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汶川Ms 8.0级地震震源区地壳深部结构研究
引用本文:宋文杰,朱介寿,程先琼,李海丰,徐华全,顾勤平.汶川Ms 8.0级地震震源区地壳深部结构研究[J].第四纪研究,2010,30(4).
作者姓名:宋文杰  朱介寿  程先琼  李海丰  徐华全  顾勤平
作者单位:1.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都,610059
2.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库尔勒分院,库尔勒,841001
3. 成都市地震局,成都,610059
4. 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南京,210014
摘    要:2005年10月至2007年4月,我们在松潘-甘孜、龙门山地块布设的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剖面正好经过地震震源区映秀,这为研究地震震源区深部结构提供很好的机会.观测剖面自成都龙泉山,途经都江堰、卧龙,终止于新都桥,全长约400km,台站间距5~10km,34个流动宽频带地震仪共记录到该时间段内5.5级以上远震事件542个,大于等于6.0级为195个.利用该观测剖面记录到的远震P波波形资料,采用接收函数方法来研究汶川Ms8.0级地震震源区地壳深部结构,结合地震构造背景的分析,探讨引起这次地震的动力学模式,并由此认识汶川地震的孕育与成因机制.根据震源区地表破裂和余震分布及深部结构的综合分析,可以划出震源区下方的地震断裂带.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界面分布特征,发现松潘-甘孜地块及龙门山推覆体中在20~60km深度存在一个厚度约15~20km的低速中地壳,而四川盆地地壳内不存在低速层.该中地壳内的低速层,是引起中上地壳的推覆运动的滑脱层.2)Moho面自扬子盆地(36~42km)跨龙门山(50km)到松潘-甘孜腹地(62~65km)逐渐加深,跨鲜水河断裂又变浅(60km),说明横跨扬子盆地-龙门山-松潘-甘孜地块的该断裂带是地壳厚度的陡变带.该结果揭示了松潘-甘孜地块与扬子地块是碰撞接触模式,龙门山的推覆构造就是上地壳逆冲的结果.

关 键 词:汶川地震  接收函数法  碰撞接触模式  低速层  上地壳逆冲

DEEP CRUSTAL STRUCTURE AROUND THE SOURCE AREA OF TH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Song Wenjie,Zhu Jieshou,Cheng Xianqiong,Li Haifeng,Xu Huaquan,Gu Qinping.DEEP CRUSTAL STRUCTURE AROUND THE SOURCE AREA OF TH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J].Quaternary Sciences,2010,30(4).
Authors:Song Wenjie  Zhu Jieshou  Cheng Xianqiong  Li Haifeng  Xu Huaquan  Gu Qinp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