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沂蒙山区典型断陷盆地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以莱芜盆地为例
作者姓名:刘元晴  文冬光  吕琳  李伟  张福存  王新峰  孟顺祥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地下水勘查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高校生态环境地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校生态环境地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开放课题JSYF-20210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25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28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401080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4010802
摘    要:2011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沂蒙山区组织实施了1∶5万标准图幅水文地质调查4万余km2,并在严重缺水村镇开展了大量的找水打井示范工作,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地质数据,对断陷盆地地下水流系统取得了新认识。受中新生代构造影响,沂蒙山区发生断裂褶皱、伸展滑脱及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一系列“南超覆北断陷”的地堑—半地堑盆地,并最终形成现今典型的“盆—山”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及以盆地为单元的相对独立的岩溶地下水流系统。为研究沂蒙山区地下水流系统发育特征,选择莱芜盆地为典型研究区,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通过综合分析盆地南北两侧地貌单元、含水岩组立体空间分布及地下水水位、水化学及同位素结果等,探讨了沂蒙山区典型“盆—山”结构塑造的多级岩溶地下水流系统特征。结果表明,莱芜盆地岩溶地下水由盆地外围向盆地中心呈“向心式”径流;受人类活动影响、地质构造控制和含水层分布制约,盆地南北两侧地下水流系统特征存在差异:盆地南部发育中间和局部两级地下水流系统;盆地北部则仅发育单一的局部地下水流系统,但占有已勘查论证的近1/2的地下水水源地。此外,研究发现在大汶河最低侵蚀基准面,区域滑脱构造及热液混合作用拆离...

关 键 词:地下水流系统  断陷盆地  伸展构造  沂蒙山区  北方岩溶
收稿时间:2021-11-25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技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技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