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鄂尔多斯北缘断陷盆地区强震孕育的卫星遥感影像研究
作者姓名:李建华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基金项目: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项目
摘    要:利用多时相、多波段卫星图像,研究1979年五原6.0级地震、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和1996年包头西6.4级地震震区的构造活动信息,结合前人的烈度调查资料,探讨这些强震发生的地质构造环境。研究表明:1979年五原6.0级地震发生在NE向海子堰断裂与NW向五原西断裂交会的部位。五原6.0级地震高烈度区等震线长轴呈NE向,与海子堰断裂一致,是五原地震的发震构造。1996年包头西6.4级地震发生在由陡崖和沟槽地貌显示的NEE向乌拉山北缘断裂与NW向新生砂石厂断裂交会的部位。包头西6.4级地震高烈度区等震线长轴呈NE向,与乌拉山北缘断裂接近,该断裂是包头西6.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2次地震高烈度区长轴与低烈度区长轴走向相差近90°,这是因为除发震构造外,烈度区还受一组与之交会的共轭断裂活动的影响。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发生在从六棱山腹地向大同-阳高盆地延伸的NNE向大王村-西要泉断裂上,该断裂是大同-阳高地震的发震构造

关 键 词:鄂尔多斯北缘  断陷盆地区  强震孕育  卫星遥感影像  发震构造
文章编号:0253-4967(2005)03-0374-08
收稿时间:2004-12-25
修稿时间:2005-06-0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相似文献(共20条):
[1]、韩晓明,薛丁,韩晓雷.鄂尔多斯北缘强震背景分析及未来地震趋势判断[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3(5):1-6.
[2]、鄂尔多斯北缘强震背景分析及未来地震趋势判断[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3]、陈国顺,王国强.山西中部断陷盆发生强震的构造背景[J].地震工程学报,1985,7(S1):33-39.
[4]、杨润海,王彬,郑定昌,庞卫东,闵照旭,秦家政,吴国华,许亚吉.云南地区波速变化与强震孕育[J].地震研究,2011,34(4):420-427.
[5]、王春华 廖素琼.强震孕育与发生的实验研究[J].地震地质,1995,17(4):383-389.
[6]、单修政,徐世芳,段峰.鄂尔多斯周缘地带未来强震发生地区初探[J].华北地震科学,2002,20(1):10-15.
[7]、余存顺,阮爱国,周民都.甘宁青地区强震孕育的深部电性和力学环境[J].地震工程学报,2001,23(1):69-73.
[8]、于书媛,骆佳骥,杨源源.基于高分卫星遥感影像的城市建筑物提取研究[J].华南地震,2019,39(2):26-33.
[9]、朱守彪,张培震,石耀霖.华北盆地强震孕育的动力学机制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0,53(6):1409-1417.
[10]、李红蕾,陈石.川滇地区地壳密度变化与强震孕育关系[J].地震学报,2019,41(5):600-612.
[11]、刘华国,贾启超,龚飞.鄂尔多斯北缘断裂托克托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J].震灾防御技术,2022,17(2):242-251.
[12]、肖兰喜.华北地区与青藏高原地区强震孕育过程相关性的动力学解释[J].国际地震动态,2009(4):73-73.
[13]、卫鹏飞.华北强震孕育的地震活动性[J].地震工程学报,1982,4(3):57-65.
[14]、张永奇,韩美涛,郑增记,曹建平.鄂尔多斯南缘地区重力变化场源特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42(3):84-96.
[15]、常克贵.应用极值理论对鄂尔多斯北缘地震危险性的估计[J].华北地震科学,1985(2).
[16]、刘放,程万正,张永久,但尚铭.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与川滇强震探讨[J].地震,2001,21(2):65-69.
[17]、陈国浒,单新建,李建华.基于遥感影像研究宁波地区断裂活动性[J].地震,2007,27(2):131-138.
[18]、刘蒲雄.华北成组强震孕育过程及预测研究[J].地震,2005,25(3):9-19.
[19]、包金哲,王树波,郝美仙,韩晓明,张晖,尹战军,杨彦明.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区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特征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42(1):13-19.
[20]、李永莉,苏有锦,李忠华,刘丽芳.川滇地区强震孕育过程中的中等地震动态演化特征[J].地震研究,2004,27(1):21-2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