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湖北清江岩溶洞穴现代土壤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物指标变化规律
引用本文:白 晓,黄俊华,朱家平.湖北清江岩溶洞穴现代土壤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物指标变化规律[J].地质科技通报,2014,33(2):55.
作者姓名:白 晓  黄俊华  朱家平
摘    要:为进一步理解中国南方岩溶区现代土壤生物有机地球化学演化规律,对采自湖北清江流域典型岩溶洞穴上覆土壤开展了
系统的分析。分别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MAT-251)与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试了样品中的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物指标。
其中有机碳同位素值(δ13Corg)在-28.3‰~-27.4‰之间变化,并随深度的增大呈逐渐正偏的趋势,指示了当地的植被类型自土壤
层形成以来主要为C3 植物。而可抽提有机质的总量、正构烷烃高碳数奇偶优势(CPIh 值)、高碳数与低碳数含量比值(Rh/l值)、平均
链长(ACL 值)以及脂肪酸C16:1/C16:0等指标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与土壤有机碳同位素的变化趋势基本一
致,说明岩溶地区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均与土壤层内微生物活动的强弱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有机碳源
是制约岩溶地区土壤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深入理解湖北清江和尚洞洞穴石笋记录提供了新的思路。 


Variations of the Organic Carbon Isotope and Biomarker Indexes in Modern Soil from Karst Caves in the Qingjiang Valley,Hubei Province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技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技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