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幔热流和3He相关性的解释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蒋崧生,何明,祁步嘉.2005.对地幔热流和3He相关性的解释[J].地球学报,26(z1):126.
DOI:10.3975/cagsb.2005.s1.43
摘要点击次数: 2395
全文下载次数: 2061
作者单位E-mail
蒋崧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 ssjiang@iris.ciacac.cn 
何明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  
祁步嘉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  
中文摘要:地幔的热液主要通过海底的喷气孔喷入到海洋中。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这些热液中含有高的3He/4He比值,约为大气的3He/4He比值(Ra)的8倍,和洋中脊玄武岩(MORBs)的3He/4He比值类似。而且,其热流量与原始热液中的3He含量成线性正比关系。例如,Jenkins(1978)等曾观测到加拉帕戈斯裂谷海低热气喷气孔中3He的浓度与温度之间明显的相关性,求得3He/heat=1.57×10-17 mol/J。另外从21°N东太平洋山脊喷气孔的350℃热水中的3He含量为饱和水中的2200倍,但求得的3He/heat比值同加拉帕戈斯裂谷的值相近似。这表明3He/heat比值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大致保持恒定。热量和3He的相关性表明,喷出的氦和流出的热量可能属于同一来源。 依据现在的观点,认为3He是原始的,即地球生成时就存在于地球内部。地球内部的热能是在地球生成后期或生成后产生的,归因于放射性核素238U,235U,232Th和40K衰变。但是从放射性衰变看不出3He与热流的直接关联。 此外,在大洋的玄武岩和喷出的火山岩等来自地幔的岩石中,除了含有较稳定的高3He/4 He比值(约8Ra)外,地幔原始水中氖有低δD值,约为-80。即水的D/H比值较标准的大洋水(SMOW)的D/H比值低约80‰。目前将这低的δD值看作地球生成时地幔中的原始水成分。 根据上述事实,笔者认为地球内部可能存在核聚变,即D(d,p)T(β)3He或P(d,γ)3He反应。通过核聚变可以使热液能量与3He成正比关系,高的3He/4He比值,以及低的δD值三者相互统一起来。通过对地球内部核聚变可能性进行初步探索,计算了由P-d反应产生的热量,结果总热流量为3. 8×107 MW。这一数据支持Jenidns等和Sclater等估算的从地幔流人海洋热流量分别为6.5×106 MW和4.2×106 MW,也表明笔者的数据是合理的。另外,对假设P(d,γ)3He的反应率作了计算,其值为5.8×10-19 /D·sec。 是什么核反应机制促使地球内部可能发生这种核聚变?笔者认为,地幔中的核聚变是在某种条件下促使氢分子中的两原子间发生,很可能主要是P-d反应,目前正在研究中。
中文关键词:地热流  3He  核聚变
 
An Explanation of Correlation between Hydrothermal Heat and 3He in the Mantle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3He concentration and heat in the hydrothermal fluids and deuterium depletion in the mantle water, the authors hold that the nuclear fusion reaction might occur in the mantle. On such a hypothesi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eat and 3He, the high 3He/4He ratios in hydrothermal vent fluids, and the low D in the mantle water can all be satisfactorily explained.
keywords:hydrothermal heat  3He  nuclear fusion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版权所有 《地球学报》编辑部 Copyright©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东楼317室 邮编:100037 电话:010-68327396 E-mail: diqiux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2912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