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物理协调大气变分客观分析模型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I: 方法与评估
引用本文:王东海,姜晓玲,张春燕,庞紫豪,梁钊明,张明华.物理协调大气变分客观分析模型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I: 方法与评估[J].大气科学,2022,46(3):621-644.
作者姓名:王东海  姜晓玲  张春燕  庞紫豪  梁钊明  张明华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热带海洋系统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珠海), 珠海519082
基金项目: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基于约束变分客观分析法构建的物理协调大气变分客观分析模型,并将模型首次应用于青藏高原那曲试验区。该模型可融合不同时空分辨率的多来源数据,通过利用地面降水和地面、大气顶部的热通量等大气上下边界的观测资料来约束调整探空观测变量,从而尽可能保证气柱内的质量、热量、水汽和动量收支平衡。对模型及其产生的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那曲试验区2014年8月期间的大气分析数据集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生成的常规状态量很好地保留了观测特征,模型生成的重要大尺度衍生量(如,垂直速度、散度、温度/水汽平流、视热源、视水汽汇等)可以较好地反映试验期内大气柱的动力、热力和水汽结构特征,有利于对大气降水过程的分析研究。分析发现,350~400 hPa高度层是该时期那曲试验区的动力、热量和水汽的重要变化中心。从各种观测资料对模型生成的分析场的影响来看,探空观测对高空风场的影响最大,但这种影响的幅度在1 m/s以内;降水和上下边界通量观测主要影响大尺度衍生量,如垂直速度,其中降水主要影响降水时期的上升运动,通量观测主要影响弱/无降水时期的下沉运动。总体而言,物理协调大气变分客观分析模型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和合理性。

关 键 词:物理协调大气变分客观分析模型    约束变分分析    青藏高原那曲试验区    多来源观测    评估
收稿时间:2021-04-2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