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铜在中国对虾体内的积累和致毒效应
引用本文:刘发义,吴玉霖,赵鸿儒,侯兰英,孙凤.铜在中国对虾体内的积累和致毒效应[J].海洋与湖沼,1988,19(2):133-139.
作者姓名:刘发义  吴玉霖  赵鸿儒  侯兰英  孙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刘发义,吴玉霖,赵鸿儒,侯兰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孙凤)
摘    要:本文研究了Cu在中国对虾(Panaeus orientalis)体内的累积规律和致毒效应,探讨了积累机理。实验表明,对虾的胃、肠、鳃和肝胰脏都能从海水中较快地积累Cu。肝胰脏的积累速度最快,是Cu在对虾体内贮存的主要场所。进一步分析表明,累积在肝胰脏中的Cu有部分与类金属硫蛋白相结合,但大部分是与细胞液中的小分子物质结合在一起。从肝胰脏中分离出了一种小分子Cu络合物,随着Cu的积累,这种小分子络合物含量增加,同时肝胰脏中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也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与对虾的中毒反应有相关性。


ACCUMULATION AND TOXICITY OF COPPER IN PRAWN PANAEUS ORIENTALI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