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P type vertical pendulum tiltmeter in Shaanxi Province
-
摘要: 研究采用2020年1—12月陕西省内乾陵台、西安台、安康台、宁陕台VP型垂直摆倾斜仪观测数据,通过对4个台站观测数据的固体潮记录、数据连续性、观测精度、相关性和同震响应特征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这4个台站观测资料的优劣,给出综合评价。Abstract: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VP type vertical pendulum tiltmeter at Qianling station, Xi’an station, Ankang station and Ningshan sta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20,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observation data are discusse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s given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solid tide records, data continuity, observation accuracy, correlation and earthquake reflecting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the four stations.
-
Keywords:
- VP vertical pendulum tiltmeter /
- solid tide records /
- correlation
-
引言
近年来,陕西省陆续更换了多套VP型垂直摆倾斜仪(以下简称VP型垂直摆),VP型垂直摆是在VS型垂直摆基础之上的升级版本。龚丽文等[1]对VP型垂直摆记录特征的分析发现:VP型垂直摆基线短,阻尼小,波谱信息丰富,在记录短周期的高频信息中具有优势,多用于时频研究,总结了地倾斜仪的观测特性。但在实际观测中,袁曲等[2]研究发现因构造、介质、电性条件、人为干扰和观测环境的差异,对观测数据和仪器运行情况的认识存在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乾陵台、西安台、安康台、宁陕台VP型垂直摆观测资料的分析,可以明晰垂直摆观测资料的情况,对比其运行效能,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将观测数据更好地应用于地震监测,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利用以上4个台站2020年1—12月的观测资料,对各台站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1. 台站概况及仪器情况
乾陵台始建于1966年,属于国家形变Ⅰ类台,台基为奥陶系石灰岩,海拔高度885 m,地处渭河断陷盆地中段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位置处于渭河断陷盆地中段与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接触带,关山—口镇断裂以南,乾县—富平断裂以北。地壳形变观测山洞长115 m,基岩完整,覆盖层厚度40 m以上,植被覆盖良好,洞内年温差≤0.3℃。VP型垂直摆2018年11月正式观测。
西安地震台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子午镇秦岭北麓,海拔高度630 m。台基岩性为前震旦纪片麻状花岗岩。洞室年温差变化小于1.0℃,日温差小于0.1℃,相对湿度小于90%,洞长35 m。2016年增设VP型垂直摆安装于洞室内。
安康台始建于1977年,现有的观测洞体长34 m,基岩完整,覆盖层厚度大于30 m,且观测洞室的顶部地形对称,植被良好,洞内年温差≤0.5℃。洞室底面高于当地最高洪水位和最高地下水位面。距汉江、安康水库、安康铁路大于3 km,无深层抽水和注水,无大型建筑和大型仓库,无采矿爆破点。2018年3月正式观测。
宁陕台始建于1977年,海拔高度850 m。台址位于月河断裂附近,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周边环境较好。台基岩性为印支期花岗岩,大面积出露。洞体深度近40 m,观测环境良好,资料连续可靠,利用率高。2019年9月正式观测。
VP型垂直摆属于地倾斜观测手段中的一种,摆体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且维护方便,安置于观测墩上,被广泛应用于地形变台站监测。VP型垂直摆采用秒采样记录,记录数据稳定,分辨力优于0.001 ms,位移传感器精度为0.0001 μm,日漂移<0.005 ms。陕西省VP型垂直摆均安装于形变观测山洞内,受干扰程度小。台站分布如图1所示。
2. 观测资料分析
2.1 正常固体潮记录
