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古生代重要演化阶段的古构造格局与古地理演化

林畅松, 李思田, 刘景彦, 钱一雄, 罗宏, 陈建强, 彭莉, 芮志峰.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重要演化阶段的古构造格局与古地理演化[J]. 岩石学报, 2011, 27(1): 210-218.
引用本文: 林畅松, 李思田, 刘景彦, 钱一雄, 罗宏, 陈建强, 彭莉, 芮志峰.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重要演化阶段的古构造格局与古地理演化[J]. 岩石学报, 2011, 27(1): 210-218.
LIN ChangSong, LI SiTian, LIU JingYan, QIAN YiXiong, LUO Hong, CHEN JianQiang, PENG Li, RUI ZhiFeng. Tectonic framework and paleogeographic evolution of the Tarim basin during the Paleozoic major evolutionary stages[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1, 27(1): 210-218.
Citation: LIN ChangSong, LI SiTian, LIU JingYan, QIAN YiXiong, LUO Hong, CHEN JianQiang, PENG Li, RUI ZhiFeng. Tectonic framework and paleogeographic evolution of the Tarim basin during the Paleozoic major evolutionary stages[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1, 27(1): 210-218.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重要演化阶段的古构造格局与古地理演化

  • 基金项目:

    本文受中石化海相前瞻性项目(YPH08114)、国家973项目课题(2006cb202302)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056)联合资助.

Tectonic framework and paleogeographic evolution of the Tarim basin during the Paleozoic major evolutionary stages

  • 塔里木盆地在古生代经历了中-晚奥陶世、晚奥陶世末、中泥盆世末等多个重要的盆地变革期,形成了多个重要的不整合,盆地构造古地理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中、晚奥陶世盆地的变革形成了由巴楚古斜坡-塔中隆起-和田河隆起构成的大型古隆起带、相对沉降的北部坳陷带以及由于挤压挠曲沉降形成的塘古孜巴斯坳陷带。中部古隆起带制约着晚奥陶世东窄西宽的弧立碳酸盐岩台地体系的发育,而开始形成于震旦纪的满加尔拗拉槽及东南侧的塘古孜巴斯坳陷接受了巨厚的中、晚奥陶世重力流沉积。奥陶纪末的盆地变革形成了北东东向展布的西南-东南缘和西北缘的强烈隆起带,总体的古构造地貌控制着早志留世北东东向展布的滨浅海陆源碎屑盆地的沉积格局。中泥盆纪世末期的盆地强烈隆升并遭受了夷平化的剥蚀作用,形成了大范围分布的角度不整合面,并以塔北隆起和塔东隆起的强烈抬升为显著特征。盆地古构造地貌从东低西高转为东高、西低,制约着晚泥盆和早石炭世由东向西南方向从滨岸到浅海的古地理分布。中、晚奥陶世主要不整合及其剥蚀量的分布反映出北昆仑向北碰撞和挤入是造成盆地南缘、东南缘及盆内隆起的主要原因。南天山洋的俯冲、碰撞在奥陶世末至早志留世已对盆地西北缘产生影响,导致塔北英买力隆起的抬升和遭受剥蚀。
  • 加载中
  • [1]

    冯益民. 1997. 祁连造山带研究概况——历史、现状及展望. 地球科学进展, 12(4):307-313

    [2]

    高俊,张立飞,刘圣伟. 2000. 西天山蓝片岩榴辉岩形成和抬升的40Ar/39Ar年龄记录.科学通报,45(1):89-94

    [3]

    韩宝福,何国琦,吴泰然等. 2004. 天山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新疆地质, 22(1):4-11

    [4]

    何登发. 1995. 塔里木盆地的地层不整合面与油气聚集.石油学报,16(3):14-21

    [5]

    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等. 1980.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124

    [6]

    贾承造.1997.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200

    [7]

    林畅松,杨海军,刘景彦等. 2008. 塔里木早古生代原盆地古隆起地貌和古地理格局与地层圈闭发育分布.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9(2):189-197

    [8]

    刘景彦,林畅松,彭丽等. 2008. 构造不整合的分布样式及其对地层圈闭的制约——以塔里木盆地中泥盆世末为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9(2):268-275

    [9]

    马瑞士.1993.东天山构造格架及其演化.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202

    [10]

    马中平,夏林圻,徐学义等. 2007. 南天山库勒湖蛇绿岩锆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7(1):107-110

    [11]

    汤耀庆,高俊,赵民. 1995. 西南天山蛇绿岩和蓝片岩.北京:地质出版社

    [12]

    肖序常,汤耀庆,李锦轶等. 1991. 古中亚复合巨型缝合带南缘构造演化.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2-188

    [13]

    周鼎武,苏犁,简平等. 2004. 南天山榆树沟蛇绿岩地体中高压麻粒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构造意义. 科学通报, 49(14):1411-141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717
  • PDF下载数:  7259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0-10-02
修回日期:  2010-12-19
刊出日期:  2011-01-3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