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量自适应BP神经网络的鸢乌贼模式识别 |
| |
作者姓名: | 杨柳青青 储莫闲 刘必林 孔祥洪 |
| |
作者单位: |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306;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上海201306;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6141);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项目(0810000243)(0810000243);上海市科委地方高校能力建设项目(20050501800);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9DZ1207502) |
| |
摘 要: | 近年来, 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因其识别结果准确、快速, 而不断被用于生物判别邻域。本文利用MATLAB软件实现动量自适应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对西北印度洋、中东太平洋和南海3个海区的鸢乌贼角质颚及其胴长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显示, 训练成型的神经网络收敛误差仅为4.416×10-2, 加入动量和自适应学习率的BP神经网络对鸢乌贼地理种群的识别率有显著提高。3个海区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100%、88.89%和94.12%, 总成功率为 93.24%, 说明角质颚外部形态和胴长可用于鸢乌贼地理种群的区分。而BP神经网络的其他学习算法, 如梯度下降法、单一动量法和单一自适应法的总识别率分为74.32%, 77.03%和87.84%。本研究的识别效果稳定, 对于大样本训练集的识别率也高达92.77%, 为头足类的种群判别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
关 键 词: | BP神经网络 鸢乌贼 角质颚 种群区分 模式识别 |
收稿时间: | 2020-11-17 |
修稿时间: | 2021-02-27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海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海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