日波曲线记录了地壳一天内所产生的形变量,反映了地壳一天的变化。以2020年10月12日4个地震台站记录日变分钟值和理论固体潮曲线(图2)为例,4套仪器NS向与理论固体潮相关性较好,除宁陕台相位滞后75 min左右外,其余3个台站相位滞后较小;EW向与理论固体潮相位滞后较大,其中乾陵台、西安台相位滞后188 min左右,安康台相位滞后160 min左右,宁陕台相位滞后172 min左右。4个台站记录固体潮清晰,EW向日变幅度略大于NS向,除宁陕台稍有噪声外,其余3个台站观测曲线光滑,具有较好的同步性。
2.2 资料连续性
选用陕西省各台站VP型垂直摆2020年观测资料,计算数据完整率和连续率,统计结果见表1。
表 1 VP型垂直摆完整率、连续率统计Table 1. Statistics of complete rate and continuous rate of VP vertical pendulum完整率/% 连续率/% NS EW NS EW 乾陵台 99.93 99.94 99.99 99.99 西安台 98.52 98.63 99.87 99.87 安康台 99.59 99.67 99.96 100 宁陕台 99.94 99.93 100 100 平均 99.50 99.54 99.96 99.97 通过表1可知,乾陵台、安康台和宁陕台完整率、连续率良好;西安台连续率、完整率较差,影响西安台完整率、连续率的主要因素是仪器故障和人为干扰影响。整体来看,陕西省VP型垂直摆观测数据连续性较好,平均完整率达99.50%以上,平均连续率达99.90%以上。
2.3 观测精度对比
固体潮观测意义是计算实测固体潮相对理论固体潮的偏离数值,通过长期、连续观测获得固体潮随时间变化的信息,进而研究地球内部物性的变化及机理。取垂直摆整点值数据,使用调和分析计算固体潮偏离值[3],应用中国地震前兆台网数据处理系统2011集成版①求解潮汐因子、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相位滞后与相位误差,如表2所示。
表 2 2020年1—12月VP型垂直摆调和分析结果Table 2. The harmonic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vertical pendulum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0台站名 测向 潮汐因子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相位滞后/° 相位误差/° 乾陵台 NS 0.5733 0.0058 0.0101 −55.6448 0.5789 EW 0.6535 0.0046 0.0070 −51.5935 0.4023 西安台 NS 0.8057 0.0388 0.0483 −54.3560 2.7679 EW 0.2726 0.0102 0.0826 −48.7029 4.7324 安康台 NS 0.3930 0.0220 0.0570 29.4025 3.2658 EW 0.4600 0.0098 0.0223 1.5956 1.2769 宁陕台 NS 0.5782 0.0148 0.0265 −49.6981 1.5210 EW 0.6969 0.0094 0.0135 −63.4197 0.7750 观测精度跟场地环境、仪器最初架设情况、安装点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观测系统、人为干扰、自然环境干扰等均密切相关。观测精度指标主要取决于绝对误差。表2中显示,乾陵台和宁陕台潮汐因子、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值较为相近,绝对误差均小于0.02,观测精度高,乾陵台更优于宁陕台;安康台、西安台观测精度较乾陵台差距较大;观测精度由高到低为:乾陵台、宁陕台、安康台、西安台。
2.4 日均值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是用以反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相关系数按积差方法计算,同样以两变量与各自平均值的离差为基础,通过两个离差相乘来反映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是研究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量,一般用字母r表示,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
$$ {r}_{xy}=\frac{\sum xy}{N{s}_{x}{s}_{y}} $$ 其中,
$ {r}_{xy} $ 表示$ x{\text{、}}y $ 数列之间的相关系数;$ x=X-\bar{x} $ ,$ y= Y-\bar{y} $ ;$ {s}_{x}{\text{、}}{s}_{y} $ 分别是$ x{\text{、}}y $ 的标准差;N为成对量数的次数[4]。采用2020年4个台站日均值数据,通过mapsis地震分析预报系统②,计算垂直摆最大相关系数(图3)。由于4个台站相距最远不超过150 km,固体潮峰谷出现时间偏差较小,对日均值数据影响可以忽略。从图3可以看出,乾陵台与西安台、安康台NS向相关性优于EW向,乾陵台与宁陕台EW向相关性优于NS向;总体而言,整体最大相关系数均大于0.8,其中乾陵台与西安台NS向、安康台NS向,乾陵台与宁陕台EW向最大相关系数大于0.9,属于高度相关。4个台站垂直摆相关性较好,说明4个台站观测数据稳定可靠,能够为地震分析提供依据。
