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三叠系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
| |
引用本文: | 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三叠系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 沉积学报, 2012, 30(6): 1123-1129. |
| |
作者姓名: | 鲁新川 张顺存 蔡冬梅 史基安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 |
| |
摘 要: | 通过岩芯观察、薄片鉴定以及测井和录井资料分析,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地区三叠系储层的物性特征、孔隙类型、成岩作用及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发育于车拐地区三叠系扇三角洲前缘相带的储层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等多种成岩作用,经过成岩作用和自生矿物特点可知车拐地区三叠系主要现今处于晚成岩阶段B期。压实作用为影响储层物性特征的主要因素,随着埋深的加大压实作用的增强物性随之变差,可使孔隙度减少20%以上;沸石和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可使孔隙度增加达3%,研究区总的孔隙度分布范围主要在6%~18%之间,渗透率分布范围为0.08×10-3~40.0×10-3μm2。
|
关 键 词: |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三叠系 车拐地区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