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中生代火山盆地火山喷发对古气候的影响

郭正府 刘嘉麟. 张家口中生代火山盆地火山喷发对古气候的影响[J]. 岩石学报, 1998, 14(3): 318-331.
引用本文: 郭正府 刘嘉麟. 张家口中生代火山盆地火山喷发对古气候的影响[J]. 岩石学报, 1998, 14(3): 318-331.
Guo Zhengfu,Liu Jiaqi. The Effect of Volcanic Eruption on the Paleoclimate in the Zhangjiakou Mesozoic Volcanic Basin, North China[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1998, 14(3): 318-331.
Citation: Guo Zhengfu,Liu Jiaqi. The Effect of Volcanic Eruption on the Paleoclimate in the Zhangjiakou Mesozoic Volcanic Basin, North China[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1998, 14(3): 318-331.

张家口中生代火山盆地火山喷发对古气候的影响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The Effect of Volcanic Eruption on the Paleoclimate in the Zhangjiakou Mesozoic Volcanic Basin, North China

  • 本文在详细地研究了张家口中生代火山盆地火山喷发物的基础上,利用岩石学及大气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套系统估算火山喷出气体及气溶胶总量的程序与方法,并对张家口中生代火山喷出气体的种类、总量及气溶胶总量进行了估算;分析了火山硫化物气体转化为火山硫酸盐气溶胶的光化学过程及可能途径。在分别研究了本区火山喷发导致的“阳伞效应”与“温室效应”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火山喷发对地表温度的综合影响。初步结果表明:张家口中生代火山盆地火山喷发向当时大气圈中输送了约9.96×1010kg的硫酸盐气溶胶,它们能导致当时北半球范围内太阳总幅射率降低0.81%~3.60%,最终造成地表温度下降约0.81℃~3.6℃。
  • 加载中
  • [1]

    夏林圻 徐培苍.岩浆包裹体挥发组发的研究[J].地球化学,1990,(2):108-116,.

    [2]

    钱祥麟.固体地球科学前沿研究的新挑战[J].地学前缘,1995,2(2):183-186,.

    [3]

    刘嘉麒 骆祥君.玛珥湖与纹泥年代学[J].第四纪研究,1996,(4):353-358,.

    [4]

    曲绍厚.全球大气臭氧层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J].地球科学进展,1994,9(5):39-47,.

    [5]

    李晓东 刘若新.火山气候学的研究进展[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6,17(4):74-80,.

    [6]

    陈克荣 杜杨松.论火山碎屑流和涌浪堆积的特征和成因模式:以浙东南沿海地区为例[J].岩石学报,1990,(1):66-74,.

    [7]

    郭正府.火山喷发对地表温度影响的研究:以冈底斯新生代火山喷发为例[J].地学工程进展,1997,14(3):48-52,.

    [8]

    郭正府.Plinian式火山喷发柱最大高度定量计算模式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1998,17(1):103-107,.

    [9]

    郭正府,地学工程进展,1997年,14卷,1/2期,98页

    [10]

    魏海泉,地学前缘,1997年,4卷,1/2期,263页

    [11]

    朱永峰,地学前缘,1997年,4卷,1/2期,144页

    [12]

    朱永峰,地学前缘,1997年,4卷,1/2期,152页

    [13]

    郭正府,矿物岩石,1995年,15卷,190页

    [14]

    刘若新,火山作用与人类环境,1995年,1页

    [15]

    江吉喜.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的卫星探测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4,5(4):506-512,.

    [16]

    夏邦栋,普通地质学,1994年,101页

    [17]

    郭正府,岩石学报,1993年,9卷,增刊,25页

    [18]

    唐永銮,大气环境化学,1992年,267页

    [19]

    刘光鼎,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1992年,3页

    [20]

    董国润 白宜直.张家口盆地火山沉积旋回与演化[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1,14(4):344-350,.

    [21]

    周力(译),气候异常与环境破坏,1991年,74页

    [22]

    张菀莹,气象学与气候学,1991年,10页

    [23]

    郭正府.张家口火山岩岩石物质来源及火山碎屑喷发流体动力学特征[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0,13(4):386-397,.

    [24]

    马隆 T F,全球变化,1990年,65页

    [25]

    团体著者,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区域地质志,1989年,56页

    [26]

    李耀菘,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8年,9卷,4期,47页

    [27]

    方大钧,科学通报,1987年,2期,133页

    [28]

    齐进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刊,1987年,1期,23页

    [29]

    莫宣学,矿物学、岩石学论丛.3,1987年,1页

    [30]

    夏林圻,地球化学,1986年,1期,1页

    [31]

    徐群,地球物理学报,1985年,28卷,6期,558页

    [32]

    王贵勤(译),大气臭氧研究,1985年,431页

    [33]

    环文林,地质科学,1982年,2期,179页

    [34]

    吴利仁,地质学报,1982年,3期,223页

    [35]

    王德滋,火山岩岩石学,1982年,2页

    [36]

    顾群,地震地质,1980年,2卷,2期,12页

    [37]

    张德全,矿物学岩石学论丛.1,1980年,107页

    [38]

    刘元龙,地球物理学报,1978年,21卷,1期,18页

    [39]

    沈德滋,物理学,1978年,25页

    [40]

    穆克敏,地质学报,1964年,3期,58页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319
  • PDF下载数:  518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1998-08-3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