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专项规划(2011~2015年)》,要求统筹协调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炭、铀矿、岩盐等资源勘查开采,将鄂尔多斯盆地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接续区、实施综合勘查开发的模范区及统筹协调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日前,记者从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国土资源部印发的《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专项规划(2011-2015年)》出台,要求统筹协调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炭、铀矿、岩盐等资源勘查开采,将鄂尔多斯盆地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接续区、实施综合勘查开发的模范区及统筹协调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核工业二O八大队在近十多年来,通过对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和巴音戈壁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发现了一批超大型、特大型、大型和中型等砂岩铀矿床,取得了我国铀矿找矿和科研史上的重大突破。勘查实践证明,内蒙古是我国最重要的铀成矿区带之一,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和巴音戈壁盆地铀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成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油砂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一种,通常具有资源量大,分布面积广等特点。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我国油砂资源的发展历程,并重点围绕松辽盆地外围(内蒙古境内)、二连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油砂矿富集情况进行了论述,对内蒙古自治区油砂的分布特征与资源状况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预测了自治区内油砂的发展方向及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世界上少数的大型聚煤盆地,煤炭资源极其丰富。而侏罗系中统延安组又是陕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含煤地层。分析延安组的沉积环境特征,恢复侏罗纪时期测区的原型盆地面貌,为探索建立测区煤炭富集规律提供参考和依据,这是本文章研究的作用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14,(19):64-64
近日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陵水17—2-1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据测算,陵水17—2为大型气田,是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这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陵水17~2构造位于南海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陵水凹陷,距海南岛约150公里,平均作业水深1500米。  相似文献   

7.
内蒙高原的盐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高原是我国北部的大高原,西起阿拉善高原和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止于锡林郭勒高原及呼伦贝尔盆地,面积约140多万平方公里。据考察,全区约有盐湖220多个,是我国盐湖带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盐湖具有数量多、面积小、类型全、成盐期短的特点。在干燥气候影响下,成盐作用强烈,盐类沉积发育,尤以碱湖多为特征,是我国苏打、天然碱资源的主要产地。探索和研究这些盐湖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演化规律,对揭示高原自然环境特点和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生代发育起来的大型内陆拗陷盆地,面积约25万km2。研究区位于盆地北部的Ⅰ号砂岩朵体上。通过对巴音布拉格地段的铀成矿条件分析,认为该地段无论从铀源、构造、含矿含水层的岩性-岩相条件、层间氧化作用及后生还原作用,还是古气候及古水动力条件,都与纳岭沟、皂火壕铀矿床非常一致或者相似,并且业已发现了重要的矿化线索,因此其成矿远景极为乐观,有望发展成为新的铀矿带。  相似文献   

9.
张健 《西部资源》2014,(5):61-61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中心近日在实施"突D1井"钻探过程中发现多层油气显示。据悉,沈阳中心松辽外围中新生代盆地群油气地质综合调查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一处面积约为2,358平方千米的中生代盆地。盆地自南向北发育多个次级凹陷,以南部凹陷保存较好,并具有较好的油气化探异常显示。"突D1井"设计孔深800米,直孔,全井取芯。该井发现多层"油浸、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世界上少数的大型聚煤盆地,其煤炭资源极其丰富。而侏罗系中统延安组又是陕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含煤地层,聚煤区围绕盆地中心呈环带状形成于三角洲平原区,在东胜地区的煤层发育最为齐全。通过对研究区实测及收集资料的综合研究,并结合陕西神木等地区的煤层划分对比,将延安组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自下向上共划分为五个煤组,共有6~10层。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新兴能源化工基地,但由于该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瓶颈。2006年,自治区政府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议定,共同投资5000万元,开展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勘查工作。现已探明,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能源基地区域地下水补给资源总量每年为55.55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每年为27.00亿立方米。专家认为,该项成果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强,为内蒙古能源基地规划建设提供了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是鄂尔多斯盆地乃至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资源重要富集区,其拥有古生代石炭—二叠纪和中生代侏罗纪两类含煤岩系,储量丰富,煤种齐全,品质优良,是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战略基地。本文以地球动力学和煤田地质理论为指导,从煤系赋存角度出发,结合大地构造单元区划及赋煤单元区划,以地质构造控制煤系赋存状况为出发点,合理地划分了赋煤构造单元,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3级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详细论述了各赋煤构造单元的构造特征;总结了区内煤田构造特征,揭示了煤系赋存状况的分区分带特征。  相似文献   

