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8000a以来东海内陆架化学风化过程及其对气候事件的响应
引用本文:张辉,刘季花,朱爱美,高晶晶,李小艳,刘升发.8000a以来东海内陆架化学风化过程及其对气候事件的响应[J].海洋科学进展,2019,37(4).
作者姓名:张辉  刘季花  朱爱美  高晶晶  李小艳  刘升发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 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61;自然资源部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6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237;自然资源部 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61;自然资源部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6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237;自然资源部 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61;自然资源部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6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237;自然资源部 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61;自然资源部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6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237;自然资源部 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61;自然资源部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6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237;自然资源部 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61;自然资源部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6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237
基金项目: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中国边缘海陆架泥质体是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形成的重要沉积单元,沉积速率高和连续性好的特征使其成为研究高分辨率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理想载体。通过对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中部的浅钻岩芯MZ02孔进行粒度、常量与微量元素、AMS~(14)C分析,获得粒度和常微量元素随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演化序列。结果表明,全新世早期沉积物为较粗颗粒的粉砂为主,且粒度参数变化明显,指示了沿岸流、潮流、波浪综合作用下的前滨-近滨沉积环境;8 000 a以来陆架区沉积物以细颗粒黏土质粉砂为主,沉积环境稳定,以沿岸流控制的浅海沉积为主。沉积物化学蚀变指数(CIA),w_(CaO)/w_(K_2O),w_(CaO)/w_(MgO)和w_(Ba)/w_(Sr)比值反映8 000 a以来化学风化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包括8000~6000 a B.P.的缓慢减弱期、6000~2200 a B.P.的频繁波动期、2200~1050 a B.P.的迅速减弱期及1050 a B.P.以来的逐渐增强期。地球化学指标同时指示的9次极值揭示东亚季风驱动的降温事件分别发生于7200 a B.P.,6000 a B.P.,4200 a B.P.,3600 a B.P.,2300 a B.P.,800~120 a B.P.时期。相应的降温证据亦存在于其他区域的不同介质中,揭示气候变化的区域性乃至全球性联系;频谱分析结果显示所选择地球化学指标存在79~200 a周期变化规律,指示太阳活动对中国东部区域沉积物化学风化及气候变化的控制作用。

关 键 词:东海内陆架  泥质区  元素  化学风化  东亚季风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