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四川盆地东部建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低孔低渗储集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引用本文:谢庆宾,李娜,刘昊天,何文斌,王志芳.四川盆地东部建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低孔低渗储集层特征及形成机理[J].古地理学报,2014(1).
作者姓名:谢庆宾  李娜  刘昊天  何文斌  王志芳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72162)资助
摘    要:四川盆地建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岩屑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储集层平均孔隙度5.96%,平均渗透率0.044×10-3μm2,具有明显的低孔低渗特征。须家河组储集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辫状河道沉积,辫状河侧向改道频繁,砂泥混杂,颗粒分选及磨圆均较差,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不利于原生孔隙的发育;在早期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损失大量原生孔隙,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一般占孔隙损失的60%~85%。随后的胶结作用使得砂岩更加致密,胶结物使孔隙减少12%~18%;此外,研究区须家河组缺乏易溶解的物质成分,长石和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较低,致使后期溶蚀作用微弱,因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度平均为1%,最高达2.5%。

关 键 词:四川盆地  建南地区  须家河组  低孔低渗  形成机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