即海西期海底喷流同生沉积成矿期和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期。  相似文献   

14.
位处华北板块北缘东段的辽吉裂谷带内发育有多处中、小型铅锌矿床,其中,同时发育层状和脉状铅锌矿的青城子矿床是典型的代表。为了探讨青城子层状铅锌矿和脉状铅锌矿矿质来源及成因的异同及其所代表的地质意义,利用ICP-MS对层状铅锌矿及其围岩、脉状铅锌矿及其围岩和后期穿矿脉岩进行了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和明显分异的特点。层状铅锌矿及其围岩具有Eu正异常和较弱的Ce负异常,表明其成矿物质均来自上升的深部热水流体与海水的混合热液,在高温、还原流体和海水的参与下成矿。脉状铅锌矿及其围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层状铅锌矿及其围岩相似,但其Eu为负异常和Ce异常不明显,部分样品出现较弱的Ce正异常,对比分析穿矿脉岩明显的Eu负异常和Ce正异常以及二者稀土元素总量稍大于层状铅锌矿的特点,文章认为青城子层状矿石为沉积成矿,成矿热液为深部热水流体与海水的混合热液,但后期受到岩浆侵入叠加改造的影响而在局部形成脉状铅锌矿体,引起了Eu负异常和局部Ce正异常的出现以及稀土元素总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新疆哈密黄山铜镍矿床中浅富矿体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岩浆型铜镍矿床是铜镍之重要来源,新疆哈密黄山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为特大型矿床,但因多为深而贫的矿体,至今仍未开发,只有在本区加速寻找一定数量浅富矿体,方可带动本矿的开发利用。浅富矿的形成条件主要是岩浆岩类型和地质构造条件,与辉长苏长岩具有明显的成矿专属性,在有得构造活动配合下,则可形成浅富矿体,浅富矿形成机制是与晚期侵位的辉长苏长岩有关,它经过岩浆熔离作用形成富含铜镍的含矿熔体,在相应构造活动配合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河南桐柏地区铜锌多金属矿的成因,采用ICPMS对刘山岩铜锌矿床、大栗树-方老庄铜锌矿床、羊圈铜矿化点的矿石和矿化岩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测试。根据研究区铜锌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将其分为4种类型:第一类REE配分曲线右倾,Eu异常不明显,Ce弱负异常,HFSE相对MORB弱亏损,Zr、Ti弱负异常;第二类REE配分曲线右倾,Eu负异常,Ce弱负异常;第三类REE配分曲线右倾,Eu明显正异常,Ce负异常,HFSE相对MORB强烈亏损,Zr、Ti强负异常;第四类REE配分曲线平坦,Eu明显正异常,Ce弱负异常,HFSE相对MORB亏损,无Zr、Ti异常。研究表明:桐柏地区铜锌多金属矿床为海底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和矿化岩石与矿区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第一类与矿区基性火山岩类似,第二类与矿区酸性火山岩类似,第三类指示高温热液流体与海水发生了对流混合且残留相有较多难溶矿物,第四类指示源区为亏损地幔。这些特征表明成岩与成矿的物质来源具有一致性,同为经历早期多次熔融事件的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是国内外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床类型。在分析山西代县滩上隐爆角砾岩区的金多金属矿床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性的基础上,研究滩上一带隐爆角砾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发现该区金多金属矿体赋存部位位于岩体内、内外接触带及四集庄组岩组捕虏体中。研究认为,金多金属矿由石英斑岩中硫化物局部富集形成,其主要物质来源与滩上岩体之岩浆期后热液有关,黄铁矿化隐爆角砾岩为容矿岩石,断裂及其次级断裂、裂隙等构造活动为金矿体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导矿通道,燕山期中酸性浅成-超浅成岩浆活动为研究区成矿提供了大量含矿热液和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8.
凡韬 《地质与勘探》2023,59(3):481-496
四川丹巴县独狼沟金矿床是扬子陆块西缘金成矿带上的一个大型金矿床。矿体呈较高品位、较厚单体石英脉充填于构造破碎带之间,呈透镜状、似层状和层状产出,受断层构造影响极为明显,具热液矿床特征。矿物学、锆石U-Pb测年成果和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等方面研究显示矿床主要受两期热液成矿作用影响,早期热液成矿作用形成以磁黄铁矿、黄铁矿等高温热液矿物为主的金矿体,时限限定于184.2±1.1 Ma;晚期热液成矿作用则形成以黄铜矿、叶碲铋矿等中温热液矿物为主的金矿体,时限限定于156.5±4.3 Ma。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其与该时期区域岩浆作用存在一定关联而与区域变质作用关系不密切。S同位素组成反映出其来源为深部来源的属性,在Pb同位素组成的研究中也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验证。成矿流体被认为是来自交代岩石圈地幔,在早侏罗世软流圈上涌事件影响下交代岩石圈地幔中挥发分上涌并活化上覆地层中的金,从而形成富金成矿流体并沿区域性深大断裂上移就位于地壳岩石地层中成矿。成矿动力学机制与区域碰撞造山后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关联,认为独狼沟金矿床为典型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1IntroductionThebehaviorsoftherare earthelements (REE)duringmagmatism ,metamorphismandmeta somationareofgreatgeologicalinterestbecauseoftheirapplicationsingeochronologyandgeochemi caltracing (e .g .reviewsbyFaure ,1 986;LipinandMckay ,1 989) .Becauseoftheirsimilargeo chemicalbehaviorsandlowsolubilitiesinwater,theREEshaveprovedthemselvestobeapowerfultoolforthecharacterizationofprovenanceswhenappliedtosedimentaryrocks (McDanieletal.,1 994) .Althoughtheirbehaviorsunderhydrothermalconditionsar…  相似文献   

20.
江西德兴地区主要矿床类型、成矿地质征及其因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江西德兴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聚集地,主要矿床有德兴斑岩铜矿(包括朱砂红、铜厂和富家坞)、金山金矿、银山Pb-Zn-Ag多金属矿和蛤蟆金矿等.这些矿床可以划分为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和与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铜金钼铅锌银矿床(如德兴斑岩Cu-Mo-Au矿床和银山Pb-Zn-Ag-Cu-Au矿床).在控矿构造、成矿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