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季节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小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
引用本文:何永姑,刘均玲,袁超,赵爽,王永强.不同季节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小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J].海洋科学进展,2019,37(4).
作者姓名:何永姑  刘均玲  袁超  赵爽  王永强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 海洋学院,海南 海口,570228;海南大学 海洋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570228;自然资源部 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海南 海口,570311
摘    要:于2015-04月(春季)、2015-06(夏季)、2015-10(秋季)、2016-01(冬季),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潮间带沉积物选取15个采样点,进行小型底栖动物定量采样,对小型底栖动物数量分布和类群组成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型底栖动物主要包括线虫类、桡足类、多毛类、寡毛类、涡虫类、轮虫类、海螨类。其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线虫平均丰度分别为(192.11±97.87),(203±73.03),(156.25±54.53),(136.74±53.02) ind·10 cm~(-2);桡足类平均丰度分别为(7.68±4.28),(1.14±0.95),(4.43±5.61),(1.99±1.32) ind·10 cm~(-2);多毛类为(1.37±1.17),(0.44±0.47),(0.21±0.24),(0.62±0.71) ind·10 cm~(-2)寡毛类为:(1.30±0.86),(1.35±1.07),(1.27±1.10),(1.46±0.98) ind·10 cm~(-2)。四季中线虫均为优势类群,占94.78%~98.25%,各采样点线虫丰度百分比差别不大,桡足类在春季最大(3.79%),夏季最小(0.55%)。小型底栖动物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龙尾、长宁尾所对区域及靠近内陆的采样点区域。对不同季节小型底栖动物丰度进行Duncan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春、夏季与秋、冬季小型底栖动物类群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季节不同类群的小型底栖动物丰度进行Student-Newman-Keuls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春、夏季与秋、冬季线虫类丰度存在显著差异;桡足类丰度夏、冬季节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秋、冬季节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季节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多毛类丰度春、夏、秋、冬四季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寡毛类丰度不同季节均无显著差异。

关 键 词:红树林  季节分布  小型底栖动物  东寨港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