2.5 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乾陵台VP型垂直摆2020年共记录4—5级地震4次,5—6级地震60次,6—7级地震56次,7级以上地震4次,其他3个台站记录到的地震个数相当。
因4个台站相距较近,震中距相差不大,以乾陵台震中距为例,通过对4个台站4级以上典型地震事件记录情况统计(表3)。垂直摆观测数据记录地震的最大响应幅度与震级大小呈正比,与震中距、震源深度成反比;VP型垂直摆均安放于山洞内,受干扰较小,台站记录到的地震曲线振幅、响应时间均较为相似。以巴布亚新几内亚6.3级地震为例(图4)。乾陵台地震响应持续时间最长,其他3个台站相近,可能反应了乾陵台垂直摆对地震的响应更加灵敏。
表 3 垂直摆典型地震事件记录情况Table 3. Typical seismic records of vertical pendulum地点 发震时间 震级(M) 震源
深度/km震中距
/km最大响应幅度/10−3″ 响应时间/min 响应持续时间/min 乾陵台 西安台 安康台 宁陕台 乾陵台 西安台 安康台 宁陕台 乾陵台 西安台 安康台 宁陕台 四川
北川县2020-10-22 4.7 20 485 12.9 70.3 31.1 211 2 2 2 2 12 15 10 8 日本 2020-10-03 5.6 60 3030 10.2 4.8 8.6 11.57 11 13 11 13 30 17 19 22 巴布亚
新几内亚2020-10-08 6.3 100 6033 7.8 5.2 11.5 9.1 17 17 16 15 78 51 54 67 菲律宾 2020-12-16 6.1 10 3720 23.3 24.2 40.6 57.2 14 12 13 13 60 59 37 35 希腊 2020-10-30 6.9 10 7073 62.1 34.3 38 100.1 12 13 12 14 159 128 147 117 美国 2020-07-22 7.8 10 7126 329.6 301.2 205.8 662.3 11 11 10 12 248 199 215 205 3. 认识和结语
通过对比陕西省乾陵台、西安台、安康台、宁陕台2020年VP型垂直摆观测资料,得到以下认识:
(1)4套仪器固体潮清晰,变化幅度相当,均能够准确反应地壳形变量;相关性较好;同震响应特征相似。
(2)4套仪器观测资料连续性良好。平均完整率达99.50%以上,平均连续率达99.90%以上。
(3)观测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乾陵台、宁陕台、安康台、西安台。
从资料分析结果看,乾陵台得益于良好的场地环境以及仪器运行保障,观测质量优于其他3台。4套仪器总体同震响应特征差异不大,说明VP型垂直摆本身具有较高的记录地震能力,在场地环境差异较小的情况下,各设备映震效能接近。西安台主要受仪器故障和人为干扰影响导致分析结果较差。
①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心. 中国地震前兆台网数据处理系统(QZProcess)2011集成版① 蒋骏,李胜乐,张雁滨,等. 基于GIS的地震分析预报系统. 中国地震局,2017 -
表 1 VP型垂直摆完整率、连续率统计
Table 1 Statistics of complete rate and continuous rate of VP vertical pendulum
完整率/% 连续率/% NS EW NS EW 乾陵台 99.93 99.94 99.99 99.99 西安台 98.52 98.63 99.87 99.87 安康台 99.59 99.67 99.96 100 宁陕台 99.94 99.93 100 100 平均 99.50 99.54 99.96 99.97 表 2 2020年1—12月VP型垂直摆调和分析结果
Table 2 The harmonic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vertical pendulum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0
台站名 测向 潮汐因子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相位滞后/° 相位误差/° 乾陵台 NS 0.5733 0.0058 0.0101 −55.6448 0.5789 EW 0.6535 0.0046 0.0070 −51.5935 0.4023 西安台 NS 0.8057 0.0388 0.0483 −54.3560 2.7679 EW 0.2726 0.0102 0.0826 −48.7029 4.7324 安康台 NS 0.3930 0.0220 0.0570 29.4025 3.2658 EW 0.4600 0.0098 0.0223 1.5956 1.2769 宁陕台 NS 0.5782 0.0148 0.0265 −49.6981 1.5210 EW 0.6969 0.0094 0.0135 −63.4197 0.7750 表 3 垂直摆典型地震事件记录情况
Table 3 Typical seismic records of vertical pendulum
地点 发震时间 震级(M) 震源
深度/km震中距
/km最大响应幅度/10−3″ 响应时间/min 响应持续时间/min 乾陵台 西安台 安康台 宁陕台 乾陵台 西安台 安康台 宁陕台 乾陵台 西安台 安康台 宁陕台 四川
北川县2020-10-22 4.7 20 485 12.9 70.3 31.1 211 2 2 2 2 12 15 10 8 日本 2020-10-03 5.6 60 3030 10.2 4.8 8.6 11.57 11 13 11 13 30 17 19 22 巴布亚
