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杨建文金明培叶泵茶文剑黑贺堂.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北大核心CSCD[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3(10):1068-1073.
作者姓名:杨建文金明培叶泵茶文剑黑贺堂
作者单位:1.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大理中心671000;
基金项目:云南省地震局科技专项基金(2023ZX01);云南省地震局科技人员传帮带培养项目(CQ3-2021004);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3034YA)。
摘    要:对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36个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径向P波接收函数,基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区地壳剪切波速模型获取不同区域的初始模型,采用时间域线性反演方法和bootstrap重采样技术,反演各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整体以澜沧江断裂带和27.5°N为界,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上地壳,S波速度在0~25 km深度范围内存在由地表向壳内延伸的低速层,但不同区域低速层厚度存在较大差异,27.5°N以北低速层较为发育,厚度在20~25 km之间;27.5°N以南,澜沧江断裂带东西两侧低速层厚度差异明显,断裂带以西在10~25 km之间,断裂带以东约4 km。2)在下地壳,S波速度在横向上以澜沧江断裂带和27.5°N为界,表现出NE与SW区域以相对低速为主,NW和SE区域以相对高速为主的分布特征;垂向上,怒江断裂带中南部和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北端附近局部区域25~45 km深度范围内存在低速体,与上地壳低速层相连。3)澜沧江断裂带为地壳厚度和S波速度变化的重要分界面,对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控制作用。

关 键 词:滇西北  三江并流区域  P波接收函数  bootstrap重采样  S波速度结构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