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城市群是否存在借用规模?
引用本文:杨桐彬,朱英明,杜家禛.中国城市群是否存在借用规模?[J].地理科学进展,2022,41(7):1156-1167.
作者姓名:杨桐彬  朱英明  杜家禛
作者单位:1.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94
2.南京理工大学江苏产业集群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南京 21009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JL1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CJY075);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自主选题项目[中宣干字〔2018〕86号]
摘    要:现有研究缺乏对城市群空间尺度下借用规模问题的关注。为弥补这一不足,论文基于2008—2019年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从功能和绩效维度对中国14个城市群借用规模的存在性,以及借用规模发生的空间条件和形成机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 从城市群层面看,长株潭、珠三角、武汉、辽中南、哈长、北部湾和京津冀7个城市群存在借用规模;从城市层面看,大城市更有可能同时借用功能和借用绩效,即存在借用规模,而中小城市更有可能借用功能,成渝、中原、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和长三角5个城市群存在集聚阴影。② 借用规模更频繁发生于多中心结构的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均能通过嵌入多中心结构城市群实现借用功能,但只有中等城市和大城市可以在多中心结构城市群中实现借用绩效,多中心结构对中等城市借用功能和借用绩效的影响最为明显。③ 增强城市的地理邻近程度将会降低借用功能,但可以提高借用绩效;增强城市的网络关联程度可以提高借用功能和借用绩效;对于借用功能而言,网络关联与地理邻近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对于借用绩效而言,网络关联与地理邻近之间存在互补效应;网络关联对借用功能和借用绩效的促进作用仅在大城市中能够显现。

关 键 词:借用规模  借用功能  借用绩效  集聚阴影  城市群  
收稿时间:2022-01-17
修稿时间:2022-03-17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