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新疆准噶尔盆地冬季系统性降水研究——Ⅰ.降水模型
引用本文:刘玉宝,游来光,胡志晋.新疆准噶尔盆地冬季系统性降水研究——Ⅰ.降水模型[J].应用气象学报,1988,3(1):36-45.
作者姓名:刘玉宝  游来光  胡志晋
作者单位:1.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 (刘玉宝,游来光),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胡志晋)
摘    要:根据1984年11月21日北疆降水过程的飞机、雷达、地面微物理及其它设施的综合观测,提出了天气尺度、中小尺度及微尺度的结构模型和各尺度间相互作用形成降水的机制。分析发现,冷空气进入盆地受地形影响,锋面结构复杂。降水由小尺度扰动作用于大片的低层层状云(LSc)而形成。LSc是系统到来前盆地内的低云阴雾受冷空气和天山作用而成,具有持续供给过冷水的能力。小尺度扰动可分为动力作用型和微物理作用型两类,它们均能起到提供冰晶作用。各个扰动区微结构差异较大,产生降水和消耗LSc中云水的能力也不相同。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气象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