13.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最新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在原志丹群洛河组底部的一套黄绿、紫红、灰白及姜黄色砾岩、含砾砂岩及粉砂岩地层,厘定为白垩世志丹群底部的宜君组,不整合于中侏罗统安定组之上,其上与洛河组为整合接触。在鄂尔多斯盆地甄别出白垩世志丹群底部的宜君组的,对研究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寻找相关的沉积矿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濮凹陷盐湖盆地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外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含盐盆地的油气富集和分布与盆地内沉积的盐岩密切相关。东濮凹陷是我国东部地区典型的含盐油气富集盆地,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其地层层序特征及盐岩纵横向分布特点,进一步剖析了盐岩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与生储盖层的关系,搞清了含盐盆地油气的分布和富集与盐岩的关系,指出无论在垂向上还是横向上,东濮凹陷盐岩一般都与暗色烃源岩共生,而且盐岩与同期沉积的砂岩表现为长消关系。研究认为盐岩可作为油气上盖或侧向遮挡,与源岩、储集层可组成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利于油气富集区带的形成,对构造和隐蔽油气藏的形成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指出与盐岩有关的文东北部和胡状集地区是下一步挖潜的有利勘探方向。研究成果也可为国内外同类含盐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利用空间统计分析工具对我国油气资源产业的空间分布状况和规律进行了考察,然后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导致油气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油气资源产业发展呈现出产异化的空间分布状况,油气资源产业的上游集中于环鄂尔多斯区域,油气资源产业的下游没有出现空间集聚。而在影响我国油气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的因素中,外部效应是促使油气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的关键。同时,政府经济政策则是油气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岩溶区的研究,对比不同的泉域或岩溶水系统中岩溶的发育与分布,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岩溶区具有一致的岩溶形成模式,为逆冲断层带岩溶发育模式,与盆地东缘、南缘的岩溶形成模式不同。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岩溶区岩溶含水岩组主要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岩溶水主要受近南北向推覆构造的控制,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为富水地段。本区可溶岩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在影响岩溶发育的诸多因素中,构造为主导因素。本区南北向逆冲构造带呈东西分带、南北成块的构造格局,但由于各地所处的构造位置、边界条件、地质体岩性、作用力强弱不一,各地的构造特征也有所差异,对岩溶水动力条件影响也不同。基本可以分为两种岩溶水动力特征。水动力条件对岩溶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本区岩溶主要在每个南北向可熔岩条带中发育,并在靠近倒转向斜一侧发育强岩溶带。另外,在白垩系与奥陶系接触带发育古岩溶,往往形成富水带,使该古岩溶埋深几百米,仍形成富水带。  相似文献   

17.
全球已发现的工业油气田中与盐系地层有关的约为58%,总结盐相关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其勘探经验,为含盐盆地的油气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红海盆地的岩盐发育和分布规律研究、盆地生储盖特征分析及红海盆地实际勘探经验总结,认为含盐盆地具有以下特征:含盐盆地盐系地层发育,岩盐因构造变形可形成多种类型的盐构造,油气勘探应以寻找各种盐构造油气藏为主;含盐盆地盐下易形成高温高压,盐下储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砂岩,这种异常高压对储集层的储集性能是有利的,盐下应以储层类型和圈闭识别为主要勘探目标;含盐盆地地质情况复杂,勘探工程难度大,需加强钻井工程研究;含盐盆地盐下地震成像普遍较差,加强盐下地震处理技术研究,辨别盐下"假构造",是盐盆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东非裂谷西支Albertine盆地的油气重大发现,使该区成为勘探和研究的热点地区。Kivu盆地北邻Albertine盆地,属于火山型伸展盆地,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和烃源岩的形成演化等方面均受火山作用强烈影响。盆地存在两套未证实的烃源岩,断层发育,圈闭和油气运移条件可能较好,东部斜坡带推测是有利勘探区带。烃源是盆地勘探最主要的地质风险,Kivu湖中较高浓度的CO_2和CH_4是重要的安全隐患。盆地的勘探成本很高,也是影响油气勘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西部资源》2013,(2):71-71
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是指海底石油、天然气和海滨、浅海中的砂矿资源。经过我们有计划的勘探,已有充分的资料征实,在我国辽阔的近海海域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目前,在渤海盆地中已经发现了十多个含油气构造或油田,有的油田单井日产原油达1,600吨,天然气19万立方米,在黄海"北黄海盆地"有一般的油气远景,而在"南黄海盆地"  相似文献   

20.
在不久前于包头举行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保护”学术研讨会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说. 近几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相继发现了大型、超大型铀矿床,特别是通过“煤铀兼探”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和杭锦旗大营地区发现了世界级大型铀矿,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铀资源以南方为主的分布格局,使内蒙古自治区一跃成为全国铀资源储量最多的省区.同时,通过加大地质找矿工作力度,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工作者在松辽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页岩气,并在华北地台北缘、大兴安岭成矿带和阿拉善北山成矿带发现了巨大的找矿潜力.内蒙古矿产资源家底越来越殷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前景越来越明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