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断-坳转换期物源体系分析:以霸县凹陷东三段为例
引用本文:李邦勇,黄传炎,张宏伟,陈思,谢通,李潇鹏,肖子洋,廖佳妮,徐蒙.断-坳转换期物源体系分析:以霸县凹陷东三段为例[J].地质科技通报,2016,35(3):56.
作者姓名:李邦勇  黄传炎  张宏伟  陈思  谢通  李潇鹏  肖子洋  廖佳妮  徐蒙
摘    要:以霸县凹陷东三段古物源体系为例,对其进行了不同角度与不同层次的精细研究,进而探讨了霸县凹陷断-坳转换期的物源体系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霸县凹陷断-坳转换期物源特征主要受古构造与古气候的控制,表现为:一方面,受继承性裂陷末期断陷样式的影响,凹陷快速地构造沉降,使得隆凹格局明显,易于形成近源堆积;另一方面,受古气候频繁变化的影响,气候干燥时,整体处于暴露环境,加速了剥蚀速度,气候潮湿时,沉积范围扩大,加速了凹陷填平补齐,准平原化。在古构造和古气候双重因素控制下,形成了霸县凹陷断-坳转换期独特的物源特征,表现为以凹陷边缘凸起为主的近物源慢速堆积特征。综合多种物源分析方法,得出研究区物源来自东部的大城凸起和西部的牛驼镇凸起,具体包括东部的长丰镇物源;史各庄物源和苏桥物源;西部的膮州物源和岔河集物源;南部的饶阳物源和北部的南孟物源。在物源体系、构造组合特征及气候的控制下,东三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 


Provenance System Characters of Fault-Depressed Transforming Period: Insights from the Third Member of Dongying Formation in Baxian Sag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技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技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