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五莲七宝山火山—次火山杂岩的演化及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五莲七宝山地区发育二期火山—次火山杂岩,本文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论证了火山岩、次火山岩之间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指出二期火山—次火山杂岩分属二个岩石系列,为二个岩浆房分异演化的产物,同时还对火山—次火山杂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进行了定量估算。  相似文献   

2.
一个火山—沉积盆地中火山岩的空间分布、岩石特征及喷发特点等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通过这种规律的研究,能够追溯火山—沉积作用的历史,模拟盆地形成与演化的模式。本文试图通过阿木尼克山一带泥盆纪火山岩的特征研究,对其火山—沉积盆地的形成与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穹窿-火山型攀西裂谷的成因,岩浆深成作用与火山作用过程;穹窿构造的发生、发展的演化历史;岩浆分异趋势及双峰式岩浆演化系列及其成因。 攀西裂谷曾经历了岩石圈穹窿—陆壳穹窿一次火山穹窿三个发展演化阶段。碱性岩浆作用与地壳隆升、地幔去气、热流汇聚作用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成穹作用最盛,岩浆碱度最高。随着陆壳破裂、开放、挥发分散逸,岩浆性质从强碱质—弱碱质—碱酸性转化。 穹窿构造的发展演化阶段有机地控制了岩浆源和二次岩浆房的深度和岩浆演化特点,随着穹窿构造的发展演化,岩浆活动由深成幔源→中浅成幔源加陆壳轻微混染→超浅成壳幔混合源逐渐演化,因而可以认为:穹窿-火山型裂谷发育的各个阶段,存在有低位→中位→高位的二次岩浆房。 攀西裂谷属不发育的夭折裂谷,以演化时间长为特点,有利于岩浆深源(二次岩浆房内)结晶分异、液体不混容性分离作用和陆壳的同化混染作用等得以彻底进行,最终形成“双峰式”岩浆组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在《冀北火山一沉积盆地构造演化及铅、锌、银成矿特征研究》①课题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主要说明了冀北陆相(红色)火山一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研究的前提、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盆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划分和盆地充填序列与盆地构造演化的关系。该项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在火山一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研究领域的空白,对于火山一沉积盆地地质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康宁 《甘肃地质》2017,26(4):10-17
西秦岭地区的构造演化是许多地质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三叠纪以来西秦岭发生了复杂的俯冲碰撞造山作用,这一时期发育的火山岩,便是这一地质事件的重要记录。本文选取西秦岭甘青交界处台乌龙一带华日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运用"火山旋回—火山构造—火山地层—岩性岩相"的火山岩区填图方法,在华日组火山岩中识别出喷溢相、爆发相、侵出相、喷发—沉积相、火山通道相和次火山岩相等6个岩相;台乌龙层状火山机构、色日欠破火山机构等11个火山机构;两个组合样式(台乌龙—年支北串珠式组合、下毛娘北—色日欠镶嵌式组合);划分出1个火山喷发旋回,3个亚旋回。较合理地建立起地层层序、岩相相序和演化模式。华日组火山岩的出现标志着西秦岭地区在晚三叠世已进入陆相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6.
佘中明 《云南地质》2013,32(2):157-159
地区铜矿在中三叠世岛弧环境下与火山岩地层同期成岩成矿——英安斑岩铜矿(化),经后期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和改造,在喜马拉雅后期干旱环境下经氧化、强淋滤和次生富集,逐步演化为"火山—次火山热液交代次生富集铜矿",并衍生出构造热液型铜矿、砂岩铜矿等多种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7.
新疆阿舍勒—冲乎尔地区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演化牟传龙刘宝朱晓镇邢雪芬(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阿舍勒—冲乎尔地区泥盆纪沉积盆地是一个以火山事件为主的产物,伴有内源和陆源碎屑沉积的堆积场所。其特殊的古地理景观造就了不同的沉积物,并构成了...  相似文献   

8.
冷水银铅锌矿的火山—侵入杂岩体出露于信江中生代火山盆地南缘。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铷锶同位素分析表明冷水火山岩及次火山岩是同源产物,是同熔岩浆分异的结果。岩浆中成矿物质Cu、Fe、Pb、Zn、S、H_2O的数量与下地壳、上地慢或洋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程度有关。冷水火山—侵入杂岩是钙碱性岩浆于不同演化阶段形成的岩石组合并具有化学成分上的相似性和继承性。岩浆房中具有良好的分带现象,上部为富钾的流纹质岩浆,向下逐渐变为基性岩浆。岩浆由钙碱性向偏碱性演化,促使成矿元素大量富集,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9.
阜新地区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为一套钙碱性系列的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组合,是拉张条件下断陷盆地内的火山喷发产物,岩浆来源于地壳.喷发韵律发育,具多期次喷发特点,岩浆演化明显,由基性→中性→酸性演化.由于火山喷发中心的迁移及火山作用时间、方式等因素影响,在各盆地中火山喷发产物具有明显的差异.在阜新-义县盆地内火山喷发产物发育最为完全,它代表了义县组火山岩岩浆演化的全过程.以岩浆演化特征的差异,可划分三个Ⅱ级旋回.  相似文献   