新几内亚2020-10-08 6.3 100 6033 7.8 5.2 11.5 9.1 17 17 16 15 78 51 54 67 菲律宾 2020-12-16 6.1 10 3720 23.3 24.2 40.6 57.2 14 12 13 13 60 59 37 35 希腊 2020-10-30 6.9 10 7073 62.1 34.3 38 100.1 12 13 12 14 159 128 147 117 美国 2020-07-22 7.8 10 7126 329.6 301.2 205.8 662.3 11 11 10 12 248 199 215 205 -
[1] 龚丽文,陈丽娟,刘琦,等. 基于形变仪器同震形变波衰减规律的研究[J]. 震灾防御技术,2018,13(2):399-409 doi: 10.11899/zzfy20180215 Gong Liwen,Chen Lijuan,Liu Qi,et al. Study on attenuation law of co-seismic deformation waves based on instruments[J].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2018,13(2):399-409 doi: 10.11899/zzfy20180215
[2] 袁曲,许裕之,吕品姬,等. 宜昌台三类地倾斜仪观测数据的对比研究[J].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6):1536-1544 doi: 10.3969/j.issn.1000-0844.2019.06.1536 Yuan Qu,Xu Yuzhi,Lü Pinji,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observation data from three kinds of ground tiltmeter at Yichang station,China[J]. Chin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Journal,2019,41(6):1536-1544 doi: 10.3969/j.issn.1000-0844.2019.06.1536
[3] 吕品姬, 陈志遥, 赵斌, 等. 定点倾斜观测映震能力综述[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 30(增刊2): 50-56 Lü Pinji, Chen Zhiyao, Zhao Bin, et al. Summary of ability for catching precursors before earthquake from fixed-tilt observations[J].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0, 30(S2): 50-56
[4] 高明智,郝冉,高力,等. 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与SQ-70型石英水平摆倾斜仪观测资料对比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6,36(2):179-183 Gao Mingzhi,Hao Ran,Gao Li,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ata from VP broadband vertical pendulum and SQ-70 type analog quartz horizontal pendulum tiltmeter in Xuzhou seismological station[J].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2016,36(2):179-183
-
期刊类型引用(6)
1. 安然,白翔宇,王希彬,方园,杨魁. 关中地区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同震响应分析——以2022年四川泸定M6.8级地震为例. 科技与创新. 2024(17): 37-41 . 百度学术
2. 王卫平,杨敏,杨晨艺,杨晓东,常城,白若冰. 玛多ML7.4级地震前乾陵台垂直摆异常特征分析. 科技与创新. 2024(17): 80-82+86 . 百度学术
3. 郭昱琴,曾涛,杨世杰,李冬雅. 五指山形变台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内在精度分析. 地震科学进展. 2023(06): 278-284 . 本站查看
4. 余思,唐婷婷. 江西省赣州地震中心站DSQ型水管倾斜仪与VS型垂直摆倾斜仪同震响应对比分析. 地震科学进展. 2023(09): 409-415 . 本站查看
5. 郭昱琴,付国超,孙三健,吴双. 五指山台DSQ水管倾斜仪和VP垂直摆观测数据质量对比分析. 地震科学进展. 2022(05): 232-237 . 本站查看
6. 王颖昌,岳鹏,朱宣明,高余庆. 陕西汉中地区定点形变台站观测数据质量评价. 河南科技. 2022(21): 103-10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