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国第14届洞穴学术大会于2008年11月2-7日在重庆市武隆县召开.本届大会由重庆市园林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主办;武隆县人民政府、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重庆喀斯特研究院承办.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乐业县人民政府、凤山县人民政府承办,广西地质学会协办的"全国第十五届洞穴学术会议暨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4-18日在广西乐业县和凤山县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南方峰丛喀斯特天坑与洞穴系统发育演化研究。来自全国的岩溶洞穴专家、国内外洞穴探险者、旅游洞穴管理人员等20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乐业县人民政府、凤山县人民政府承办,广西地质学会协办的"全国第十五届洞穴学术会议暨乐业凤山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3日—18日在广西乐业县和凤山县召开。来自国内外230多位专家学者和在校研究生参加本次学术盛会。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朝辉、方国祥、  相似文献   

4.
第十七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于2011年11月1―3日在湖北省通山县隐水洞地质公园召开。本届学术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隐水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山东鲁通泰山酒业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和香港特区的地质、地理等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147人参加了会议。广州  相似文献   

5.
<正>全国第16届洞穴学术会议于11月3-4日在广西桂林永福县金钟山旅游区举行。本届学术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桂  相似文献   

6.
陈朝辉 《热带地理》2005,25(4):330-330
由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主办、湖南省娄底市政府及新化县政府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于2005年9月20—24日在湖南省新化县举行。这是一次迄今为止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地质专业学术研究会议。与会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地理地质专业的专家学者、洞穴旅游部门和新闻工作者400多人,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朝辉、方国祥也应邀参加会议。会议就如何科学开发洞穴旅游资源和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姚鲁烽 《地理学报》2006,61(10):F0002-F0002
“全国第十二届洞穴学术会议暨山东沂源溶洞群探秘”于2006年9月11-16日在山东省沂源县召开.大会由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省沂源县人民政府、淄博市旅游局承办;山东省沂源县旅游局协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我国旅游洞穴开发的规划、设计、管理及资源保护.会议主要内容包括:(1)岩溶景观与洞穴调查研究;(2)洞穴旅游开发规划设计、管理及资源保护;(3)沂源洞穴资源及旅游开发.来自全国120余位洞穴考察、规划设计、开发管理方面的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环境中重金属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5日至11月30日在长沙湖南宾馆召开。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等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岩溶作用与碳循环国际学术会议于1997年4月26~30日在广酉荔浦县丰鱼岩风景区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7省(区)以及日本、越南、美国、俄罗斯等国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工程设计单位的地质、地理、气候、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专业的专家、学者80多人。广州地理研究所陈朝辉研究员、方国样副研究员参加了会议并在所作《岩溶山区土壤形成机制与石山改造利用研究》学术报告中,提出岩溶地区主要由非溶岩成上的学术观点。中科院袁道先院士主持会议,并作IGCP379"岩溶作用与碳循环"专题研究报告.该项…  相似文献   

10.
全国环境化学变化及其生物效应与健康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25—29日在南京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来自全国各有关单位的老中青(年)科技工作者86人出席了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00篇。  相似文献   

11.
第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于 2 0 0 2年 9月 15~ 17日在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举行 ,会议由中国地科院岩溶所和四川省江油市白龙洞旅游公司共同主持召开 ,来自全国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地理地质专家学者及洞穴旅游部门等代表共 10 0多人到会。会长朱学稳教授致开幕词 ,到会代表根据近年来有关石灰岩洞穴的研究成果和旅游开发的情况畅谈自己的意见。其中 ,有关广西、四川两省区岩洞大坑的研究是近年来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 ,引起与会者很大的兴趣 ,洞穴环境的保护也是重要的议题。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朝辉、副研究员陈升忠 ,华南师范大学莫仲…  相似文献   

12.
韦跃龙  陈伟海  罗劬侃 《地理学报》2016,71(9):1528-1543
运用岩溶地貌及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成景机制和原理,结合动态耦合的方法和系统的观点,通过“洞穴”这一共同作用的对象,将洞穴的区域地质背景、洞穴外部环境、洞穴内部环境与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成景过程进行有机联系,创立某一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成景耦合系统,概括其内涵、特征和意义。同时通过对广西巴马水晶宫区域地质背景、洞穴外部环境、洞穴内部环境等系统分析和研究,全面系统探讨水晶宫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成景耦合过程,并按不同时期区域构造运动的程度及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形成特征,将该成景耦合过程划分为4个可往复循环的阶段:① 区域构造平稳前期—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形成发育阶段;② 区域构造平稳中期—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大规模发育阶段;③ 区域构造平稳后期—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缓慢或停止发育阶段;④ 区域间歇性构造运动—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崩塌阶段。  相似文献   

13.
郑建生  刘瑞华 《热带地理》2006,26(3):264-268
概述了广州地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以及富水规律,划分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红层孔隙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4种地下水类型,叙述了各类地下水的主要特征.以实例说明各类地下水对城市建设环境的影响,并引发斜坡失稳、岩溶地面塌陷、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灾害.提出采用1∶10 000~1∶25 000比例尺,开展广州地区红色风化壳的水文地质特征与边坡稳定,隐伏岩溶与上覆第四系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场地稳定性,软土及沙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场地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及研究内容,为城市规划建设、工程决策、灾害防治提供地下水  相似文献   

14.
张磊 《西部资源》2022,(1):13-15
为了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业活动造成的破坏,很多专业人士投入到保护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研究工作.本文对泾县某矿区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简要分析.矿区内充水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含水层出露地表受大气降水的补给量有限,地下排水疏干导致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小,矿体及围岩含水贫乏,岩溶发育程度低,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判定为简单.  相似文献   

15.
广花盆地西北部赤坭镇岩溶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场综合岩溶地质调查结果,分析了广花盆地西北部赤坭镇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岩溶发育程度和地面塌陷分布特征,探讨了岩溶在水平面上及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广花盆地西北部赤坭镇存在大面积的隐伏岩溶分布区,岩溶发育程度严重不均;区内岩溶发育往往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控制;岩溶发育程度的差异是控制地面塌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喀斯特地貌与洞穴专业组于1992年11月1日—6日在浙江省桐庐县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喀斯特地貌与洞穴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喀斯特地貌与洞穴专业组和桐庐县旅  相似文献   

17.
刘维 《西部资源》2013,(1):32-3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近日在京揭晓。  相似文献   

18.
2012年4月9日-10日,“高低纬/陆海气相互作用的地质历史记录与现代观测”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过去全球变化工作组,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黄土专业委员会、干旱区环境专业委员会、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由福建师范大学和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承办.  相似文献   

19.
黑暗、潮湿、常温的岩溶地下洞穴,使生活其中的动物构成特殊的群落,表现出特殊的行为和体征,根据其生活习性,洞穴动物可分为真洞穴动物(Troglobites)、半洞穴动物(Troglophiles)和洞栖动物(Trogloxenes);中国岩溶洞穴动物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已经先后发现洞穴动物新种131个,在洞穴动物行为及特征方面,开始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考虑到中国岩溶洞穴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中国洞穴动物调查研究还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黑暗、潮湿、常温的岩溶地下洞穴,使生活其中的动物构成特殊的群落,表现出特殊的行为和体征,根据其生活习性,洞穴动物可分为真洞穴动物(Troglobites)、半洞穴动物(Troglophiles)和洞栖动物(Trogloxenes);中国岩溶洞穴动物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已经先后发现洞穴动物新种131个,在洞穴动物行为及特征方面,开始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考虑到中国岩溶洞穴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中国洞穴动物调查研究还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