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acteristics of gas radon concentration anomaly at Ledu before the 2016 Menyuan MS6.4 earthquake
-
青海省乐都气氡观测的对象为断裂带土壤逸出气氡浓度.该测项自2007年开始施测,但直至2013年完成观测装置的完善与更新后,才开始产出连续稳定的数据产品. 2014年至2016年初的气氡观测曲线呈现清晰完整的年变形态.
2016年1月21日门源发生MS6.4地震,其震中距乐都观测点140 km,震前乐都气氡观测曲线出现年变形态异常变化.
图 1给出了乐都气氡浓度2014年以来的观测曲线.由图中红色部分可以看出,自2015年12月19日起气氡浓度打破正常年变形态迅速上升,持续至2016年12月21日;此后约20天内,气氡浓度观测值呈下降—转折—上升变化,并于1月9日达到2015年11月以来的最大值256 Bq/L;之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在观测峰值出现后约11天发生了门源MS6.4地震;震后第二天 (2016年1月23日) 观测值开始出现小幅下降;4天后 (2016年1月27日),观测值以13 Bq/(L·d) 的速率下降,直至2016年2月3日降至最低,为125 Bq/L.综上,乐都气氡呈现了震前剧烈变化、临震持续高值、震后稳定下降的特征,其变化过程与地震在时间上的吻合表明二者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此次乐都气氡年变畸变异常为2013年稳定观测以来首次出现.为了确定乐都气氡观测值这次年变畸变异常现象是否与地震有关,立即进行了观测系统检查和环境干扰排查.
观测系统的检查结果显示:① SD-3A自动测氡仪电压检查显示正常;② SD-3A自动测氡仪供电系统和仪器线路接触良好;③检查仪器及其工作参数等,并进行复位操作,测氡仪的各项参数符合要求;④观测人员业务熟练,工作经验丰富,且SD-3A测氡仪为自动装置,无需人工取样,故观测数据基本不受人为因素影响;⑤抽气装置及气路密闭性好,无老化漏气等现象.
现场调查结果显示:①周边无大型施工作业及工业设备,仅有一家小型自来水公司,定时定量抽水,长期以来很稳定,无变化;②距离观测点约2 m处为引胜河,流量与往年相比,无明显变化,属正常状态;③观测室的温度和湿度符合规范要求,无明显变化;④辅助观测气象三要素的对比观测显示,自2014年1月份以来,该测点温度和气压变化均正常,无突变.
这样看来,乐都台站的其它测项,例如,水温、气象三要素等在该异常出现前后并未呈显著变化,而且周边其它气氡观测点也未发现类似变化,故将此次乐都气氡大幅度突升异常认定为地震前兆异常.
在乐都气氡异常变化的分析过程中,为了解观测点周围水体的水化学组分变化情况,本研究还对观测点附近所采水样进行了地球化学组分分析,以期为该异常的判定提供地球化学方面的佐证.
选取观测点周边1.4 km内的5个取样点,在震前、地震当天及震后11天分3次取样,进行水化学组分分析.使用PHS-3CT型酸度计、DDS-320型电导率仪和XZ-0125型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分别测试了各水样的PH值、电导率、溶解固体总量 (total dissolved solids, 简写为TDS),以及铬、锰、铁、铜、氨氮、总氯、镍、磷酸盐的浓度,其中:酸度计误差为±0.01;电导率仪测量误差为±0.5%;水质分析仪浓度检测限为0.01 mg/L,示值误差为±5%. 2016年1月13日、1月21日和2月1日的水样化学组分分析结果列于表 1—3.
