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贵州晴隆沙子锐钛矿矿床与黔西南红土型金矿床的成矿差异性
引用本文:张敏,聂爱国,张竹如.贵州晴隆沙子锐钛矿矿床与黔西南红土型金矿床的成矿差异性[J].地质科技通报,2016,35(5):126.
作者姓名:张敏  聂爱国  张竹如
摘    要:黔西南有些地段的大厂层——金矿源岩残存裸露于地表的古喀斯特洼地中,第四纪强风化作用导致矿源岩中金元素富集,形成黔西南红土型金矿床。贵州晴隆沙子一带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顶部形成古喀斯特高地与喀斯特洼地,在低温、低压、弱碱性水体中锐钛矿晶出被玄武质黏土及褐铁矿等吸附,形成锐钛矿矿床。大厂层——金矿源岩覆盖于锐钛矿体之上,使已形成的锐钛矿得以保存。同时,玄武质黏土、玄武岩残块等,阻碍上覆大厂层——金矿源岩以下的喀斯特进一步发育,使其大厂层——金矿源岩风化不彻底,导致金不富集,仅表现为弱矿化,不能形成红土型金矿床,这就是导致两者成矿差异性的原因。 


Metallogenic Difference between Qinglong Shazi Anatase Deposits and Lateritic Gold Deposits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技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技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