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

李晓文, 方创琳, 黄金川, 毛汉英. 西北干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J]. 第四纪研究, 2003, 23(3): 280-290.
引用本文: 李晓文, 方创琳, 黄金川, 毛汉英. 西北干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J]. 第四纪研究, 2003, 23(3): 280-290.
李晓文, 方创琳, 黄金川, 毛汉英. 西北干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J]. 第四纪研究, 2003, 23(3): 280-290. Li Xiaowen, Fang Chuanglin, Huang Jinchuan, Mao Hanying. THE URBAN LAND USE TRANSFORMATIONS AND ASSOCIATED EFFECTS ON ECO-ENVIRONMENT IN NORTHWEST CHINA ARID REGION:A CASE STUDY IN HEXI REGION,GANSU PROVINCE[J]. Quaternary Sciences, 2003, 23(3): 280-290.
Citation: Li Xiaowen, Fang Chuanglin, Huang Jinchuan, Mao Hanying. THE URBAN LAND USE TRANSFORMATIONS AND ASSOCIATED EFFECTS ON ECO-ENVIRONMENT IN NORTHWEST CHINA ARID REGION:A CASE STUDY IN HEXI REGION,GANSU PROVINCE[J]. Quaternary Sciences, 2003, 23(3): 280-290.

西北干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晓文 男 35岁 副研究员 景观生态学专业 E-mail:lixw@igsnrr.ac.cn

THE URBAN LAND USE TRANSFORMATIONS AND ASSOCIATED EFFECTS ON ECO-ENVIRONMENT IN NORTHWEST CHINA ARID REGION:A CASE STUDY IN HEXI REGION,GANSU PROVINCE

  • 基于高分辨率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本文对1985~2000年期间河西地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1985~2000年期间河西地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相对稳定,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恶化的两种趋势并存,并在县级行政单元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城市用地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而言不显著;2)整个河西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缓慢,表明其城市化进程缓慢.与城市用地变化有关的土地利用类型也多分布在金昌、嘉峪关、张掖、武威和酒泉5个地级市所在地区,表明这些区域的城市化过程相对活跃;3)城市用地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空间规律表现为:使生态环境原本较差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增加,而使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降低;4)城镇用地与工矿用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与城市用地总体基本一致的规律,但农村居民点则对生态环境正、负两方面影响都较为显著;5)城市用地扩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体现出与城市用地总体类似的区域分异特征;而城市用地收缩的影响则与此趋势相反.
  • 加载中
  • [1]

    Turner Ⅱ B L, David Skole, Steven Sanderso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Science/research planning. IGBP Report No.35, Stockholm, 1995. 125~ 137

    [2]

    NASA. Modeling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s in Europe and Northern Asia. NASA, 1999 Research Plan. USA: Houston,1998.56~ 68

    [3]

    Reid R S, Kruska R L et al. Land-use and land-cover dynamics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climatic, biological and socio-political forces: The case of southwestern Ethiopia. Landscape Ecology, 2000, 15:339 ~ 355

    [4]

    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国际研究方向.地理学报,1996,51(6):553~557

    [5]

    宁越敏.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城市规划,1998,(1):16~20

    [6]

    吴楚才.苏锡常城市用地动态变化.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集刊(第4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45~51

    [7]

    刘盛和,吴传均,沈洪泉.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地理学报,2000,55(4):407~416

    [8]

    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地理学报,2000,55(2):151~160

    [9]

    李天宏,韩鹏.厦门市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遥感检测与分析.地理科学,2001,21(6):537~542

    [10]

    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地理科学进展,1999,18(1):81~88

    [11]

    徐永健,许学强,阎小培.中国典型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例.人文地理,2000,15(2):19~23

    [12]

    姚士谋,顾朝林,KamWing Cheng.南京大都市空间演化与地域结构发展策略.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7(3):7~11

    [13]

    刘纪远.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分析.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1~4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67
  • PDF下载数:  114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03-01-10
修回日期:  2003-02-21
刊出日期:  2003-06-25

目录