表 1 2016年1月13日水样化学组分分析结果Table 1.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hydr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ater samples on January 13, 2016取样
点各元素浓度/(mg·L-1) 电导率
/(μm·cm-1)TDS
/(mg·L-1)PH
值铬 锰 铁 氨氮 总氯 镍 磷酸盐 井1 0.06 0 0.02 0.91 0 0.03 0.88 579 261 8.8 井2 0.09 0.02 0.02 0.64 0.01 0.04 0.45 1017 522 8.4 台1 0.08 0 0.02 0.68 0.01 0 0.45 436 363 8.8 厂1 0.06 0 0.01 0.96 0 0.03 0.19 559 277 8.6 河1 0.06 0 0.01 0.65 0.01 0.05 0.10 453 223 8.7 表 2 2016年1月21日水样化学组分分析结果Table 2.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hydr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ater samples on January 21, 2016取样
点各元素浓度/(mg·L-1) 电导率
/(μm·cm-1)TDS
/(mg·L-1)PH
值铬 锰 铁 氨氮 总氯 镍 磷酸盐 井1 0.1 0.02 0.02 0.55 0 0 0.16 611 325 8.6 井2 0.1 0.01 0.04 1.02 0 0 0 1040 573 7.6 台1 0.08 0 0.01 0.09 0 0 0 677 377 7.9 厂1 0.14 0 0.01 1.01 0 0 0 517 280 8.0 河1 0.1 0 0.01 0.51 0 0.03 0 456 251 8.5 表 3 2016年2月1日水样水化学组分分析结果Table 3.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hydr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ater samples on February 1, 2016取样
点各元素浓度/(mg·L-1) 电导率
/(μm·cm-1)TDS
/(mg·L-1)PH
值铬 锰 铁 氨氮 总氯 镍 磷酸盐 井1 0.08 0 0.01 0.34 0.01 0 0.63 629 312 8.2 井2 0.08 0 0.02 1.65 0.01 0 0.07 1011 621 7.4 台1 0.08 0 0 0.44 0.02 0 0.09 745 367 8.6 厂1 0.09 0 0.01 1.17 0 0 0.26 634 329 8.5 河1 0.07 0 0 0.52 0 0 0.08 460 216 8.3 基于表 1—3中的数据,将5个水样中各化学组分测项的3次取样值绘于图 2,可见,各化学组分总体上表现为3种形态:“V”字型变化、无序变化、平稳变化.从图 2还可以看出:井2样品的测试结果与其它4个样品的差值较大,这是由于样本为不同含水层采集所致,井2的取样点深度约为130 m,其余4处取样点均为地表水;从环境角度来讲,铬、锰、铁、氨氮、总氯、镍、磷酸盐、总氯等测项为反映污染程度的指标,该测试结果表明5个取样点的水质均未受到外界污染;除无序变化的锰、镍外,其它测项在1月21日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步性波动变化.
乐都气氡观测点与门源MS6.4地震震中相距约为140 km.门源MS6.4地震前32天, 乐都气氡浓度发生显著变化,快速上升,涨幅达160 Bq/L,为年变畸变异常.对现场观测系统的工作状态和井房周围环境的调查结果表明,观测点周围并未发现明确干扰源及异常情况;对比水温的观测也未发现明显异常,故判定乐都气氡上升情况具有一定信度,是单井单项观测手段异常.从水化学组分测试结果来看:除井2为深层水外,其它4个样品均为浅层的同层水,且在本次测试中未发现水质受外界污染的情况;除无序变化的锰、镍和PH值外,其它测项在1月21日的数据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步性波动变化,但未能证明该变化与本次地震直接相关 (高小其等, 2001, 2002;黄辅琼等,2002).由于青海地区无背景值资料,导致在分析工作中困难重要,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采集水化学样品,开展测试分析工作,总结归纳该地区的水化学背景资料,以备后用.
综上可知,乐都气氡异常具有很高信度.在调查落实期间,发生了门源MS6.4地震,通过震前、发震当天、震后的异常形态变化及两次现场异常核实分析结果,可以判定该异常为门源MS6.4地震的前兆异常.基于该异常,首次在青海省内开展了水化学组分测试分析工作,虽未能有力地说明离子浓度的规律变化与构造活动直接相关,但可作为背景值分析,为异常跟踪和震情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青海省地震局马玉虎、邱鹏成、屠泓为、张晓清、杨晓霞、李霞等和海东市地震局李延京、何永强、孔德明等在资料收集、异常跟踪及稿件撰写过程中给予了帮助和支持,审稿专家提出了意见,作者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
表 1 2016年1月13日水样化学组分分析结果
Table 1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hydr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ater samples on January 13, 2016
取样
点各元素浓度/(mg·L-1) 电导率
/(μm·cm-1)TDS
/(mg·L-1)PH
值铬 锰 铁 氨氮 总氯 镍 磷酸盐 井1 0.06 0 0.02 0.91 0 0.03 0.88 579 261 8.8 井2 0.09 0.02 0.02 0.64 0.01 0.04 0.45 1017 522 8.4 台1 0.08 0 0.02 0.68 0.01 0 0.45 436 363 8.8 厂1 0.06 0 0.01 0.96 0 0.03 0.19 559 277 8.6 河1 0.06 0 0.01 0.65 0.01 0.05 0.10 453 223 8.7 表 2 2016年1月21日水样化学组分分析结果
Table 2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hydr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ater samples on January 21, 2016
取样
点各元素浓度/(mg·L-1) 电导率
/(μm·cm-1)TDS
/(mg·L-1)PH