10.
宁强巩家河—蒲水沟地区出露的元古界碧口群为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火山岩为钙碱性系列的细碧—角斑岩建造,产于岛弧构造环境,火山活动以裂隙式喷溢为主,岩浆演化总体反映为一个大的正向旋回。金、银多金属矿化主要产在火山溢出间歇阶段的短暂喷发所形成的火山碎屑岩夹层中或不同岩性的过渡转换部位。矿化受后期改造富集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11.
新疆西天山伊犁地区石炭纪火山—沉积序列及盆地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西天山伊犁地区作为中天山微板块的一部分,呈"倒三角形"被缝合带或断裂带所围限。其上广泛出露的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是研究西天山石炭纪盆地性质和天山古生代造山作用演化过程最为直接的载体。本文通过对石炭纪火山—沉积剖面的岩石组合、地层序列、构造环境及盆地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伊犁地区石炭纪火山—沉积岩与下伏地层(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或前石炭纪褶皱基底)之间呈广泛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接触;火山—沉积岩系由下到上可以划分为2个序列,分别对应于盆地伸展—裂陷演化的两个旋回:序列Ⅰ:大哈拉军山组底部扇三角洲相、向上出现2次爆发相—喷溢相的火山喷发旋回,阿克沙克组底部扇三角洲相,向上过渡为滨浅海相—开阔台地相;序列Ⅱ:伊什基里克组由下到上由3次爆发相—喷溢相的火山喷发旋回构成,东图津河组为浅海陆棚相。西天山伊犁地区石炭纪火山—沉积序列反映了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裂谷盆地充填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新疆穷布拉克铜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穷布拉克铜矿床地质研究表明,该矿床为火山热液、次火山热液和沉积-改造作用成矿。认为岩浆和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壳,成矿与火山—次火山作用密切相关,是同一岩浆源分异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和沉积—改造型矿床,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刘树杰  朱科 《吉林地质》2011,30(2):14-17,30
大兴安岭北段阿龙山地区,发育有6个环状火山盆地,根据它们的形成、演化的地质、地球物理标志,可划分为未成熟、成熟与老年三种火山构造盆地类型.各种火山构造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与类型标志明显,又都经历了环状产生与基性火山喷发、酸性岩浆活动、晚期基性火山喷发3个演化阶段,形成了中基性-中酸性—中基性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江西银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一个特大型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容矿的孔家—银山火山盆地中火山-次火山岩通常被认为属于鹅湖岭组,但时代归属仍存在争议。本文对与银山火山岩伴生的英安斑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定,获得了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81.3±2.1)Ma(MSWD=2.3,n=20),说明银山火山盆地形成于180 Ma左右,为早侏罗世的产物。对以往地质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域上鹅湖岭组为晚侏罗世有确切的地质证据,而早侏罗世孔家—银山火山盆地中火山-次火山岩不属于鹅湖岭组,该认识对研究区域地质演化及成矿规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昆仑北缘出露的中元古代火山—沉积岩系可分为两大系列,一是北带的巨厚逆向演化的双峰式火山岩,其上部为复理石、磨拉石,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从早到晚岩石的碱度逐渐降低,从碱性、钙碱性向拉斑系列演化,代表了一个伸展构造背景下火山岩演化序列,火山—沉积岩系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活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活动自北往南贯穿兴蒙造山带和华北克拉通2个大地构造单元,可以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展现规模不等的火山群:北部诺敏河火山群和绰尔河—哈拉哈河火山群,中部阿巴嘎火山群和达里诺尔火山群,南部大同火山群和乌兰哈达火山群。这些火山群主要由单成因火山组成,少则几十座,多则200余座,如阿巴嘎火山群向北延入蒙古达里干加,构成亚洲东部面积最大的新生代火山区。因此,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成为探讨大陆内部火山活动构造背景与成因机制的重要场所,也是获取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东西两侧和兴蒙造山带与华北克拉通2个大地构造单元岩石圈差异演化信息的重要窗口。本文介绍了这些火山的分布、构造背景和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地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层段,勘探开发实践证明,古生界地层中的生储盖组合及油气体系受到了二叠纪大量、长期、多阶段火山—岩浆活动的强烈影响,然而,其影响规律尚不清楚。研究选取塔中47井区的三口重点油气探井,对志留系—石炭系油砂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并完成了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储集空间研究,结合井区三维地震解释,从有机质、储层、成藏等方面研究了二叠纪火山—岩浆活动对古生界生储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塔中47井所钻遇的大型火山机构,其火山—岩浆活动可以提高下伏地层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增强储层中酸性流体对钙质胶结物的溶蚀作用,促进次生孔隙形成进而发育优质储层。靠近火山机构的油气储层受改造作用更强烈,其储集性能更好,以火山机构为中心,横向上依次分布储层显著改善区域、储层破坏区域和储层基本未受影响区域,储层改善作用的影响范围大约为6 km。储层演化与油气综合成藏与二叠纪火山—岩浆活动有一定的对应性和关联性,火山—岩浆活动直接促进了油气运移和油气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乔治王岛出露一套白垩纪末—中新世的火山-沉积地层,露头主要分布于菲尔德斯半岛、韦弗半岛、巴顿半岛、波特半岛、华沙地块、克拉克夫地块以及梅尔维尔角等地,地层出露比较完整,对研究南极半岛在白垩纪末—中新世时的地质及古气候演化等科学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前人对乔治王岛白垩纪末—中新世火山-沉积地层的同位素年代学、地层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示了笔者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认识,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江西东乡—贵溪—资溪中生代火山岩相—构造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区内发育六类火山岩相,划分火山喷发区三个,火山机体构造四类。  相似文献   

20.
平和—安溪地区火山—侵入杂岩广布,银铅锌、锡、金矿化普遍,矿点众多,尤其以银铅锌矿点居多。本文将银铅锌矿分为岩浆热液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火山喷发—沉积改造型等四种成因类型;锡矿分为岩浆热液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和沉积—岩浆热液改造型三种类型;金矿分为岩浆热液型和火山—次火山热液型两种类型。在总结各矿种的不同成因类型的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的基础上,对本区找矿前景作了分析,认为银铅锌矿找矿前景最佳,是主攻矿种。同时也对其它矿种提出一些主攻地带和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