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活动证据及其构造一环境意义
引用本文:张沛全,刘小汉,孔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活动证据及其构造一环境意义[J].地质科学,2008,43(3).
作者姓名:张沛全  刘小汉  孔屏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摘    要:本文重点讨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地区末次冰期以来冰川活动的地貌学、^14C和^10Be定年结果及其构造一环境意义。在海拔3200m的观景台发现距今24—18ka的冰砾阜,说明末次盛冰期时大拐弯入口地区有大规模的冰川下移现象,并阻塞了雅鲁藏布江主河道,形成堰塞湖,暗示雅鲁藏布江在末次盛冰期时已经下切到与目前接近的深度。在海拔3150m的打林村阶地,其4级阶地上的砾石^10Be暴露年龄显示该阶地形成于距今9.0—8.7ka的末次冰期与新冰期之间的间冰期,意味着这一期间则隆弄冰川再次下移导致阻江。近60年来则隆弄冰川3次跃动,两度阻江,是20世纪3次气候突变的表征。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地区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冰川进退历史对气候变化有良好的指示作用,该历史与大拐弯入口地区的构造地质背景有密切的联系。

关 键 词:则隆弄冰川  冰川地质  ^14C和  ^10Be定年  构造一环境意义  藏东南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