值铬 锰 铁 氨氮 总氯 镍 磷酸盐 井1 0.1 0.02 0.02 0.55 0 0 0.16 611 325 8.6 井2 0.1 0.01 0.04 1.02 0 0 0 1040 573 7.6 台1 0.08 0 0.01 0.09 0 0 0 677 377 7.9 厂1 0.14 0 0.01 1.01 0 0 0 517 280 8.0 河1 0.1 0 0.01 0.51 0 0.03 0 456 251 8.5 表 3 2016年2月1日水样水化学组分分析结果
Table 3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hydr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ater samples on February 1, 2016
取样
点各元素浓度/(mg·L-1) 电导率
/(μm·cm-1)TDS
/(mg·L-1)PH
值铬 锰 铁 氨氮 总氯 镍 磷酸盐 井1 0.08 0 0.01 0.34 0.01 0 0.63 629 312 8.2 井2 0.08 0 0.02 1.65 0.01 0 0.07 1011 621 7.4 台1 0.08 0 0 0.44 0.02 0 0.09 745 367 8.6 厂1 0.09 0 0.01 1.17 0 0 0.26 634 329 8.5 河1 0.07 0 0 0.52 0 0 0.08 460 216 8.3 -
高小其, 周俊, 李新勇, 李艳萍. 2001.乌鲁木齐地区地下流体中等地震源兆特征的研究[J].高原地震, 13(3): 16-2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YDZ200103002.htm Gao X Q, Zhou J, Li X Y, LI Y P. 2001.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ate earthquake source precursors in subsurface fluid in Urumqi area[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Plateau, 13(3): 16-23 (in Chinese). http://cn.bing.com/academic/profile?id=739c505e88bdb2bab364da17bbf1b41d&encoded=0&v=paper_preview&mkt=zh-cn
高小其, 许秋龙, 王道. 2002.地下流体中强震源兆、场兆和强震远兆特征及其物理成因[J].地震, 22(3): 81-8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IZN200203012.htm Gao X Q, Xu Q L, Wang D. 200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cal precursors, field precursors before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s and remote precursors before strong earthquakes and their physical essence[J]. Earthquake, 22(3): 81-87 (in Chinese). http://cn.bing.com/academic/profile?id=545a76e486cc7503d57a62b5f109104a&encoded=0&v=paper_preview&mkt=zh-cn
黄辅琼, 邓志辉, 顾瑾平, 王慧敏, 吕培苓. 2002.张北地震地下流体异常场的研究[J].地震, 22(4): 114-12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IZN200204017.htm Huang F Q, Deng Z H, Gu J P, Wang H M, Lü P L. 2002. Research of the field of subsurface fluid anomalies before the Zhangbei earthquake[J]. Earthquake, 22(4): 114-122 (in Chinese). http://cn.bing.com/academic/profile?id=c298b741a35299037d3c69ffb7da1972&encoded=0&v=paper_preview&mkt=zh-cn
-
期刊类型引用(9)
1. 任宏微,姚玉霞,陈其峰. 测氡仪标准仪器校准法的可行性研究.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3(01): 100-105 . 百度学术
2. 王良俊,黄仁桂,朱国伟,赵爱平,肖孟仁,李雨泽,袁俊. 地震气氡浓度监测影响因素分析——以九江中心站3次气氡浓度异常为例.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04): 77-84 . 百度学术
3. 刘磊,余怀忠,李霞,赵玉红,冯丽丽,张朋涛. 2021年以来青海3次强震前地下流体重点异常特征分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S1): 234-236 . 百度学术
4. 刘磊,高小其,苏维刚,赵玉红,李霞,冯丽丽. 2022年1月8日门源M_S6.9地震前青海地区地下流体群体异常特征. 地震学报. 2022(02): 245-249 . 本站查看
5. 刘磊,苏维刚,赵玉红,李霞,冯丽丽. 2022年1月8日门源M_S 6.9地震前乐都逸出气氡异常特征分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S1): 453-455 . 百度学术
6. 高小其,何镧,刘佳琪,蒋雨函,樊春燕,李庆,王小娟,陈其峰,汪世仙,李志鹏,朱成英. 地下流体台网数字化气体观测新型脱气-集气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地震研究. 2021(04): 550-563 . 百度学术
7. 苏维刚,王培玲,冯丽丽,马震,赵玉红. 2016年门源M_S6.4地震前兆异常演化特征. 地震学报. 2020(01): 24-33+120 . 本站查看
8. 刘磊,李霞,赵玉红,冯丽丽,马茹莹. 青海乐都断层气氡的年变异常特征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0(03): 355-361 . 百度学术
9. 张晨蕾,杨敏,赵小茂. 数字化气氡在井(泉)地震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地震科学进展. 2020(08): 8-1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