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及中国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其演化 |
| |
引用本文: | 吕鹏瑞, 姚文光, 张辉善, 孟广路, 张海迪. 巴基斯坦及中国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其演化[J]. 西北地质, 2017, 50(3): 126-139. |
| |
作者姓名: | 吕鹏瑞 姚文光 张辉善 孟广路 张海迪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54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地质调查局"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及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121201011000150010),"苏莱曼山-喀喇昆仑山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对比研究"(1212011120336)和"中亚南亚资源潜力综合分析与成果应用"(12120115066601)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CGP/SIDA-600)联合资助 |
| |
摘 要: | 巴基斯坦位于特提斯构造域中部,处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阿拉伯板块的拼合部位,是研究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特提斯构造域的热点地区之一。笔者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巴米扬-康西瓦缝合带和北羌塘断裂、科希斯坦-拉达克缝合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为界,将研究区划分为卡拉库姆-塔里木板块、土耳其-中伊朗-冈底斯中间板块和印度板块3个一级构造单元,以及13个二级构造单元,11个三级构造单元,并论述了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古、新特提斯洋的形成与闭合,以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等3个方面讨论了研究区的演化过程。古、新特提斯构造演化时期,南帕米尔、羌塘、拉萨地块等逐渐从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解,先后形成了巴米扬-康西瓦、科希斯坦-拉达克和雅鲁藏布江等缝合带,以及主喀喇昆仑、主地幔等深大断裂,构成了研究区的主体大地构造格架。陆-陆碰撞造山过程,地壳伸展和裂陷作用形成了一系列断裂系统及其围陷的裂谷系和裂陷盆地,改造了原始沉积盆地的边缘和形态,控制着岩体的侵位和空间分布。
|
关 键 词: | 构造单元 地质特征 演化 巴基斯坦 |
收稿时间: | 2016-12-09 |
修稿时间: | 2017-05-11 |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