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综合遥感解译2022年Mw 6.7青海门源地震地表破裂带
作者姓名:张成龙  李振洪  张双成  王建伟  占洁伟  李鑫泷  刘振江  杜建涛  陈博  孟岭恩  朱武  付鑫  余琛  周保  隋嘉  赵利江  王祖顺  辛兵厂  徐江明  张勤  彭建兵
作者单位: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12000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1TD-51欧洲空间局-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龙计划5项目5933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3001022603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3001022629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30010226110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300203211261
摘    要:2022-01-08中国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w 6.7地震,直接导致兰新高铁受损停运,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为了评估交通网的受损情况,提出一种综合光学遥感影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影像、无人机影像和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数据解译地震地表破裂带的技术框架。针对此次门源事件,首先,获取高分1号(GF-1)、高分7号(GF-7)、Sentinel-2光学遥感影像和Sentinel-1A SAR影像,根据GF-1和GF-7光学遥感影像确定地表破裂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光学像素偏移量技术估计东西向和南北方向二维地表形变场;其次,利用SAR像素偏移量技术获取距离向和方位向地表形变场, 同时利用差分干涉技术获取雷达视线向的地表形变(即距离向);然后,采用运动结构恢复技术处理无人机影像获取高精度的数字地表模型;最后,综合利用上述信息精确确定地震地表破裂的空间分布和地表形变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地震东西向最大形变量约为2.0 m,距离向最大形变量约为1.5 m,该破裂带总长约为36.22 km。结合门源地区公路交通网,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历史地质灾害点的分布以及地表破裂带进行分析,发现此次地震对高速公路带来的影响最大,对乡道的影响最小;交通干线G0611和G338东南段具有很高的灾害风险。所提技术框架可精密地解译地表破裂,在地震减灾中直接发挥作用。

关 键 词:门源地震   高分光学遥感   雷达遥感   地表破裂带
收稿时间:2022-05-04
点击此处可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