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地质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J4 ›› 2012, Vol. 18 ›› Issue (4): 623-.

• 同位素年代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下扬子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的源区物质组成反演

王 斌,谢 智,崔玉荣,陈江峰,周泰禧   

  • 出版日期:2012-12-20 发布日期:2012-12-28

The Source Composition Inversion of the Late Mesozoic Granitoids in Lower Yangtze Region

WANG Bing, XIE Zhi, CUI Yurong, CHEN Jiangfeng, ZHOU Taixi   

  • Online:2012-12-20 Published:2012-12-28

摘要:

扬子陆块东段包括两个重要的地质块体,分别是大别造山带和下扬子地区。本研究选择下扬子地区中沿江带内出露
的洪镇、月山岩体和皖南地区的太平—黄山杂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岩浆岩的性质,反演下扬子地区地壳物质组成和
结构,并与大别造山带进行对比。Nd同位素组成是研究地壳组成和结构的重要手段。这些岩体同位素组成有明显差异,洪
镇岩体中除二长岩外,花岗岩的εNd(t )范围是-11.6~-23.6,Pb同位素组成与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岩浆岩的范围一致 ;月山、
太平岩体的εNd(t )范围分别是-6.5~-8.2和-6.1~-8.3,黄山岩体的εNd(t )值较高,为-2.6~-3.3,它们均有较高的放射成因
Pb同位素组成。地球化学性质表明,这些岩浆岩在形成过程中没有地幔物质的贡献,可以用来反演所研究地区的地壳结构。
Nd同位素组成表明,下扬子地区地壳物质组成可能包括晚太古代—古元古代古老地壳、中元古代早期增生陆壳和中元古代
晚期—新元古代新生地壳,与大别造山带地壳增生时代有很好的相似性。但两者间地壳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最重要
的差异是下扬子地区中元古代晚期新生地壳物质可能底垫于古老地壳物质之下,不同于大别造山带从下到上由老到新的结
构特征。此外,中元古代早期增生地壳物质在沿江地区可能没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